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95950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 (2)妇姑荷箪食,_。(白居易观刈麦) (3)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只见草萧疏,水萦纡。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6)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 (7)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_,_。 (8)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_

2、,_。 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73分)2. (4分)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1)四渡赤水出奇兵( )。A . 出人意料的B . 特殊的(2)天如火来水似银( )。A . 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B . 水像银子一样珍贵3.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透早的枣子园林清玄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

3、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

4、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

5、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我看着

6、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注】“透早”是闽南方言,指清晨(摘自林清玄谈品人生)(1)联系文本,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句子是( ) A . 文中开头写到妈妈的缝纫机,是为了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三十多年前妈妈用裁缝车陪伴我们度过艰苦童年的温馨回忆。B . 童年的我们都“透早就去采枣子”是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而且大家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的人,表达出孩子们对母亲浓浓的热爱。C . 本文采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一是:母亲为我们车衣服,二是: 我们为母

7、亲摘枣子。D . 文中多次刻画母亲为了我们勤劳缝制衣服的画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意。(2)赏析下面加线句子、词语的妙处。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3)结合文章内容,第5段中划线字“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课文内容,至少列举三点。 (5)作者说“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

8、福了”,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请结合自身实践,仿写出你生命中两个类似的幸福镜头。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有时_有时_4. (3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雨伞我的一幅画雨伞竟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的画展里展出了。人们的评论是:构思新颖,线条勾勒有力,描写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场景十分逼真。作为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我也为自己的崭露头角而欣喜。我这幅画的主要题是母爱。画面是一个雨天,天黑沉沉的,墨云翻滚,向大地压下来,雨脚如麻,倾盆滂沱,地上坑坑洼洼注满了雨水,水面溅起了无数水泡,在这灰暗的背景下,浮动着彩色明丽的雨伞,遮着一稚气未脱、花枝招展的十一二岁俊秀姑娘。母亲全身

9、都在雨中,淋得像个落汤鸡,而女孩,在母亲的大伞的保护下,滴水不沾,衣服仍有棱有角。小女孩仰头望着母亲,一手抚着母亲湿漉的衣服裹着手臂,面部表情激动,口角张开,像是说:“妈妈,您还在发烧呢,您自己为什么不张伞呢?”母亲病态恹恹,却含着笑,张着嘴,像是在安慰女儿;“傻孩子”,妈妈是大人,不要紧,你人小,挡不了这冷雨的浇淋”画展的一天,我在自己的画前呆了许久许久,听着观众的赞誉,我眼睛模糊了,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顺着面颊滚下来。我心里在呼喊:“妈妈,妈妈,我多么希望您现在在我的身边同我一起欣赏这幅画呀!”这是一幅我构思了半生的画,画中的姑娘便是幼年的我,画中的母亲便是我母亲的写照。记得当年,我还是一

10、个小学生。妈妈早晨看到天气预报说可能下雨,要我带伞,我指指红红的东方,哈哈笑着逃走了。下午,天公竟发起怒来,大雨瓢泼,放学时下得更起劲,铺天盖地,从屋檐上,从树林上,从天空间,哗哗哗下个不停。这时,妈妈像救星一样出现了。她原来发烧在床,一看天下大雨,她支撑着,步行两里多路来接我。我把家里仅有的一顶伞全遮在我的身上,而自己却在春寒料峭中淋着雨。妈妈回家大病了一场,在她说胡话的时候,她还在叫:“撑好伞,顶着风雨的方向”在她的病榻旁边,我用了稚气的笑,画了一幅“母女春雨中”。当我给她看的时候,她绽开了笑容,说:“妈妈盼你早日成材。你很有艺术天分,将来学画吧!”妈妈的期待一直激励着我。我大半生辛苦恣睢

