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44082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素2 及其受体 Tie2 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作者:李化永, 高双友, 杜志刚, 王艳玲, 宋蕊 【摘要 】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 及其受体 Tie2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染色法检测 39 例前列腺癌组织中 Ang2, Tie2 及 CD34 的蛋白表达, 根据 CD34 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Ang2, Tie2 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质及胞膜, 呈异质性分布;在 39 例前列腺癌中 Ang2 和 Tie2 阳性表达率均为 74%

2、;且均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的关系(P0. 05);Ang2, Tie2 蛋白阳性表达者的 MVD 分别为(42.15.2)和(42.35.1), 显著高于相应的前列腺癌组织 Ang2 和 Tie2 阴性病例MVD 分别为(33.73.3) 和(33.22.3)(P0. 01). 结论: Ang2, Tie2 在前列腺癌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血管生成素;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2【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angi

3、opoietin2(Ang2)and its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with immunoglobulin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mology domains(Tie2)in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and evaluate their roles in the tumor initiation, development and angiogenesis. METHODS:Expressions of Ang2, Tie2 and CD34 proteins we

4、re detected immunohis to chemically in 39 cases of the differently grad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prostate. Microvessel density(MVD)was coun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D34 protein staining. RESULTS:Ang2 and Tie2 were mainly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 and plasmalemma of tumor cells and endothe

5、lial cells in an obvious heterogeneity fashion. The positive rates of both Ang2 and Tie2 proteins were 74%. The levels of the two protein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ifferentiation degree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P0. 05). The MVDs of the cases of Ang2 and Tie2 stronglypositive sta

6、ining were(42.15.2) and (42.35.1),respectively, both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egative staining (33.73.3, 33.22.3, P0.01). CONCLUSION:Both Ang2 and Tie2 proteins might be of much importance in the carcin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squamous cell 3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The

7、y might also play pivotal roles in neoangiogenesis.【Keywords】 prostate tumors; angiopoietin; 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microvessel density;angiogenesis0 引言 人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 Ang) 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正常人体蛋白, 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及 RNA 酶活性, 在肿瘤的转移中发挥病理作用,可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剌激新生血管的形成, 且肿瘤患者血液中 Ang 水平的高低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1. T

8、ie2 是血管内皮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型受体, 主要表达在肺血管内皮以及卵泡、创口肉芽组织等血管内皮. 在血管发育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CD34 是所有血管内皮细胞的标记物,被定为泛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对肿瘤微血管无特异性. 我们通过检测Ang2,Tie2 和 CD34 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 探讨它们在肿瘤发生、进展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收集 200602/200705 本院制备的前列腺细胞4癌组织石蜡标本 39 例,患者年龄 73(6185 )岁,术前均未经放、化疗. 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AB 期) 22 例, 前列腺癌穿刺取材标本(CD 期) 17 例,

9、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由有经验的病理医师重新观察肿瘤进行病理分级, 判断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浓缩型 Ang2 羊抗人多克隆抗体( Santa Cruz 公司)工作浓度 1100;浓缩型 Tie2 兔抗人多克隆抗体(博士德公司)工作浓度 1150;即用型CD34 小鼠抗人 mAb 及 SP 试剂盒(北京中山公司).1.2 方法1.2.1 标本处理 标本经中性甲醛固定, 梯度乙醇脱水,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切片厚 4 m. 操作按 SP 试剂盒说明书染色步骤进行, 后经苏木精复染、封片、观察. 用已知阳性表达的胃癌标本作为阳性对照, 以 PBS 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1.2.2 Ang2 及

10、 Tie2 判定标准 根据胞质染色程度和染色细胞百分比进行评分. 染色程度 :基本不着色者为 0 分;着色淡者为 1 分;着色中者为 2 分;着色深者为 3 分. 染色细胞百分比:着色细胞占计数细胞10%为 0 分; 11%30%为 1 分; 31%50%为 2 分; 51%100%为 3 分, 将每张切片着色程度和着色细胞百分比得分相乘, 最后得分 02 分者为阴性 , 3 分者为阳性1.51.2.3 微血管密度(MVD)判断标准 以血管内皮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 CD34 阳性判断标准, 参照文献 2的方法, 以瘤组织内阳性着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计为 1 个阳性血管标记, 每例观

