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54671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二区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反应不是放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 B.木炭的燃烧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D.水蒸气的液化2.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kJ热量,则C的燃烧热H是A.32.79kJ B.32.79kJ/molC.-393.5kJ/mol D.393.5kJ3.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ol,则NN的键能是A.431kJ/mol B.946kJ/molC.649kJ/

2、molD.869kJ/mol4.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C.2min 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mol/(Lmin)D.在2min内用A、B、C、D表示的反应速率都是减小的5.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v(H2)=0.1mol/(Lmin)B.v(N2)=0.1mol/(Lmin)C.v(N2)=0.2mol/(Lmin

3、)D.v(NH3)=0.3mol/(Lmin)6.可使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增大压强增加碳的用量 通入CO2恒压下充入N2恒容下充入N2通入COA.B.C.D.7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 =28OH- 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8.Mg-AgCl电池是

4、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 = 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于海上照明供电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Mg为电池的正极DAgCl为阳极,发生了氧化反应9.如图是用高纯度固体二氧化钛生产金属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电压下,二氧化钛中的氧电离而进入熔融的氯化钙中,最后该电极只剩下纯净的金属钛。已知:熔融状态下,放电强弱为O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极为阴极 B Ba电极产生的气泡中主要成分是氯气C通电时,O2、Cl等向阴极移动 D该制备工艺中需要定期更换石墨棒 10.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ml

5、0.1mol/L的硝酸铜和0.1mol/L的硝酸银组成的混合溶液,当阴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0.112L时(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上产生0.025mol的O2B电解过程中总共转移0.2mol的电子C所得溶液中的C(H+)=0.3mol/L D阴极增重1.08g11.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12.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

6、反应: Fe + NiO2 + 2H2O Fe(OH)2 + Ni(OH)2下列有关爱迪生电池的各种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13右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3O22CO2+ 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B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C负极反应式为:CH3OH

7、+ H2O6e- = CO2 + 6H+D该电池提供1mole-,消耗氧气0.25mol14.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 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II逐渐溶解 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C3H8(g)+5O2(g)=3CO2(g)+4H2O(l)H=2220kJ/mol。根据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H2的燃烧热是 。(2)1molH2和2mol

8、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3)已知H2O(l)=H2O(g) H=+44kJ/mol 则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6.I、 肼(N2H4)又称联氨,在常温下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1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H2O,放出19.5kJ热量(25时),表示N2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II、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27.05kJ的热量。(1)写出

9、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是_kJ。(3)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III、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17下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请回答:AB FeC甲乙(NaCl溶液400

10、mL)(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A是 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为 ,B是 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为 ,电解质溶液为 。(注: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 电解后,原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变大”“变小”和“不变”)(2)乙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呈 色。(3)若甲槽阴极增重12.8 g,则乙槽阳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 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l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

11、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e电极上收集到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电源的N端为 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电解前后甲溶液pH ;乙溶液pH ;丙溶液pH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2)写出乙溶液中的电解反应方程式: 。需加入 g (填物质名称)复原。学区: 班级: 姓名: 考号: 二区高二年级化学试卷(理科班)一、单项选择题(3分14=42分) 题号1234567答案DCBBCCC题号891011121314答案ADCACBA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

12、8分)15.(1) 285.8KJ/mol (2) 4725.8KJ (3) H2(g)+1/2O2(g)=H2O(g)H=241.8kJ/mol。16. I. N2H4(l) O2(g) = N2(g)2H2O(l) H=624kJmol-1 。17. II. (1)N2H4(l) 2H2O2(g) = N2(g)4H2O(l) H=817.625kJmol-1 。 (2) 320.8 (3) 2N2H4(g) 2NO2(g) =3 N2(g)4H2O(g) H=1135.7kJmol-1 。III. O22H2O4e=4OH 。17(1) 阴 精铜 Cu2+2 e- = Cu 阳 粗铜Cu -2 e-= Cu2+(2)红 (3)4.48L (4)1mol.L-118(1) 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