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13670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轧(y)扁 顾忌 暴(bo)晒 联结B . 折皱(zhu) 鳍状 倒(do)悬 坚韧C . 纤(xin)维 欢瑜 罅(xi)隙 孵化D . 涂墁(mn) 臃肿 蜕(tu)皮 储藏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次弟 在途 二氧化硅B . 骨骼 携带 夜幕降临C . 迁徙 缄默 应急错施D . 瞄准 惟幕 有益无损3.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农历“三月三”,

2、壮乡农家的饭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五色糯米饭,脍炙人口。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青秀山上的桃花美轮美奂 , 仿佛人间仙境。C . “边陲明珠”是这座沿海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它以栩栩如生的造型吸引了众多的游客。D . 首府南宁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对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品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4. (2分)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选项中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A .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 .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C . 虽然是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 . 千里路的

3、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南宁地铁二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使市民出行更方便。B . 参加哈佛学子交流会的同学没有一个不否认,这次交流是愉悦的、有启发的、有收获的。C . 是否养成及时整理错题、归纳总结答题方法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保障。D . 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不仅感动了大大小小的观众,还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6. (2分)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_,_;_,_。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

4、的观点。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 (2)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名句是:_,_。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两句通过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的句子是:_,_。 (6)典故,凝聚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用典,使古诗词含蓄精炼、神韵深远。请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中,选择两句运用典故的古诗词,工整地书写在下方(上文诗句除外)

5、。 _,_。_,_。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44分)8. (1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_动心忍性_入则无法家拂士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空乏其身,行拂乱

6、其所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列举了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B . 文章第段在列举事例后就事论理,指出人在接受大任之前,必须在“心志”“筋 骨”“体肤”“身行”“心、性、能”等方面都经受一番磨炼,才能成就大事。C . 文章第段由反面到正面,由国家扩展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D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9. (8分)(2015丹东)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7、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注释】縠(h):绉纱一类的丝织品。(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吾谁与归 _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_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_(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

8、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3)【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0. (18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天使也会变魔鬼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一例。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它物的豆科多年生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绿化先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而且因其茎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也可作为轻纺工业以及造纸业的原料;葛根、葛种还有

9、医疗价值。1930年美国引种葛藤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沃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到了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7000万株以上,真是谁人不夸葛藤好!然而,乐极生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项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面对这个“绿怪”,亚拉巴马州宣布葛藤为“非法移民”,然而其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在我国,最有名的生物入侵事件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美丽的花朵,最上面的

10、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它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使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地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城,只要条件适合,即以势不可当之势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

11、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跨越屏障做环球“旅行”,只要条件适宜,这些物种就有可能大规模扩张,抢夺“殖民地”。有科学家认为,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的影响更甚,化学污染是惰性的,不会再生和繁殖,而且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但是当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甚至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长久的威胁。地球上大多数的湖泊和江河系统、大多数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岛屿甚至南极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

12、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环境中没有与它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使它成为“入侵者”而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大生态环境。生物入侵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又一警钟;在种树、种花成为新时尚的今天,我们在引进外地或国外物种的时候,务须慎重,谨防“生物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那将是又一个难以收拾的环境残局!(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外来生物常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B . 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的影响更甚是因为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C .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

13、期变化形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此外来物种的引入势必会破坏这个生态系统。D .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地球上的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的困扰。(2)比较【甲】【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的说明效果更好?试作分析。 【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顷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乙】葛藤不断生长,对当地其他植物的生长形成了重大威胁。70年代,葛藤覆盖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的大量土地,成为了公害。(3)本文列举葛藤和水葫芦这两个例子的好处是什么? (4)

1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对一些国家引进互花米草的行为作出评价。 材料一:互花米草隶属禾本科、米草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20世纪初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材料二:互花米草在湖滩湿地环境中有超强的繁殖力,会威胁到海滨湿地土著物种。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曲中的“昏鸦”是指_(2)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B . 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C . 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D . 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