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4454620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评价概述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教师评价 教 学 目 标 了解 教师评价的含义 教师评价 的作用 理解 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的观点 教师评价的准则 21世纪教师应 具备的素质 掌握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师 的科研素质 第一节 教 师 评 价 概 述 一 教师评价的含义及作用 二 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观点 三 教师评价准则研究 四 教师评价改革 一 教师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教师评价 也称为教师考评 是指在正确教 育价值观指导下 根据教育方针 政策 法 规和教育目标 要求以及教师所应承担的任 务 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 广泛收集评价信息 对教师的素质 工作 过程以及工作绩效进行全面 客观 公正的 价值判断的过程

2、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 实的或潜在的价值进行判断 第一 教师评价是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途径和 手段 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 教师评价的依据应是 正确的教育价值 观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学校的教育目 标 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及 教师自身的特点和背景 第三 教师评价具有复杂性 多渠道搜集 多指 标评价 多方位的综合 教师评价内涵的理解 教师评价的作用 1 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与成长 2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 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 二 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观点 评价观是价值判断的标准 不同的

3、评价 观 导致不同的评价标准 从而作出不 同的价值判断 在教师评价领域存在两 种评价观点 一种是以奖惩为目的 面 向过去的奖惩性教师评价观 一种是以 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 面向教师未来发 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观 一 奖惩性教师评价观点 奖惩性教师评价观点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 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 通过对教师过去表现 的评价结果 作出解聘 降级 晋升 加薪 减薪 调动等奖惩性决定 主要功能是甄别和 选拔 是一种面向过去 只注重结果的终结性 评价 奖惩性教师评价观点认为 要调动教师工作的 积极性 只有通过外部的奖励和惩处才能实现 把教师建立在 经济人 假设的基础之上 经济人 Rational econ

4、omic man 又称 为 理性 经济人 也称为实利人 假设源 于亚当 斯密的思想 亚当 斯密认为 人 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 人都要争取 最大的经济利益 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 报酬 并认为 在自由经济制度种 经济 活动的主题是体现人类利己主义本性的个 人 经济人假设也就是麦格雷戈归纳的X 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 D M McGregor 在他所 著的 企业的人性面 一书中 提出了两种对立 的管理理论 其中 X理论就是对 经济人 假设的 概括 其基本观点如下 1 多数人十分懒惰 他们总想方设法逃避工作 2 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 不愿负任何责任 而甘 心情愿受别人指导 3 多数人

5、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 必须用强制 惩罚的方法 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 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 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 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5 人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 多数人都是符合 于上述设想的人 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 己 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 这些人应担当 管理的责任 基于这种假设所引出的管理方式是 组织应以经济报酬来使人们服从和作出绩效 应以权力与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 工 其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效率 完成任务 其管理特征是订立各种严格的工作规范 加强 各种法规和管制 采取 胡萝卜加大棒 政策 Y理论 麦格雷戈认为传统的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哲学已不再适 用于

6、激励人 因此需要一种对人进行管理的不同的理 论 麦格雷戈把自己提出的新的理论称为Y理论 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 1 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 2 外部控制和惩罚的威胁不是使人们努力实现组 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人们在自己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 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3 最重要的报酬 如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 满足 是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直接产物 4 在适当条件下 一般人是不仅能够学 会接受责任 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 逃避责任 缺乏进取心 强调安全感一般来 说是经验的结果 不是人的天性 5 在解决组织问题方面 多数人而不是 少数人具有发挥想到高的想象力 独创性和 创造力的能力 6 在现代工

7、业生活条件下 仅仅部分的 利用了一般人的智力潜能 麦格雷戈认为 Y理论的假定表明了人 的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 从Y理论派生出来的组织原则是 创造 一种条件 是组织成员通过努力争取 企业成功 以更好的实现个人目标 所谓更好的实现个人目标 是指个人 通过努力争取组织的成功来实现个人 目标 二 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点 发展性教师评价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 以英国 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 针对教师评价过于注重奖 惩功能而提出的 强调评价与奖惩脱钩 在没有 奖惩的条件下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现学校 的发展目标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在反思传统评价的弊端的基 础上 逐步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的理念 把教育 教学的质

