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4496697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位脂肪液化和感染防控策略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脂肪液化的预防与治疗措施脂肪液化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1 1 什么是脂肪液化 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1 多发生于术后3 7天 大部分病人诉切口有较多渗 液 无其他自觉症状 2 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 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 3 切口边缘无红 肿 热 痛及皮下组织坏死征象 4 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渗液中可见漂浮的 脂肪滴 5 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连续3次培养无 细菌生长 2 2 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是什么 1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推测与体形肥胖 术中使用高频电刀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 同时 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

2、用而栓塞 使本身血运较 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 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 2 切口暴露时间较长 缝合不当形成死腔 在机械作用如挤压 钳夹 渗液等刺激下 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引起无菌性炎症 使 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3 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过密 缝合脂肪时留有死腔 脂肪锐性损 伤以及酒精接触脂肪有关系 3 3 如何避免术后脂肪液化 1 加强手术前后处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 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3 手术操作轻柔精细 4 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 血肿 5 皮下脂肪缝线不宜过密 亦不可留有死腔 6 肥胖皮下脂肪厚者不用美容缝合 术后可适量用 些白蛋白 4 4

3、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主要原因是脂肪坏死 防 止脂肪液化注意 1 手术中尽量锐性切开脂肪 少使用电刀的电凝功能 2 操作尽量轻柔 避免脂肪挫伤 3 肥胖病人使用橡皮引流条置于脂肪层 2天后拔除能减少脂肪 液化的发生率 4 脂肪层不要缝合太密 避免血循环差 脂肪坏死脂肪液化在 手术中不能完全避免 一旦发生应该尽早引流 保持引流通畅 一般 1周左右可以痊愈 腹部手术脂肪液化处理 首先明确脂肪液化不是 切口感染 5 5 脂肪液化处理方法 每日检查切口 由切口两侧向中央挤压 观察有无渗液 如有淡黄色油 性液体渗出 应注意有无红肿 压痛 硬结 结合体温 血象 并常规作渗出 液细菌培养 排除切口感染后 每日挤

4、压切口1 2次 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 挤净 然后于切口表面覆盖聚维酮碘 PVP 纱布 并予切口频谱仪照射 30分钟 一日二次 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 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一般手术后8 9天先拆除未渗液处切口缝线 渗液处缝线于渗液完全停 止2 3天后拆除 6 6 脂肪液化预防方法 1 作腹壁切口时尽量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全层 避 免反复多次切割脂肪层 2 脂肪层止血时避免过度电凝 3 手术时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好脂肪层 4 缝合脂肪层时应对合良好 避免错位 5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多发生于肥胖病人 7 7 切口液化的预防 高频电刀致切口愈合不良原 因分析 利用高频电流在患者机体组织产生热

5、效应 高频电切和电凝产生 的局部温度可达200 1000 高频电刀与皮下脂肪接触时间长 反 复大功率灼烧可造成皮下脂肪浅表性灼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 生变性 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因热凝固作用 而发生栓塞使本身 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 血供进一步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 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 由于术后患者体质弱 切口液化 进一步发展可继发切口感染及其他感染 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 除精 细操作 仔细止血 缝合时不留死腔外 可以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 于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8 8 1 严格控制使用电刀 需用电刀时 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 能切割组织为佳 切口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

6、组织 同时应尽量缩短电 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 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 以免造成大量脂肪 组织破坏 如同本文做法 在皮下组织层仅使用普通手术刀及结扎止 血 2 关腹时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干纱布擦除游离失活的脂肪组织 3 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 4 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 9 9 注 糜蛋白酶是从牛胰脏提取的生化制剂 为蛋白分解酶 能迅速 分解坏死组织 使其变得稀薄 利于引流排除 加速创面净化 从而 有利于肉芽组织形成 因此现用于创伤或手术后创口愈合 抗炎及防 止局部水肿 积血等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裂口两遍 再用无菌纱布行 裂口清创 吸净渗液 若表皮未裂开 可不打开 而是将创口内渗液 挤出 然后将 糜

7、蛋白酶2mg均匀洒于创面 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 定创口 消灭死腔 3 5天后换药 此方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1010 应用高渗糖治疗脂肪液化效果也不错 首先明确伤口脂肪液化无感染 拆除液化处缝线 给 予清创换药数次 待渗出减少后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干纱 布拭干 将适量50 高渗糖倒入伤口蝶形胶布拉合对拢 其原理是利用高糖使周围细胞处于高渗状态 减少创面渗 出 并有粘合作用 配蝶形胶布拉拢消灭残腔更利于组织 愈合 1111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大冶市妇幼保健院 院 感 办 1212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SSISSI 概述 概述 概念

