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4284951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 阳 师 范 学 院爱智与人生的学科论文 姓名:冯威 院系: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10级地理科学二班人 生 人生,一朵飘浮的白云,一个深不见底的潭,一条曲折的泥途。谁能说清它都包含着什么?谁能够用语言给它下个定义?人生,它大如宇宙,包罗万象,是一种抽象的不能再抽象的东西。所以说,很难说清它到底是什么,我也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想、去谈。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的一生应该做些什么?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保尔*柯察金这样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的确,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什么作为的话,那么这将会是平庸且无价值意义的一生

2、。记得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个叫做宁越的人,他十几岁时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到晚非常辛苦,工资却仅够维持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这位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读书,三十年之后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从此每天夜以继日地读书,十五年之后变得很有学问,有个贵族请他当家教,生活就此改观。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很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就会忘记曾经立过什么什么志向,有这样一句话:成功的人立常志,失败的人常立志,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如果能有着很强的自制力和耐力,就可以在生活的磨砺中摆脱身

3、体的惰性与软弱,让自己的心灵更为自由。如何不让自己虚度人生呢?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是在虚度人生呢?譬如,当你在前进的路上失去了信心,迷失了方向,你把一切看的不再重要,这就是在虚度人生;当你即使生在贫穷也不努力去改变现状,而是选择碌碌无为的生活,这就是在虚度人生;当你不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在社会中实现,而是不断牟取私利,那么这也是在虚度人生。我们不应虚度人生,我们要有自己的一番追求,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初期回忆中所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然而,探寻人生的意义的确很难很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很难把握,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方向,一点一点地去突破,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活的有价值

4、、有意义。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自己的理想而牺牲是一件崇高的事业。周恩来总理生前,在胸前总是佩戴着一枚长方形的纪念章,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季节都一直佩戴着它,纪念章的右侧是毛泽东头像,左侧的中央是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周总理一生就是以这五个字为座右铭,他为中国人名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未来无私奉献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的本质追根求源是什么呢?我想在哲学上也不能定义它到底是什么,只是智者总会向着它的本质靠近。我们上的选修课是“爱智与人生”,可想而知,“爱智”与人生有着很大的关联,老师讲到:“爱智就是爱好智慧”。柏拉图曾说:“哲学就是练习

5、死亡。”当然,这不是要我们去自杀,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西方强调“爱好智慧”则是灵性上的追求,的确有其道理。人到了最后要离开这个世界时,应该检视自我,是不是全面降低了身体的影响程度,而让心灵完全自由地翱翔于永恒真实的领域。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代表这个人的生命已经度过了各种试炼,取得最后的成全。每个人都需要哲学,有人说,人生就像在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否则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性呢?举例来说吧,人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读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的,读书的目的是要让

6、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如此来说,哲学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达到这种境界?它像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走。我认为凡事保持好奇、理性思维和对个人的内在反省是获取智慧的一种重要途径。追求理想、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等一切美好的精神意志都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的本质所在。追求理想,是因为你不愿因此生的庸碌无为感到遗憾,这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智慧;奉献社会,是因为你不愿看到那些丑陋的自私自利的行为而选择奉献,这是一种追求崇高荣誉的智慧;关爱他人,是因为你身处社会大家庭想要过一种和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智慧。感悟人生,美其一生!在这学期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希腊神话的故事,了解了古代西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历史。同时,在和老师的聊天中我问道:“老师,怎样让大学生活过的有意义?”老师回复道:“多读书、多思考、学会生活。”我感悟颇深,真的很感谢老师您的教诲!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