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07890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三主题突破主题三重德修能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兖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高祖受禅,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于时王业初基,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俄迁大司农,岁馀,拜兵部尚书,待遇逾密。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于是拜孝慈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如

2、故。明年,上于陕州置常平仓,转输京下。以渭水多沙,流乍深乍浅,漕运者苦之,于是决渭水为渠以属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书,称为干理。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率如故。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并嘉纳焉。开皇十八年,将废太子,惮其在东宫,出为浙州刺史。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仁寿初,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其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其年卒官。有子会昌。(节选自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3、句,正确的一项是()A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B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C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D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左迁等均指升职。B受禅,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禅让的帝位

4、,尧舜禅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传说。C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贴。D东宫,因方位得名,一般指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借指太子本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孝慈颇具外交才能,曾两次奉命出使齐国,皇帝十分满意并因此提拔了他。B苏孝慈军事才能出众,先从武帝征伐齐国,后接受诏命,平定桂林山越叛乱。C苏孝慈管理能力突出,新帝登基之初,由他总管从全国各地征召而来的工匠。D苏孝慈为官心系百姓,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反对官民争利、对民施行惠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

5、多令大臣领其职。译文: (2)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庾衮,字叔褒,明穆皇后伯父也。少履勤俭,笃学好问,事亲以孝称。初,衮诸父并贵盛,惟父独守贫约。衮躬亲稼穑,以给供养,而执事勤恪,与弟子树篱,跪以授条。或曰:“今在隐屏,先生何恭之过?”衮曰:“幽显易操,非君子之志也。”父亡,作筥卖以养母。母见其勤,曰:“我无所食。”对曰:“母食不甘,衮将何居!”母感而安之。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初,衮父诫衮以酒,每醉,辄自责曰:“余废先父之诫,其何以训人!”尝与诸兄过邑人陈准兄弟,诸兄友之,皆拜其

6、母,衮独不拜。准弟徽曰:“子不拜吾亲何?”衮曰:“未知所以拜也。夫拜人之亲者,将自同于人之子也,其义至重,衮敢轻之乎?”遂不拜。准、徽叹曰:“古有亮直之士,君近之矣。君若当朝,则社稷之臣欤!君若握兵,临大节,孰能夺之!方今征聘,君实宜之。”于是乡党荐之,州郡交命,察孝廉,举秀才、清白异行,皆不降志,世遂号之为异行。元康末,颍川太守召为功曹,衮服造役之衣,杖锸荷斧,不俟驾而行,曰:“请受下夫之役。”太守饰车而迎,衮逡巡辞退,请徒行入郡,将命者遂逼扶升车,纳于功曹舍。既而衮自取己车而寝处焉,形虽恭而神有不可动之色。太守知其不屈,乃叹曰:“非常士也,吾何以降之!”厚为之礼而遣焉。衮学通诗书,非法不言

7、,非道不行,尊事耆老,惠训蒙幼,劳则先之,逸则后之,言必行之,行必安之。是以宗族乡党莫不崇仰,门人感慕,为人树碑焉。(节选自晋书庾衮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B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C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D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父,指的是伯父和叔父

8、。项脊轩志中“诸父异爨”中的“诸父”,也是这个意思。“季父”也列于诸父之中。B稼穑,“稼”就是播种,“穑”就是收割,“稼穑”一般用来指农业劳动。成语“不事稼穑”就是说某人不从事农业劳动。C秀才,文中是对府学、县学的生员的称谓,也是对读书人的统称。是通过乡试选拔加上地方官员推举而产生的。D诗书是重要的儒家经典。韩愈师说中提到的“六艺”就包括这两部书,此外还有礼乐易春秋。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庾衮年轻时就勤俭好学,并且对父母特别孝敬。他和他的父亲都不慕富贵,一起干农活,养家糊口。父亲去世之后,他对母亲更加孝顺。B庾衮认为敬拜别人父母是人之大义,不能随随便便去做。他因

9、此被朋友称为最接近诚实正直的人,如果做官也会是国家重要的大臣。C颍川太守曾经召庾衮担任功曹,但他穿着干活的衣服,带着干活的工具,坚持不坐官府的车,态度非常坚定。太守只好让他回去了。D庾衮做事讲规矩,尊老爱幼,受累在前,享乐在后,说到做到,办事稳妥,赢得了当地人和弟子们的尊敬,成为别人的榜样。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与诸兄过邑人陈准兄弟,诸兄友之,皆拜其母,衮独不拜。译文: (2)太守知其不屈,乃叹曰:“非常士也,吾何以降之!”译文: 答案精析1A“以功进位开府”意为“因为功高而升为开府”,前后均应断开,由此排除B、D两项;“寻改封临水县公”为一整体,前后也均应断开,由此排除

