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4533881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配套课件:第9章 基础课2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 基础课2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0 2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栏 目 导 航 0 1 基础落实 技能提升 0 3 课后巩固 稳基提能 0 1 基础落实 技能提升 1 乙醇和乙酸的组成 结构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 C2H6O CH3CH2OH OH C2H4O2 CH3COOH COOH 2 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1 乙醇 物理性质 提醒 a 乙醇与水任意比互溶 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 b 可利用溶解性及密度的大小 用水鉴别鉴别 酒精 苯和四氯氯化碳 化学性质 用途 a 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b 配制医用酒精 杀菌消毒 c 常用的有机溶剂 能否用Na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应如何检验酒精中

2、的少量水 提示 不能 因为为Na与乙醇也发发生反应应 实验实验 室常用无水CuSO4来检验检验 乙醇中是 否含水 2 乙酸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a 酸性 乙酸是一种弱酸 其酸性比碳酸强 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 CH3COOH CH3COO H 具有酸的通性 如乙酸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醒 通常能与Na2CO3或NaHCO3反应产应产 生气体的有机物为羧为羧 酸 即含有羧羧基 CH3COOH NaHCO3 CH3COONa CO2 H2O 3 反应特点 4 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加热 主要目的是 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提高 以浓硫酸作催化剂 提高 以浓硫酸

3、作吸水剂 提高 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 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可提高产率 提高反应速率 乙醇 乙酸的转化率 反应速率 乙醇 乙酸的转化率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是什么 提示 作用 降低乙酸乙酯酯的溶解度 反应应乙酸 溶解乙醇 现现象 在饱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 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5 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写出下列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性 碱性 CH3COOC2H5 NaOH CH3COONa C2H5OH 完全 D D 解析 A项项 1 mol该该有机物含有1 mol羟羟基和1 mol羧羧基 所以可与2 mol Na发发生 反应应 B项项 该该物质质中羧羧基和酯酯基能与NaOH反应

4、应 1 mol该该物质质可消耗2 mol NaOH C项项 该该有机物中含有1个苯环环和1个碳碳双键键 所以1 mol该该物质质能与4 mol H2发发生加成反应应 D项项 1 mol该该有机物含有1 mol羟羟基和1 mol羧羧基 所以与 Na反应应生成1 mol氢氢气 只有羧羧基与NaHCO3反应应 能放出1 mol CO2 比较乙酸 水 乙醇 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B 解析 结结合胆固醇 胆固醇酯酯的分子式及酯酯化反应应的特点 可知C27H46O 羧羧酸 C34H50O2 H2O 根据原子守恒知 该羧该羧 酸分子式为为C7H6O2 即C6H5COOH B正确 B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5、 装置气密性良好 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 的大试管5 10 min 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 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 然后静置 待分层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 洗涤 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 A 中注入4 mL乙醇 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 边加边振荡试管 待冷却至室温时 再加入4 mL乙酸 并摇匀 2 步骤 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 其主要理由是 3 指出步骤 所观察到的现象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 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填字母 A P2O5 B 无水Na2SO4 C 碱石灰

6、D NaOH固体 一方面 用大火加热 反应物容易随生成 物 乙酸乙酯 一起蒸出来 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 另一方面 温度太高 可能发生 其他副反应 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 上层油状液 体无色 可以闻到水果香味 下层液体显 浅 红色 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4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图中的铁架台 铁 夹 加热装置已略去 与上图装置相比 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增加了温度计 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 应液的温度 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增加了分液漏斗 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 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增加了冷凝装置 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1 加入试剂试剂 的顺顺序为为C2H5O

7、H 浓浓H2SO4 CH3COOH 2 导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 以防止倒吸回流现现象的发发生 3 加热时热时 要用小火均匀加热热 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挥发 液体剧剧烈沸腾腾 4 装置中的长导长导 管起导导气和冷凝回流作用 5 充分振荡试荡试 管 然后静置 待液体分层层后 分液得到的上层层液体即为为乙酸 乙酯酯 1 糖类 油脂 蛋白质的种类 组成 考点二 基本营营养物质质 糖类类 油脂 蛋白质质 物质类别代表物代表物组成注意 糖 类 单糖葡萄糖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 高分子化合物 果糖 二糖蔗糖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 高分子化合物 麦芽糖 多糖 淀粉 淀粉 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 所以分子 式

8、不同 同分异构体 但都 是高分子化合物 属于混合物 纤维素 C6H12O6 同分异构体 不是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不是 C6H10O5 n 不是 物质类别代表物代表物组成注意 油脂油植物油 高级 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 键 能发生加成反 应 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属于混 合物 脂肪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 甘油酯 不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 不属于高 分子化合物 属于混合物 蛋白质酶 肌肉 毛发等 连接 成的高分子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属于混合物 不饱和 不饱和 氨基酸 2 糖类 油脂 蛋白质的性质 1 糖类的性质 葡萄糖 CH2OH CHOH 4CHO 双糖 在稀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