11、察切片 1 张, 避开肿瘤坏死或出血区域, 在低倍镜下选取肿瘤微血管数量(CD34 阳性)最丰富区, 在该区域随机选择 5 个高倍视野(400)分别计数微血管数目, 以其算数平均值作为 MVD. 统计学处理:Ang2 及 Tie2 的蛋白表达与临床各病理因素之间的统计学意义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采用 2 检验;两种蛋白表达与肿瘤 MVD 之间的统计学意义采用 t 检验 .2 结果2.1 Ang2,Tie2 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特点 Ang2 及Tie2 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棕黄色、棕褐色细颗粒状, 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质和/或细胞膜. 两种蛋白在肿瘤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图 1,2),

12、即在肿瘤的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或弥散分布, 或呈小片状、灶状分布, 染色的强度亦不一致.2.2 Ang2, Tie2 表达和 MVD 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Ang2 和 Tie2 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但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密切关系.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CD34 阳性表达部位以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或胞膜为主, 在高分化前6列腺癌中主要位于肿瘤间质, 实质内微血管含量相对较少;而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内, 肿瘤实质与间质内微血管数目均明显增多, 且形态各异. MVD 在前列腺癌的高、中、低分化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且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多(表 1).图 1

13、 Ang2 在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 SP 100(略)图 2 Tie2 在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 SP 200(略)表 1 前列腺癌 Ang2,T ie2 和 MVD 与临床病理联系(略)2.3 Ang2, Tie2 蛋白表达与肿瘤 MVD 之间的关系 Ang2 或 Tie2 阳性组 MVD 均显著高于阴性组 (表 2, P0. 01), 表明 Ang2 及 Tie2 与 MVD 之间关系密切 .表 2 Ang2 和 Tie2 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略)3 讨论实体瘤的生长和扩散依赖于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2. 目前已知的由肿瘤细胞分泌并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有血管内皮生长因7子和血管生成素家族两类成

14、员. Angs 及 Tie 受体作为血管生成素家族的成员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组织,能引起内皮细胞的不稳定, 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 研究认为, Ang2 可能参与血管形成的早期启动阶段和激发阶段, 通过拮抗 Ang1 稳定血管的作用, 离断血管外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引起血管的不稳定, 使其更易接受其它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 在后者的共同作用下, 引起肿瘤的血管生成, 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研究表明,在胃癌3 、肝癌4 、胰腺癌5等多种消化系肿瘤中均可出现Ang2 及 Tie2 的扩增和(或) 过表达, 并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浸润及转移有关. 前列腺癌的病情进展

15、快、预后差、复发率高. Nagata 等6首次检测了 Ang1 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认为 Ang1 在前列腺癌中通过 VEGF 网状结构发挥作用, 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研究认为 Ang1 作为血管稳定因子 , 在体内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中均表现为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肿瘤性血管生成, 而 Ang2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 我们的结果显示, Ang2 及其受体Tie2 蛋白在前列腺癌中呈高表达 , 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提示二者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 因取材与实验时间相差较短, 无法统计 Ang

16、2 及 Tie2 与患者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是否相关, 故对于预测复发及评价预后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8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是通过源于骨髓的内皮前体细胞(CD34+)进入瘤组织后增殖、分化而实现的7. 我们通过 CD3 标记肿瘤MVD, 发现 MVD 计数高低与 Ang2 和 Tie2 蛋白表达强弱一致,证实了 Ang2 和 Tie2 蛋白参与前列腺癌血管生成作用 . 同时, Ang2 或 Tie2 阳性组 MVD 均显著高于阴性组 , 可见 Ang2 及Tie2 与 MVD 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进一步提示 Ang2 和 Tie2 蛋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提高前列腺癌的恶性行为. 我们的结果显示, Ang2 及其受体 Tie2 过表达与人前列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