11、,转辗奔劳,但母亲的爱,一直是我精神的支柱,使我经得起生活的风风雨雨。我终于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蕴藏在心头的感激。然而,回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知道一幅画怎能画得尽呢?有个唐朝诗人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母亲的伟大又怎能用一幅画表述呢?更何况我今天虽身处异国他乡,可母亲的爱仍像雨伞一样保护着我。“爸爸,爸爸,来看中国地图!”一个天真幼稚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看到一个小孩拉着爸爸的手向我的画走来。“别胡说!”作父亲的呵止他,大约是怕贬了我的作品。但当他仔细端详了我的画,指着雨伞组成的“中国地图”感慨地说:“您的构思真巧啊!”还是孩子懂得您的心呢!”望着雨伞,我的眼睛模糊了。“妈

12、妈,我思念您!”(选自散文1997年第1期)(1)文中两次用了“竟”,两次用了“模糊”结合文章回答问题:“我的一幅国画雨伞竟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的画展里展出了”一句中的“竟”的含义是什么?“下午,天公竟发起怒来,大雨瓢泼”中的“竟”有什么作用?“听着观众的赞誉,我眼睛模糊了”;“望着雨伞,我的眼睛模糊了”。眼睛两次“模糊”的原因和表达的感情是否完全相同?(2)“这是一幅我构思了半生的画”这句话怎么理解? (3)“母亲的爱,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从文中找出表现母亲的爱的具体内容。 (4)文中既介绍了雨伞的画面,又回忆了当年“母女春雨中”的情景,比较这两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两处都描述了自然环境,环

13、境的特点是_,描写环境的作用是_。两处都从_、_、_等方面刻画人物,既表现了_的_之情,也表现了_的_之情。有人说,这两处文字是不必要的重复,有人说,这两处文字有内在联系,在文中各有其作用,你同意哪种说法?简要说明理由。_(5)文中说,雨伞“这幅画的主题是母爱”。文中又说:“母爱的伟大又怎能一幅画表述呢?”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请用有关的文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5.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银牌得主与伟大土壤张佳玮有一种遗憾,叫做历史的银牌得主。或者可以这么表述:“B先生实在很了不起,可惜遇到了同时代的A先生”南宋一朝名将,几无可与韩世忠媲美者,除了比他年轻、比他悲壮、可是恰好与他同

14、时代却远比他更有名的岳飞。类似的绝代双骄论,当今足坛C罗的那些球迷会感叹:如果世上没有梅西,C罗将拥有六座金球奖;当然,没有C罗,梅西现在的金球奖也有七座了。每次遇到类似事儿,我们总得感叹:生不逢时,可惜可惜再细一想,唐宋八大家,宋朝那六位差不多是一个时代,还都彼此认识。概率学上而言,这也太巧了吧?敢情伟大人物都是论茬出的?所以,“既生瑜何生亮”其实还有一个解释:“时代给了天才们舞台,可天才们在没有土壤的时代却出不来,赶上一个有土壤的时代,便挤着出来了。”实际上,任何一个领域的大宗师,通常都是赶着一个繁盛的时代,成群结队出来的。偶尔有天才孤星般闪过,但大多数时候,大师们是金字塔的尖,下面的基础

15、厚着呢。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三部是明朝出来的。但这三部可不是凭空而来:明朝小说除了这三部,还有三言二拍、三遂平妖传金瓶梅封神演义东渡记西洋记这样的土壤衬着呢。有土壤,有种子,开花结果,理所当然。事实是,大多数的伟大人物,身边都有许多银牌、铜牌得主,因为他们脚下,是积累极厚的土壤。拉美文学并不是因为马尔克斯、略萨等少数几位大师出现而繁盛的,而是因为有了文学氛围,有了阿斯图里亚斯,有了鲁尔福,有了科塔萨尔,有了博尔赫斯这些非凡的前辈们,才能让拉美文学腾飞。比起“期待着挖掘出下一个天才来做榜样,好振兴XXX”的做法,扎实地培养土壤,从头做起,才是正确的繁盛之道。(1)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析第段主要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