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43980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型和A 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未曾接受过经尿道电化学介入、确诊为型和A 型慢性前列腺炎的 100 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分别采用利湿清热汤和抗生素灌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在治疗后第 2、4 、8 周及 6 个月对比 NIH-CPSI 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第 2 周时,两组 NIH-CPSI 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 4 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 NIH-CPSI 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8 周

2、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是 71.7)和 65.9、总有效率分别是 91.3和 89.3,统计学处理,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 6 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 15.6%,低于抗生素组 2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利湿清热汤膀胱灌注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型和A 型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低复发率等优点。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电化学介入;中草药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男性易患的泌尿系常见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和体表疼痛;治疗方法多种,单一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疗效难以稳定1。2007 年 1 月至 2009 年 6 月间,分别采用利湿清热汤和抗生素灌

3、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2型和A 型慢性前列腺炎各 50 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入选标准 :100 例门诊病人均为慢性病程,已婚已育,20 29岁 16 例,2940 岁 52 例,40 49 岁 32 例;病程最短 18 个月,最长 18.3 年,所有病人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但未接受过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 1.2 诊断标准: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6 版)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符合型和A型前列腺炎诊断。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道口滴白;体表疼痛:腰酸、会阴部和骨盆区域胀痛不适。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常规(EP

4、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中白细胞升高,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HP ,卵磷脂小体25 50HP,无或出现少量红细胞和脓细胞。 1.3 排除标准 :患有明确的尿道狭窄、急性尿道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不育和未育患者。 1.4 治疗方法及药物制备: 选用沈阳博斯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QDZ-型前列腺治疗仪,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根据 NIH-CPSI 症状评分分确定治疗剂量。排空膀胱,经尿道插入 F16 电极尿管并固定,使治疗电极位于前列腺部尿道,向膀胱内灌入 100ml生理盐水。治疗组灌注膀胱药物为生理盐水 350ml 加自制利湿清热汤 150ml 和地塞米松 1Om

5、g,对照组生理盐水 500ml 加敏感抗生素(通常为喹诺酮类和头孢类)和地塞米松针,并与电极尿管连接。3连接电脑与电极导尿管,完成治疗设置剂量后自动停止。 利湿清热汤的基本配方:黄柏、土茯苓、丹参、红花、川芎、益智仁、牛膝、兔丝子等。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分型辩证论治,增减中药成分。制取:成批煎制药液,去除其中较大颗粒,容器分装打包并低温保存。 疗程,每周一次,二个月为一疗程。观治疗后第 2、4、8 周及 6个月对比分析 NIH-CPSI 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前列腺液常规(EP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及前列腺液细菌培养。 疗效判定:治愈: 症状消失,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05

6、/HP,卵磷脂小体( LP)+/HP,细菌培养 (-);显效:NIH-CPSI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减少 50%以上。症状减轻,前列腺常规液检查(+)/HP 或减少;LP+/HP,细菌培养(-) 或(+)。有效:NIH-CPSI 减低 2550% 且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减少2550%,LP+/HP,细菌培养(-)或(+) 。 无效 :症状无改善,NIH-CPSI 减低 25%以下且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减少 25 以下,LP-+/HP ,细菌培养(+)。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AS)进行统计,t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 46 例接受全部治疗,其中 45 例接受

7、接受第 6 个月的随访,1 例失访,对照组 47 例接受全部治疗,46 例接受第 6 个月的随访,1 例失访。第 2 周时,两组 NIH-CPSI 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4胞均减少;第 4 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 NIH-CPSI 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 8 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是 71.7(33/46)和 65.9(31/47) 、总有效率分别是91.3(42/46)和 89.3(42/47) ,统计学处理,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第 6 个月随访,利湿清热汤组复发率15.6%(7/45) ,低抗生素组 26(12/46) ,统计学处理,两者存在

8、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期间 7 例有轻微和肉眼血尿,不需处理而自行好转,2 例血尿明显,给止血治疗 2 天后好转;4 例治疗后感觉尿流比治疗前明显变细,抗炎治疗 1 周后尿流恢复正常。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多见于青壮年,医学界公认为“危害成年男性身心健康的、难于治疗的、不是癌症的疾病” 。目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电化学介入(又称电解前列腺)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为2:电极周围强酸强碱的环境可使尿道周围 1mm范围内的前列腺组织细胞液化性坏死,液化性切开因长期炎症引起的前列腺管口的狭窄和堵塞段,使腺管内淤积的脓性液被引流和排出。前列腺脂质膜阻碍血浆内离子药物渗透的屏障被

9、打破,借助直流电场的药物离子导人的作用,在治疗探头周围 1015mm 范围内形成高浓度的药物离子堆,使药物能够快速渗入,在前列腺组织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杀灭前列腺腺管内的致病菌。灌注用药能直接进入到前列腺液组织内,彻底消灭残存的致病微生物。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氢、氧、氯离子中和坏死组织细胞中存在大量的氧5自由基,融解液化的组织作为异物抗原,可诱导刺激局部的免疫功能,诱导大量的吞噬细胞进入前列腺组织内,吞噬清除致病微生物3。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前列腺细胞代谢,增加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减轻盆底肌肉痉挛,减轻下腹会阴部疼痛4。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的淋浊、劳淋、肾虚范畴,主要归结为湿、热、虚、瘀,四种

10、证型相互兼杂、互相影响,复杂多变。四种证型又以湿、热型多见5。文献显示,黄柏、土茯苓、丹参、红花、川芎、益智仁、牛膝、兔丝子等具有利湿清热、祛瘀益肾、活血化瘀等功效,中药汤剂灌注膀胱后,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活性和膀胱粘膜中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表现为尿中白介素-2(IL-2) 、白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增加,NK 细胞可能起到抗炎的起始发动作用,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尿中 IL-2、IL-6 、TNF 浓度增加,说明该汤剂能增加机体及膀胱尿道组织的局部免疫力。 灌注液中的激素可以减轻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减轻尿线变细

11、及排尿困难6。 利湿清热组复发率低于抗生素组的原因是局部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而利湿清热制剂主要通过药物对机体产生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力,故疗效持久。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肯定,创伤小,复发率低,是治疗型和A 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7。 6参考文献 1葛成栋等.中西医配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118 例.中药外治杂志,2006,15( 1):11 2程平.经尿道电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体会.中国性学杂志,2004,13( 8):12 13 3熊奎志、刘大秀.经尿道电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258 例疗效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 (10):263264 4王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症状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19(3) :40-42 5潘明沃等.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辩证论治近况与展望.新中医,200438(4):26 6汉, 张海滨, 刘建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报告.中国中西医配合外科杂志,2006,12(1):23-25 7王海平电化学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3)57-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