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550965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当代文学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种傲慢和偏见,不屑于在文学中表现生活与政治的关系。往古数千年,政治同日常生活的关系,政治关乎每个人的生死与呼吸,从来没有像最近半个多世纪这么紧密过,更何况政治曾空前地伤害过每一个中国人。文学如果仍是人类的良心,它就不应该忌讳对政治中国的真实表达。这是十几亿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和文化记忆,文学不应当回避。最近十几年,紧贴现实与政治的文学,比较突出地集结在所谓“官场文学”领域。官场文学之所以异常繁荣,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基本判断不会变,即任

2、何文学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官场文学正是由于现实土壤的滋养,它才如此兴旺发达。目前中国文学界,特别是文学评论界,对官场文学的轻慢和鄙薄,丝毫动摇不了官场文学的存在地位。某种意义上讲,任何流派、任何类型的文学现象,都只是文学史上的某个过渡期,因而对当下官场文学的种种指责,不可看作否定官场文学的足够理由。百年之后回望这段文学史的时候,看到的必将是另外一番风景。官场文学最引人争议的就是所谓的真实性。简单地说,现实生活中有光明,有黑暗;有美好,有丑陋;有进步,有落后;有情有爱,有仇有恨。这些都是真实的。作家对此采取什么样的取舍态度,这固然是作家的思想倾向问题,同时也是作家的文学态度

3、、文学立场和文学能力问题。官方和民间判断文学的真实性有不同的尺度,官方尺度往往是简单狭隘的政治尺度,民间尺度则往往是非理性的情绪尺度。一个负责任的作家,既不能迁就官方尺度,也不能盲从民间尺度。迁就官方尺度,容易炮制的伪现实主义文学;而为了取悦民众而迎合民间尺度,会使文学堕入另外一种恶俗。什么样的文学才是真实的文学,似乎读者应该是最终的判官。但是,目前中国读者阅读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存在一种普遍心理,简单地表述就是,不相信好,只相信坏。作品写了现实中的真善美,多会认为是假的、肤浅的;而写了现实中的假恶丑,就会认为是真实的、深刻的。这是一种不正常、非理性的文学接受心理。当然,作家没有理由指责和埋怨

4、读者,而应思考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表现正面价值。人类的命运再怎么多灾多难,人类前行的步履再怎么艰难曲折,都未能改变一个事实:人类永远都会朝着光明的方向走。坚持选择正面价值,这是人类的本能。如果不是这样,人类早已灭亡。这是常识,勿用赘述。所以,目前中国读者这种“只相信坏,不相信好”的文学接受心理是违背常识的、非理性的。作家有责任让读者回到常识,回到理性。固然,读者这种不正常、非理性的阅读心理,主要来自生活经验而非文学阅读经验,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作家表现正面价值的能力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正面价值,固然需要作家提高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作家必须真正认清社会的主流、

5、把准生活的基本面,满怀热忱地发现和塑造现实生活中正面的文学形象。 (选自2012年8月15日文艺报有删改)1. 下列对于“官场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官场文学与当代文学界“傲慢与偏见”相悖,其特点是在文学中表现生活与政治的关系,是紧贴现实与政治的文学。B、官场文学的繁荣基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不应当回避对政治中国的真实表达,因为它是国人的真实生活与文化记忆。C、官场文学也和其他文学现象一样,只是文学史上的某个过渡期,当前对官场文学的种种指责,不是否定官场文学的正当理由。D、官场文学由于现实土壤的滋养而兴旺发达,文学评论界对官场文学的轻慢和鄙薄,动摇不了官场文学的存在地位。2

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官场文学是人类的良心,人们对官场文学的争议集中于它过多地暴露了现实中的阴暗面,虽然现实中美好与丑恶、进步与落后并存。B、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同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紧密,政治关乎每个人的生死与呼吸,政治曾空前地伤害过每一个中国人。C、官场文学应该具有现实性,它反映社会现实的真实性与作家的思想倾向有关,也与作家的文学态度、文学立场与文学能力有关。D、官方与民间对文学真实性的判断有不同尺度,官方尺度侧重政治,民间尺度侧重情绪。作家应有自己的立场,不迁就任何一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读者是文学真实性的最终

7、判官,但目前中国读者对反映现实的作品有“只相信坏,不相信好”的不理性文学接受心理。B、人类是在命运多灾多难中前进,在步履艰难曲折中前行,人类的本能是选择正面价值,走向光明的速度越来越快。C、作者认为,作家有责任让读者回归理性,选择正面价值,因而作家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表现正面价值,塑造正面的文学形象。D、读者不理性的阅读心理对作家表现正面价值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与质疑,因此作家应致力于塑造现实生活中正面的文学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汪应轸,字子宿。少有志操。正德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