8、量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 整合起来的发展性评价理念 认为评价不仅仅是 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 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 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 绩的目的 发展性教师评价观 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 以现代教育发 展观 包括主体性发展 整体性发展 可 持续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等 为指导 以促 进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为目的 以评 价对象为主体 评价双方在相互尊重与信 任的基础上 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 标 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与方法 实现双 方达成的评价目标的过程 从多种视角看发展性教师评价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评价标准的个性化 3 评价方案的协商性 4 评价情景的真实性

9、5 评价过程的周期性 6 评价反馈的激励性 三 两种教师评价观的关系 并非水火不容 彻底否定奖惩性教师评价并不现实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对奖惩性教师评价 的继承与发展 奖惩本身没错 但推至极端就是错的 三 教师评价准则研究 一 基于教师经验的教师准则研究 以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意见为 基础而设计评价准则的研究方法 美国芝加哥市立大学曾对30名具有影响的 教师进行调查 试图从中总结出好教师的 基本特征 调查结果如下 1 所有的教师都能精心地组织与规划他们的 课程 对学生有较高的目标与期望 每一 节课都认真地加以设计 1 课开始时有简单的介绍 2 课结束时有简短的小结 3 课中有紧凑的逻辑顺序

10、 2 强调对学生表达肯定的态度的重要 性 1 大部分教师都把他们的第一节课 用以师生间的相互熟悉 相互交流个 人的经历 2 一般很快就记住学生的姓名 并 用姓名称呼学生 3 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 在课堂中不断提问 促使学生更 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 十分注意观察学生对活动的参与 以获取这堂课是否有效及是否需要 改进的信息 4 强调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反馈信息以鼓励 学生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 1 通过评论式卷或论文的方式为学生提 供反馈意见 2 要求学生一有问题 课后就去找他讨 论 3 书面评语通常也用以表扬学生的每一 点进步 以及指出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二 教师评价的准则 1 与学

11、生形成良好的关系 并有使这一关 系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 1 教师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关系 2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经历与特长 以 及这些经历与特长对学习的影响 3 能敏锐地感受学生个人的特殊需要 并根据以调整教学工作 2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1 善于鼓励学生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 的意见 2 能容纳不同意见 3 能经常性地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以鼓励他们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 4 善于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等 各种活动 3 明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1 思维清晰 逻辑性强 2 语言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4 最大程度地利用有关资源的能力 1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 设备 2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

12、信息资源 及 时了解本学科当前的发展 3 能有效地利用人际关系的资源 帮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各项活动 5 适应新情况的自我判断能力 1 能根据教学工作的变化 及时地 发现自己的不足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与能力结构 2 能根据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调 整自己的教学重点 3 能从学生学习的进展中 发现自 己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能迅速地 达成自身的目标 四 教师评价改革 一 我国教师评价改革 传统教师评价以奖惩性评价占据主 导地位 重视评价的鉴定 选择功 能 用于选聘和奖惩教师 优胜劣汰 末位淘汰 能者 上 庸者下 2001 7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评 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 价促

13、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 思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和以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 教师 学生 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2002 12 27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 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 提出 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 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的 改革要有利于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建立有利 于实施素质教育 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 元的 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 通知 指出 教师评价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 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 供保障 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 能 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

14、提高的工程 对教师评价内容要多元 业务水平 专 业道德修养 评价标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评价方法要多样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 法 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 过程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重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使评价成为教 育行政部门 学校 教师 学生和家长共同参 与的交互活动 二 世界教师评价改革趋势 1 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 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 关系 3 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 4 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 促进教师对 评价的积极参与 业绩评价关注于可达到的 相对短期的 目标 倾向于在某个

15、时间段给教师业绩 和能力下一个结论 这对于教学质量的 监控有重要作用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明确个人发展需求 和问题 为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宽松 的空间和动力 传统的评价 标准被固化 程序化 在追求所谓的科 学 客观 一致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师个 体差异 教学背景差异 地区差异等 从评价一开始就将教师限制在标准范围 之内 评价标准要适应多种评价背景 要考虑 到学科 年级 教学风格 学生特点和 教学环境等因素 好的评价标准应是通过不断尝试确定标 准的统一性 井在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中 检验其适用性 在统一的标准与个性化 之间取得平衡 在评价中倾听教师的声音 与教师进 行充分的沟通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是 实现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目标最直接 最具体的手段 通过与教师的交流 和对话 可以收集到许多评价信息 及时纠正评价中的偏差 将评价中的 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师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 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