8、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于手术切口 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 以及 手术有关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SSI占到了医院感染的14 16 位居院内感染的第三位 SSI后果 更长的住院天数 更高的医疗费用 医护人员的压力 病人满意度下降 1313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类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 未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类 清洁 污 手术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 染切口 及口咽部位 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类 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开放 性创伤手术 胃肠道 尿路 胆道内容 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 术中有明显 污染 如开胸心脏按压 类 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

9、 已有临床 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1414 SSISSI的分类的分类 Skin Hypodermis Deep soft tissues fascias and muscle Organ space Superficial incisional wound Deep incisional wound Organ space 1515 一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 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 局部红 肿 热 痛和 触痛 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

10、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 针眼处脓点 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 分泌物 2 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 感染 3 感染的烧伤创面 及溶痂的 度烧伤创面 1616 1717 二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 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 部软组织 如筋膜和肌层 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 腔隙部分 2 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同时 患者具有 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热 肿胀及疼痛 3 经直接检查 再次手术探查 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 发现切口深部 组织脓肿或者其

11、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 深部组织感染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 腔隙感染 无须再次手术归为 深部组织感染 1818 1919 2020 三 器官 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 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 累及术中解剖部位 如器官或者腔隙 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 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 经直接检查 再次手术 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 发现器官或 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2121 SSI发病机制 SSI发生的过程 细菌 内源性 外源性 污染 早期容易清除 定植 细菌粘附于组织

12、细胞表面但未大量繁殖 不易迅速清除 机制 G 菌菌毛 G 菌胞壁上的磷壁酸 细菌表面的糖蛋白和多糖 复合物与组织细胞表面的多糖丝状体结合 感染 定植后的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 2222 2323 SSI发病机制的新观点 伤口被细菌感染需要每克组织上有10万个细菌 但在异物或坏死组织存在的情况下 每克组织只需200个细菌即 可造成感染 200个细菌 异物或坏死组织 伤口感染 异物或坏死组织远比细菌危险 2424 SSI的病原学 SSI常见的病原菌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 大肠杆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等 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

13、的 大多数是内源性的 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 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 但在会阴及腹股 沟区 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手术切开胃肠道 胆道 泌 尿道 女性生殖道时 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 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 氧菌 主要是脆弱类杆菌 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 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在任何部位 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2525 清洁伤口 由于无菌技术导致的外源性污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常见 清洁 污染 污染伤口 内源性污染是主要原因 大肠杆菌最常见 2626 SSI危险因素 病人情况 高龄 营养不良 糖尿病 肥胖 吸烟 免疫低下

14、 其他 部位有感染灶 已有细菌定植 低氧血症等 术前处理 术前住院时间过长 用剃刀剃毛 剃毛过早 手术野卫生 状况差 如术前未很好沐浴 对 有用药指征者用抗菌药 物预防等 手术情况 手术时间长 3h 术中发生明显污染 置入人工材料 组织创伤大 止血不彻底 局部积血积液 存在死腔和 或 失活组织 留置引流 术中低血压 大量输血 手卫生不 彻底 消毒液使用不良 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等 2727 SSI危险指数 美国 患者术前已有 3种危险因素 污染或严重污染的手术切口 手术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 T 或一般手术 2h 手术特定时间 一种手术的 特定时间 是指在大量同种手术中处于 第75百分位

15、的手术持续时间 即75 的手术持续时间 短于T 而25 的手术时间长于T T越长 SSI机会越大 2828 SSI预防要点 一 管理要求 1 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并严格落实 2 加强培训 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 3 正确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 评估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5 开展目标性监测 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 2929 二 手术前感染预防要点 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建议手术当天入院 择期的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 10 08mmol L 9 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 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 贫血 低蛋白血症 等 3030 皮肤

16、准备 彻底清除污染手术部位和周围皮肤 备皮时间 手术当日 正确脱毛 禁止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避免不必要的备皮 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 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综上所述 术前备皮的关键是术前必须清洁 洗澡 减少暂居细菌 清除常驻细 菌以降低SSI率 在彻底清洁皮肤的基础上以及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 尽量不剔 除毛发 当手术野涉及头发 腋毛 阴毛等时 为避免影响手术操作或进入伤口形成 异物 最好选择剪毛法或药物脱毛法 在采用剪毛法备皮时 剪毛时间离手术时间近 可降低SSI率 使用化学脱毛剂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不去毛备皮法不损伤皮肤 还 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有省时 省事 省物和深受患者欢迎等许多优点 结合国人体 毛较少 汗毛又短于1cm的特点 很适合此法 3131 手术区域备皮问题 备皮方法 剃毛备皮 5 6 脱毛或不去毛 0 6 备皮时间 术前24小时前 20 术前24小时内 7 1 术前即刻 3 1 方法 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 1 8 前1晚剪 剃毛 4 0 3232 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 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 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 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