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48980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 年 7 月来自 44 个国家的 730 名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上通过三个协定, 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富尔敦演说1946 年 3 月 5 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

2、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此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及西方阵营发动对苏冷战的前奏曲。马歇尔计划1947 年 6 月 5 日,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说欧洲处于战后经济复兴时期,为了确保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援助。马歇尔全面援助欧洲复兴的设想,被称为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使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美国因此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欧洲确立起来,解了西欧的燃眉之急,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莫洛托夫计划:苏联为对抗马歇尔计划而于 1947 年 78 月间与东欧各国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的总称。此举

3、的目的是形成苏联与东欧各国间的经济网络,使各国对外贸易被限制在苏联、东欧地区内部,以此减少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市场的联系,淡化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的影响。西方国家将苏联的上述举动冠以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之名,故有此称。在双边协定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国家于 1949 年 1 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经济领域的东西方冷战态势。第四点计划:也叫“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 1949 年 1 月 20日杜鲁门连任总统发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第四点主要行动原则”,故名。计划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帮助它们解决发展经济中的困难。其目的在于:以此抵制苏联对落后

4、国家的影响,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同时以此控制受援国经济,排挤老殖民主义势力,将广大亚非拉国家纳入美国霸权范围。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年 1 月,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苏东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成立了经济合作机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经互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经互会的成立,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抗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重要阵地,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诞生。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7 年 9 月 2227 日,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

5、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和意大利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的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宣言明确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要求各国共产党制定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和策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苏联从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协调各国间的内外政策,以对抗美国和西方阵营的冷战攻势的重要措施。柏林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 4 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第一次发生于 1948 年,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 1948 年6 月 24 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 1949 年 5 月 11 日苏联宣

6、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第二次发生于 1958 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第三次发生于 1961 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杜鲁门主义: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 4 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

7、,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尼克松主义:70 年代,美国陷入了内政外交诸多困境时期。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 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 “伙伴关系” 、 “实力” 、 “谈判”的原则是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其实质就是: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企图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星球大战计划也称为总统战略防御计

8、划。1983 年 3 月,里根发表为战略防御体系倡议的讲话。1985 年,美政府正式宣布该计划,表明美国决心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展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由于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所以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根据此计划,美国将从 1985-2015 年分四个阶段建立由陆基定点防御系统和太空反弹道导弹组成的多层次多手段的战略防御体系,以保护美国及其盟友不受苏联核导弹的危机。该计划从 1985 年开始,预计 2005 年完成。该计划于 1993 年因技术和资金原因正式放弃。苏共二十大1956 年 2 月 14-24 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苏共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

9、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这次会议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开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尝试。苏共 20 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宣告了斯大林主义的终结。不仅改善了苏联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而且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阿拉木图宣言1991 年 12 月 21 日,由苏联 11 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 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宣布 “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 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实际上意味着苏联

10、的解体。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军事同盟条约。 1960 年 1 月 19 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新日美安全条约 ,6 月 23 日生效。 条约共 10 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 “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 10 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 年 6 月 23 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新日美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但未彻底摆脱于

11、美国的依附关系。新条约使日本政府基本上恢复了对国家的统治权,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新东方政策1969 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放弃哈尔斯坦主义,转而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等国关系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新东方政策有三重目标: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 1973 年底,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新东方政策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撒切尔主义1979 年保守党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她的社会经济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 其核心是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

12、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限制工会权力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同时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也存在问题。长期推行紧缩政策,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 20 世纪 60 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自治。在政治方面,改革党的职能和领导方式,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和党直接管理行政的现象;保障国家行政机构、代议机构和书法机构的独立性;改革选举制度,确保公

13、民的选举权等。这一改革触犯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1968 年 8 月 20 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改革。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1 分)于 1947 年 6 月公布“蒙巴顿方案” , (1 分)根据居民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让一些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前者或后者。 (2 分)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都表示接受。该方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取得了自治领的地位,后来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也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77 国集团发展中国家为

14、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形成于 1963 年。1964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 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 “七十七国集团”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998 年该集团的成员国已增加到 133 个,但仍沿用了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在每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做准备。七十七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推动南北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霍梅尼是伊朗伊斯兰什叶派领袖

15、、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袖。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君主制。主张应排除东西方发展模式以及君主政体,建立一套伊斯兰秩序,把伊朗建立成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由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 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1949 年 4 月 4 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 国在华盛顿签订了 北大西洋公约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该组织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军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华沙条约195

16、5 年 5 月 14 日,苏联与东欧七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友好互助合作条约 ,同年 6 月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该组织的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规定了在缔约国受到了欧洲任何国家或集团的威胁时,每一缔约国都应该用任何方式给予援助。1991 年 7 月 1 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华沙条约正式解体冷战二战后美国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作为冷战的结束。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也即是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华沙组织之间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对抗。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西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 。德国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争端的焦点,特别是柏林。 “冷战”政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万隆会议1955 年 4 月 1824 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洲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