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4499407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7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浙江地区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总纲目录 知识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知识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知 识 梳 理 突破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突破二 认识活动的过程 课 堂 互 动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知识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知识梳理 一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a 1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客观世界 的物质活动 凡是实践 都是以 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 直接现 实性 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2 特

2、点 1 实践具有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 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 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 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也具有客观性 2 实践具有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 在改造自 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 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 活资料 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3 实践具有 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 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 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 发展阶段上

3、实践活动的内容 形式 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易错点拨 1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不是改造整个 世界 不是改造主观世界 纯主观的学习 反思等思维活动不是实践活 动 2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 为现实的存在 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 所以实践是连接主 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 是 主观见之于客观 的活动 不能错误地认为 实践是 客观见之于主观 的能动性活动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 1 从认识产生看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和

4、研究 2 从认识工具看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这些工 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 从人类的认识能力看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1 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 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1 事物本身和主观认识自身均无法回答认识正确与否 2 检验认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联系加以对照和 比较的特点 3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 点上 通过实践

5、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 在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从而检 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4 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 1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2 认识从实践中来 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指导实践 并在实践中接受 检验 丰富和发展 这样认识才有意义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易错点拨 1 认识的来源不同于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 个人获得认 识 的途径有两个 即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学习他人所知获得间接 经验 无论是自己亲自获得的认识 还是学习前人或他人的认识

6、 都来 自于实践 因而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即实践 2 除了实践 其他任何东西如科学理论等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 的标准 3 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改造世界 不是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知识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 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a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客观性 由于人们的 立场 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 同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真理性认识只能 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总纲目录

7、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1 真理都是 有条件 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 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 真理都是 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 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我们不 顾过程的推移 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发展和完善真理 只是 照搬过去的认识 或者超越历史条件 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 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 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易错点拨 澄清真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误区1 真理是纯粹主观的认识 分析 真理的内容

8、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 性 误区2 因反映事物的角度不同 真理可以有多个 分析 受反映角度等因素影响 人们可以对同一事物形成多种不同认识 但特定角度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误区3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分析 一定时期 受到客观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某一具体 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无论是在广度上 还是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但事物 本身在变化发展 而且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深入和拓展 原先人们所获 得的真理性认识就必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地加以丰富 完善和发 展 做到与时俱进 误区4 真理可以作为检验其他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分析 真理

9、本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要随事物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而发 展 因而它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 只有实践才能充当检验标准 误区5 真理中包含谬误成分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分析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错误的反映 真理 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误区6 从谬误到真理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分析 真理和谬误同为人们对事物的反映 相伴而行 不是认识过程的两 个阶段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三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b 1 认识具有 反复性 1 内涵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

10、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原因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实践水平 的限制 总要受到不同的 立场 观点 方法 知 识水平 思维能力 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 客观 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 过程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2 认识具有 无限性 1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原因 从认识的对象看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从 认识的主体看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从认识的基础看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 认识的 上升性 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

11、性表明 从实践 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 程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4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 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是我们不懈的 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易错点拨 不能认为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 正确的应该是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也不能认为真理超越历 史条件向前发展 正确的应该是真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突破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课堂互动 表现正确理解认识误区 实践是认识的

12、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 把认识的 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 识工具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 思想僵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能够检验主观 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把客观事物或科学理论作为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 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脱离实践 纸上谈兵 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13、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1 2017浙江11月选考 28 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 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 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 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 在沙漠进行 沙子土壤化 试验 5年后 所 试验的4 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 这样做是因为 C A 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 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解析 题干反映中国科学家通过沙漠 沙子土壤化 试验取得的成功 验证 了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

14、于土壤颗粒是否存在ODI约束的正 确性 C项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 A项不合题意 个人获得认识也可以通过 间接经验的方式 B项错误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项错误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2 下面漫画 轻与重 作者 栾林涛 所蕴含的哲理 D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解析 从漫画看 重的是文山会海 而轻的是落实 因而漫画告诉人们实践才 是认识的目的 要弄清孰轻孰重 D项正确 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3 漫画

15、 两个和尚 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主要是 B A 探索未知不如尊重已知 B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C 放眼未来不如过好现在 D 享乐于世不如多作贡献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解析 漫画反映的意思是与其坐而论道 不如起而行之 事情不能停留在口 头 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B项符合题意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4 2017年6月15日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慧 眼 主要任务是研究黑洞和脉冲星 该卫星工程将填朴我国空间X射 线探测卫星的空白 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 地联合观测的跨越 这主要表明 D A

16、获得认识是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科学实验是获得关于黑洞和脉冲星的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促进认识的发展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解析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慧眼 将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 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 侧重于强调通过实践工具促进认识 的发展 D项正确 科学实验作为实践的重要形式 其目的在于揭示规律指 导实践为人类造福 A项错误 B C两项不合题意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突破二 认识活动的过程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1 即使像1 1 2这样的简单公式 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 例如 在布尔代 数中 1 1 0 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说明 C A 人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 B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 C 真理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D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总纲目录 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 栏目索引课堂互动 解析 题干反映1 1 2这样的具体真理在其他条件下就不成立 这体现了真 理的条件性 即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