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4545300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 1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 2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1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2 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 生产力的发 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3 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发展成人教育 改 革高等教育 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和普及义务教育着手 3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2、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 培养目标 入学条件 修业年 限 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 泛指有组织的教育和 教学的机构体系 包括学前教育机构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 成人 教育机构 如 文化馆 图书馆 影剧院等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 构 如 少年宫 少年科技馆 儿童影剧院等 以及各级教育行政 组织机构等 4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 最有效的基本制度 是 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 对社会

3、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 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 从而保证一个国家 学制的统一性 稳定性和完整性 5 二 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但是 制定学制不能 凭主观意志 因为任何一种学制 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 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首先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 制度 其次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 再次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四 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6 二 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4、在制定学制的过程中 不仅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 的制约作用 保证学制性质与社会的一致性 同时要充分研究社 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对学制的影响 使学 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7 三 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二十世纪 社会呈现高速发展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学制也 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 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 各个国 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 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纵观当代 学制 发展 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8 第一节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三 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一

5、 重视学前教育 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二 提早入学年龄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四 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 类型多样化 五 接受终身教育思想 发展继续教育 9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 萌芽于西周 如最早设立的 庠 序 校 等 形成于 西汉 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 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 因此这一时期 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 我国现代学制建立比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 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1902年

6、 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 钦定学堂 章程 史称 壬寅学制 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 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 学制 10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癸卯学制 1903年 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 张百熙 荣庆等人 制定的 奏定学堂章程 史称 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 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 也 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 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 至通儒院要26年 壬子癸丑学制 辛亥革命后 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 于1912年对学 制进行修

7、订 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次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 综合 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11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壬戌学制 1922年 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 参照美国的 六 三 三制 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 这个学制从小学 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 为16年 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 这一 改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 后虽几经修改 但都没有重大变动 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 12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老解放区的学制 本世纪30 40

8、年代 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 在革命根 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 文化教育机关 创立了一种新型学 制 13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老解放区的学制 其具体特点是 其具体特点是 1 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 觉悟 培养革命干部 与此相适应 根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 部教育 而尤以干部教育为重 在干部教育中 在职干部提高重于未来 干部的培养 在群众教育中 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是 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14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

9、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老解放区的学制 其具体特点是 其具体特点是 2 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 富于灵活性 为了适应战时和生产的需要 革命根据地在学校类型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各级学校的衔接等方面都采取了灵活的政策而没有统一的 要求 如群众教育的形式有冬学 夜学 半日学校 识字班等 干部教 育的形式有日校 夜校 半日学校 轮训制 实习制等 15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老解放区的学制 其具体特点是 其具体特点是 3 依靠群众办学 在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注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 学制除公办外 还提倡民办或民办公

10、助 正是由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 力支持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才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获得了 较快的发展 16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解放初 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学制 一种是老解放区的学制 另 一种是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 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和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改革旧 学制 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 17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

11、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指 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 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 农民的干部学校 各种 补习学校和训练班 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 技术学校没有一定制度 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 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 1 幼儿教育 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的为幼儿园 招收3至7周岁的儿童 2 初等教育 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 修业年限为5年 入学年 龄以7岁为标准 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 学校 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 18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

12、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3 中等教育 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 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3 4 年 业余中学分初 高两级 修业年限为3 4年 中等专业学校修业年限为 2 4年 4 高等教育 大学 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 5年 专科学校修业年限 为2 3年 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 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 5 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 这个学制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 吸 收了解放闪旧学制的合理因素 还借鉴了苏联学制的经验 是进行综合的结 果 它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 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 体现了民族平等 男女平等的原则 它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和业余教 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

13、体系的形成 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9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2 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公布了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以下 简称 指示 提出了 两条腿走路 的方针和 三结合六并举 的具体原则 三结合是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全面规划与地 方分权相结合 六并举是 国家办学与厂矿 企业 农业合作办学并举 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 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 业余学校并举 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 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 指 示 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

14、学校 全日制学校 半工半读学校 业余学校 根据 指示 精神 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 由于 左 的思想 影响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学制改革一哄而起 一 哄而散 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0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1 幼儿教育 幼儿园 招收了3 6岁的幼儿 进行启蒙教育 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 初等教育 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 招收7岁儿童入学 有条 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行6岁半或6岁儿童入学 学制为5 年 有的地区 为6 年 对儿童

15、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 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了 基础 21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3 中等教育 指全日制普通中学 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 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 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一方面为 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 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中等 专业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3 4年 技工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2 3年 高 等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种各样的高级专门人才 22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一 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 3

16、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学制的产生是在学校产生之后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便没有学制 古 代社会学校产生之后 才有了古代学制 由于古代学校只为统治阶级服 务 学校被统治阶级把持 完全脱离社会生产劳动 从而使古代的学制 不系统 也不完善 古代学制鲜明的阶级性掩埋了生产性和群众性 23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一 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现代学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之后 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和 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 社会文化科学知识 得到空前的发展 社会各个领域对文化知识的需求 刺激了现代学校不 断建立和发展 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现代学校具有为 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性质 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起 来 从而形成了集阶级性 生产性 群众性和普及性为一体的现代学制 24 第二节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一 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现代学制阶级性与古代学制的阶级性在其表现上有所不同 古代学制的阶级性体现在 等级学校 上 即古代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