10、C项。2A“左迁”为贬官。3D“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错,是朝廷下令疏通渭水,并让苏孝慈监督此事。4(1)当时皇太子杨勇对时政非常了解,皇上想提高东宫官吏(太子属官)的声望,就常让朝廷大臣兼任东宫的官职。(2)太子因为苏孝慈的离开,(心中)很不平,在言语表情上也有所表露,苏孝慈就是如此的被太子倚重。参考译文苏孝慈是扶风人。父亲苏武周是周朝兖州刺史。苏孝慈年少时沉着谨慎,很有才干,容貌俊美。周朝初年任中侍上士。后来又拜授都督的官职,(苏孝慈)出使到齐国,因其奉命出使让皇帝满意,回京后升为大都督。当年他又出使到齐国,回来以后授予宣纳上士。后来他又跟随武帝讨伐齐国,因为功高而升为开府,皇上赏赐他文安

11、县公的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户。不久又改封为临水县公,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之后连续升迁做到工部上大夫。高祖接受禅让后,(苏孝慈)晋升爵位为安平郡公,并被授予太府卿的官职。当时皇家大业刚刚奠定,各行各业刚刚开始,朝廷征召天下的工匠,即使只有一点点手艺的人,也无不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皇帝让)苏孝慈总管这件事,世人认为苏孝慈很有管理才能。不久,他又升迁为大司农,一年多以后,又授予他兵部尚书的官职,皇上待他更加亲密。当时皇太子杨勇对时政非常了解,皇上想提高东宫官吏(太子属官)的声望,就常让朝廷大臣兼任东宫的官职。于是(皇帝)就授命苏孝慈担任太子的右卫率,仍旧担任兵部尚书的职务。第二年,皇上在陕州设置常平

12、仓,以便把粮食转运到京城。由于渭水含沙量大,水流忽深忽浅,漕运的人为此都很苦恼,于是朝廷决定疏通渭水,挖一道水渠同黄河相连,命令苏孝慈监督这项工程。水渠修成后,皇上认为他做得很好。后来又让他兼任太子右庶子,转而授予他左卫率的官职,仍旧担任工部尚书、民部尚书,人们都称赞他很干练。几年以后,他晋升为大将军,转任工部尚书,依旧担任左卫率。这之前,因为供给官吏的经费不足,台省府寺都设置了放贷的机构,收取利息作为官俸。苏孝慈认为官府和百姓争利,不是教化天下的办法,就上表章请求予以禁止,(同时)请求对于公卿以下的官吏按职位差别分给田地,皇上都很赞成并采纳了这些建议。开皇十八年,皇帝将要废除太子,又担心苏孝

13、慈在东宫辅助太子,于是就调苏孝慈出京任浙州刺史。太子因为苏孝慈的离开,(心中)很不平,在言语表情上也有所表露,苏孝慈就是如此的被太子倚重。仁寿初年,(苏孝慈)升任洪州总管,在两地他都施行仁政。这以后,桂林山越人纠结叛乱,皇上下诏命苏孝慈任行军总管,(苏孝慈)击败了叛军,平定了叛乱。这一年苏孝慈死在任上。(苏孝慈)有一个儿子叫苏会昌。5D“皆官族富室”意为“都出身富贵官宦人家”,前后均应断开,由此排除B、C两项;“适衮”意为“嫁给庾衮”,其后应断开,排除A项。6C文中的秀才,指的是才能“秀异之士”,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7A“他和他的父亲都不慕富贵,一起干农活”于文无据。8(1)(庾衮)曾经和各

14、位兄长拜访同乡陈准兄弟,各位兄长都把陈准兄弟当作朋友,都拜见了陈准的母亲,只有庾衮不拜。(2)太守知道庾衮不会服从,于是感叹:“他不是一般的士子啊,我靠什么来让他服从啊!”参考译文庾衮,字叔褒,是明穆皇后的伯父。从小就过着勤俭的生活,学习踏实,喜欢质疑,事奉父母因为特别孝顺而被人称道。当初,庾衮的伯父叔父生活都富贵奢华,只有庾衮的父亲独自坚守过着清贫简约的生活。庾衮亲自进行农业劳动,来供给父母生活所用,并且做事勤勉恭谨。跟弟子一起竖篱笆,跪着给别人递树条。有人说:“现在我们在隐秘的地方,您为什么这么过分地恭敬呢?”庾衮说:“因为处境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节操,这不是君子的做法。”庾衮的父亲去世,庾衮就编竹筐卖来供养母亲。母亲看他太辛苦,说:“我不想吃东西。”庾衮回答说:“母亲吃饭不香,我怎么能待在家里!”母亲感动了并安下心来。庾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都出身官宦富贵人家,等到嫁给庾衮,都放弃了华丽的服饰,分发了财物,与庾衮一起安心过着贫苦的生活,相敬如宾。当初,庾衮的父亲因为喝酒的事训诫庾衮,每次喝醉,庾衮都会自责说:“我忘掉了父亲的训诫,还怎么来训诫别人?”(庾衮)曾经和各位兄长拜访同乡陈准兄弟,各位兄长都把陈准兄弟当作朋友,都拜见了陈准的母亲,只有庾衮不拜。陈准的弟弟陈徽说:“您为什么不拜我的母亲?”庾衮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