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284846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 .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成锅B . 从含二氧化硅(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硅(Si)C . 研碎胆矾D .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2. (2分)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 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 .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C . 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 . 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3. (2分)“吃得营养,吃出健康”。以下有关食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 .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止食用B . 霉变大米洗净后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C . 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D . 食用加铁酱油预防甲状腺肿大4. (2分)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 铁制品锈蚀C . 食品腐烂D . 电灯发光、放热6. (2分)(2013南宁)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

3、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3SO2Mg2+CO2 SO4O2H2O2 A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 .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D .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 . 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8. (2分)过滤操作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 . 漏斗、量筒、玻璃棒、铁架台B . 漏斗、试管、水槽、铁架台C . 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D . 试管、烧杯、漏斗、铁架台9.

4、(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A .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2CO3 + 2HCl= 2NaCl+ CO2 + H2OB .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Ca(OH)2 + H2SO4= CaSO4 + 2H2OC .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Fe2O3+ 3CO = 2Fe + 3CO2D . 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 + 6HCl =2FeCl3 + 3H2O10. (2分)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

5、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 .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 .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11. (2分)(2017陕西)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A . AB . BC . CD . D12. (2分)LiCoO2(钴酸锂)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

6、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B . +2C . +3D . +413. (2分)如图为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 该反应可以不加催化剂C .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D . 该过程可说明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14. (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 . 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

7、水)C . 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15.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等质量的CO和CO2 , 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B .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体积与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一定相等C . 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D . 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碱性16. (2分)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

8、确的是( )A . 配制步骤为称量、溶解、装瓶B . 称量10g氯化钠固体,量取90mL水C . 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 . 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细口瓶17. (2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成分是( ) A . 铜、银B . 铁、铜C . 铁、铜、银D . 铁、银18.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B . 原子是由不带电的粒子构成的C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D . 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4分)19. (6分)下列物质中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金刚

9、石 甲烷。 (1)有剧毒的是_;(写序号)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写序号) (3)将_(写序号)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会变成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 (4)“西气东输”中的“气”的主要成分是_。(写序号) (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 20. (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邻居由于吸烟,乱扔烟头,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3)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Al(OH)3 ,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10、为_反应。21. (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_ ; 40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_ ; 40时,要完全溶解60 g乙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 _ g; A、B两点是甲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的溶液,要实现A到B的转化方法是_。三、 解答题 (共3题;共21分)22.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

11、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_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_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

12、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拓展应用】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_(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_(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23. (10分)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_;若用A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则收集氧气的装置用_,原因是_ (3)若要制取氢气,在B装置中装有锌粒,那么长

13、颈漏斗中应加入_(填写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难溶性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 (5)把分别盛满甲、乙、丙 三种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 .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 . 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D .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24. (3分)取石灰石与稀HCl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图甲(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下图乙,其中纵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