9、子单糖 如蔗糖水解 多糖 a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b 常温下 淀粉遇碘变蓝 微网构建 高级脂肪酸 甘油 皂化 3 蛋白质的性质 提醒 单单糖不发发生水解 二糖 多糖 油脂和蛋白质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发生水解 反应应 2 油脂的用途 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 3 蛋白质的用途 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 动物的毛和皮 蚕丝可制作服装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1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单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 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 D 单糖都能发生酯化

10、反应 D 解析 单单糖不能水解 A错错 果糖中不含醛醛基 不能发发生银镜银镜 反应应 B错错 淀粉 和纤维纤维 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C错错 所有的单单糖都含有羟羟基 故能发发生酯酯化反应应 D 正确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 淀粉已完全水解 C 淀粉没有水解 D 淀粉已发生水解 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D 解析 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Cu OH 2 加热热至沸腾腾 有红红色沉淀生成 说说明淀粉 已经经水解 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 由于混合液中含过过量的NaOH溶液 I2与碱反应应 导导致无法判断是否水解完全 2 实验现实验现 象及结论结论 情况现象A现象B结论 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淀粉

11、未水解 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部分水解 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淀粉完全水解 3 注意问题问题 检验检验 淀粉时时 必须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 不能取中和液 因为为碘能与 NaOH溶液反应应 淀粉 蔗糖的水解实验实验 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剂 而银镜银镜 反应应或与新制 Cu OH 2反应应的实验实验 必须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进行 所以检验检验 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产物前 应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D 4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在工业上用途广泛 1 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写出油酯的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盐的溶解度 对比明确油脂 三化 油脂中的 三化 是指氢氢化 硬化 皂化 氢氢化是指

12、不饱饱和油脂与氢氢气发发生加 成反应应生成饱饱和油脂的反应应 通过氢过氢 化反应应后 不饱饱和的液态态油转转化为为常温下为为 固态态的脂肪的过过程称为为硬化 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发生水解生成高级级脂肪 酸盐盐与甘油的反应应 A B 聚焦盐析 变性异同 盐盐析 在轻轻金属盐盐或铵盐铵盐 作用下 蛋白质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 其实质实质 是溶解度降低 是物理变变化 此过过程可逆 加水后仍可溶解 蛋白质质仍保持原有的 生理活性 变变性 在重金属盐盐 受热热 紫外线线 甲醛醛 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质凝聚成固体 析出 其实质实质 是结结构性质发质发 生变变化 是化学变变化 此过过程不可逆 蛋白质质

13、失去原 有的生理活性 二者均是一定条件下 蛋白质质凝聚成固体的过过程 官能团团与物质质性质质的关系 官能团代表物典型化学反应 羟基 OH 乙醇 1 与活泼金属 Na 反应 2 催化氧化 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 羧基 COOH 乙酸 1 酸的通性 2 酯化反应 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酯基 COO 乙酸乙酯水解反应 酸性或碱性条件 醛基 CHO 羟基 OH 葡萄糖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C A D D 解析 A项应项应 采取蒸馏馏的方法 B项项 应应通入溴水中 C项项 应应采取分液的方法 A 解析 蔗糖水解实验实验 的催化剂剂是稀硫酸 葡萄糖与新制Cu OH 2

14、悬浊悬浊 液的反应应需 在碱性条件下进进行 因而必须须先中和酸 6 2018 佛山检测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 葡萄糖溶液 乙醇溶液 这 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新制Cu OH 2悬浊液 C 石蕊溶液 D Na2CO3溶液 B 解析 A项项 葡萄糖溶液 乙醇与NaOH溶液混合无现现象 乙酸与NaOH反应应也无 现现象 不能鉴别鉴别 B项项 加入新制Cu OH 2悬浊悬浊 液 可加热热 现现象为蓝为蓝 色溶液 红红 色沉淀 无现现象 可鉴别鉴别 C项项 石蕊不能鉴别鉴别 葡萄糖溶液 乙醇溶液 D项项 碳 酸钠钠溶液不能鉴别鉴别 葡萄糖溶液 乙醇溶液 依据官能团的特性鉴别有机物的试剂

15、及现象总结 物质试剂与方法现象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加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不饱和烃 羧酸加入新制Cu OH 2悬浊液蓝色絮状沉淀溶解 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泡 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产生光亮银镜 加入新制Cu OH 2悬浊液 加热至沸腾产生红色沉淀 淀粉加碘水显蓝色 蛋白质加浓硝酸微热显黄色 灼烧烧焦羽毛气味 1 正误判断 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 2016 全国卷 8C 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2 2016 全国卷 8D 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0 2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2 2017 全国卷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

16、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 氢 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 C 3 2016 天津卷 2 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 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 氨基丙酸与 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 只生成2种二肽 D 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答案 A 4 2015 全国卷 8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 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 C14H18O5 B C14H16O4 C C16H22O5 D C16H20O5 A 解析 1 mol分子式为为C18H26O5的羧羧酸酯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羧酸和2 mol乙醇 说说明该羧该羧 酸酯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酯基 则则C18H26O5 2H2O 羧羧酸 2C2H6O 由质质 量守恒可知该羧该羧 酸的分子式为为C14H18O5 A项项正确 5 2015 山东卷 9 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 叙述正确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