8、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其言切中于今。夫谷永,谐谀之臣;成帝,庸暗之主。永言而成帝容之。岂以陛下圣明,不能俯纳直谏哉?”疏入,留中。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跪阙门,受杖几毙。教习竣,拟授给事中。有旨补外,遂出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农桑。应轸劝之耕,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由是民足衣食。帝方南征,中使驿骚道路。应轸率壮夫百余人列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车驾驻南京,命州进美妇善歌吹者数十人。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

9、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 世宗践阼,召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起,流入畿辅、河南境。应轸奏言:“弭盗与御寇不同。御寇之法,驱之境外而已。若弭盗而纵使出境,是嫁祸于邻国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报可。在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咸切时弊。以便养,乞改南,遂调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方议追尊献皇帝。雅知应轸名,欲倚以自助。应轸与议不合,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不报。嘉靖三年春,出为江西佥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病卒。 (选自明史汪应轸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弭盗与御寇不同 弭:安抚B欲倚以自助 自助 :协助自己C应轸与

10、议不合 合:一致D教习竣,拟授给事中 竣:完成,完毕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汪应轸以民生为重的一组是(3分) 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 夫谷永,谐谀之臣 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 土瘠民惰,不知农桑 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 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汪应轸敢于直言进谏。他曾以古代贼臣昏君的故事当面劝止皇帝南巡,但因讽喻失当,招引圣怒,继而被罚跪宫门,遭受杖责几乎丧命。B汪应轸担任地方官能造福当地百姓。出任泗州知州时,针对土地贫瘠、百姓懒情、不懂农桑的具体民情,采取买桑劝农、募工教织的措施,使得泗州百姓丰衣足食。C汪应轸为了

11、维护百姓利益不惜违抗皇命。他曾断然拒绝皇帝的旨意,还用请蚕妇入宫的话提醒皇帝要以百姓利益为重。D汪应轸能够认清当时社会弊端。他要求地方官严惩盗贼的主张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在户科一年多,一共呈上三十多道疏章,都切中时弊。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2)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89题。清平乐周 晋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8这是一首描写宋

12、代读书人闲雅生活的小词。词的上片描摹的书斋是何景象?请简要描绘。(5分)_9结合词作简要分析宋代文人“闲雅”的具体表现。(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以物喜,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2)其间旦暮闻何物? 。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3)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传 奇 侯发山放学的铃声一响,似乎转眼之间,同学们都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唯有丫蛋形单影只,孤零零走出了幼儿

13、园大门。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丫蛋永远见不到爸爸了,妈妈的一条腿也残废了。为了养家糊口,妈妈一天到晚就在街口卖烤红薯。妈妈跟学校老师求情,说丫蛋今年都五岁了,非常懂事。学校这才破例,每次放学后,丫蛋不需要家长接,可以独自一个人回家。风呼啸着,刀子一样刮着人的脸。丫蛋背着小书包,东张西望,磨磨蹭蹭不愿赶路。忽然,她看到前面不远处围着一堆人,还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她这才一蹦一跳跑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汉子在表演魔术。丫蛋赶到的时候,他正在表演“空手取物”的魔术他伸出空荡荡的双手,让大家看看,确认他手里没有什么东西。然后,他的两只手捂在一起,翻来覆去地转动。同时,他用嘴往手上吹了三

14、口气。接下来,他的右手猛地往前一伸,像是要抓什么东西似的。待他打开攥着的右手,手心里有一只乒乓球!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嚷嚷着让他再表演一个。丫蛋脱口说道,叔叔,您给我变出一个红围巾好不好?围观的人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后都跟着起哄,让中年汉子赶快变出一条围巾来。中年汉子面红耳赤,手忙脚乱。丫蛋以为中年汉子不给他变,忙说,叔叔,我妈妈没有钱买围巾,脸冻得又青又红我想让您给她变一条红围巾。中年汉子回过神来,说,小朋友,叔叔可以给你变,但现在叔叔肚子饿了,饿了就变不出围巾,我明天给你变好吗?旁观的人都轰一声四下散去了,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年汉子的话。丫蛋认真看了看中年汉子,重重地点了点头,满怀希望地回家了。第二天,天空飘起了雪花。下午一放学,丫蛋就飞快赶到了老地方。由于天气恶劣没有观众,中年汉子没有表演魔术,他的身上披了一层雪花,从远处看,简直就是个雪人。丫蛋两眼一亮,喊了声“叔叔”。中年汉子忙说,小朋友,叔叔今天就给你变出一条围巾来。说罢,中年汉子舞乍两手,没有舞乍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