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4273025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_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内涵发展总方针,坚持狠抓落实总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把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教育“奋进之笔”为总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牢固基础。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山东省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指导纲要和上级关于研学旅行、

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意见,牢牢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统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学习全国及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88条,以创建“美丽学校”为契机,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高效课堂要质量,向课程建设要质量,向教师发展要质量,向集团化办学要质量,向发挥资源效益要质量,向家校合作要质量,向特色化发展要质量。努力写好学校教育“奋进之笔”,努力做好教育“得意之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工作目标按照xx路径(工程),努力建设美丽学校,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1.立德树人一个中心、

3、党建筑基一个灵魂、集团发展一个引领。2.实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翼齐动的举措。3.落实幸福教育三项策略。基于三维目标和三级课程的教师素质提升;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师生学习方式转变;基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向互动沟通网络。还包括学校的价值引领、师生的自主建构、活动的体验提升三项内涵。基于习惯养成的“晨诵、午书、暮省”闲暇教育,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读书、赛课、研修”,基于校本特色的“名师、名课、名生计划”等。4.四轮驱动优化课程,四位一体改善德育。美善教育求真、向善、崇美、笃行科学求真、人文至善、艺术达美、和衷笃行“行文化”6.美丽学校建设六个维度(美丽校园、美丽课程、美丽课堂、美丽班级、美

4、丽教师、美丽学生)分学期、学年重点推进。6.建设平安和谐六个校园(平安校园、美丽校园、文明校园、法制校园、书香校园、微笑校园),协同推进,共进共荣。8.师生共同成长八项目标:教师队伍建设: 把握课程标准、整合活动资源、博学儒雅正气、敬业合作奉献、职业道德高尚、教学业务精湛、真善美爱同行、立德树人典范;学生发展目标: 基础知识牢固、思维方式灵活、人格健全完善、才艺特长明显、言谈举止文明、诚实守信活泼、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紧贴工作十个重点,盯牢十项工作抓手。十个工作重点:加强基层党建,确保方向质量;强化德育实施,落实四位一体;加强教学管理,实施跨界融合;繁荣学校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丰富美

5、育载体,开展活动育人;开展校园足球,实践身心两健;优化数字资源,落实深度融合;建设美丽学校,培育美丽师生;构建课程生态,落实核心素养;熔炼教师团队,促进专业发展。十项工作抓手: 抓德育实施,抓教学创新,抓党建树魂,抓体育艺术,抓条件装备,抓安全保障,抓文化建设,抓管理服务,抓绩效考核,抓责任追究。一、加强基层党建,确保方向质量1.2018年是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要正确处理好抓党建与抓教育教学的关系,抓党建筑基础,抓党建塑灵魂。以抓党建促教学,抓党建带工建带队建,带动广大师生投入学校建设发展。努力形成党支部“务实、廉洁、高效”领导核心,努力实现党员干部与师生“在一起,心连心,面对面”,努力发挥党

6、员干部示范岗作用,修师德炼师能,争做四有好老师,当成长引路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干在前头,走在前列”,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学、争、上”大讨论继续深化,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岗位建功、拼搏奉献成为工作新常态。2.落实“让党员干部走在教研教改的前列!”学校党建新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教学教研、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主题定位“强基铸魂抓党建,美丽学校育新人”,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抓好业务和政策法规学习,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党支部。旗帜鲜明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四种意识”,

7、坚定“四个自信”,筑牢政治防线,站稳政治定位。固本强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推动“美丽学校”建设。发挥组织优势,层层传导责任,激发工作热情,鼓舞干事创业,“让党员干部走在教研教改的前列”这个党建品牌熠熠生辉!建立健全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服务群众、服务教学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把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落实到服务教学、发展教师上来;落实到加强制度建设,引领学校发展上来;落实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美丽学校”建设上来。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性。3.做好学校重大活动顶层设计,实施好学校发展“6项工程”,即办学条

8、件提升工程、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少先队改革提升工程、美丽师生塑造工程、书香校园培育工程、美善课程建设工程。(相应计划方案后续推出)4.健全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注重师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保障。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领导并发挥工会、团队、女工组织的独特优势及其群众性和创造性。建设学校制度文化,用制度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强化德育实施,落实四位一体5坚持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一岗双责,全员育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摆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教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和德育实施。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充分发挥课堂

9、主渠道作用。要加强德育课程生活化实施,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统筹综合实践活动与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研学旅行以及包括场馆教育、影视教育、创客学习、赛事学习等在内的新的学习形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健全的心理品格,促使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落实。6.注重传统文化渗透,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历史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绿色生态教育,着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进一步丰富完善德

10、育校本课程体系。7.开展主题实践实现实践育人。将学校教育与少先队组织教育相结合,按照“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如积极利用渤海革命纪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图书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利用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开展研学旅行与城乡结对活动等等。实施少先队改革提升工程,建立少工委,召开首届少代会。广泛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学期开始还要根据教育部要求,开展“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11、管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引导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三、加强教学管理,实施跨界融合8.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常规的建立和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三方协同发展,才是教学工作的根本和关键。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需教师以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扎实的常规履行为基础。为此,学校要加大督查的力度,做到“五抓”抓备课、抓上课、抓作业、抓评价、抓反思,以健全可行的教学常规制度保障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工作实施。9.加强课堂教

12、学检查与研究诊断,实行推门听课、邀请听评课及推门巡查等制度。保障课堂质量,保护学生学习和休息权利。进行课堂教学评比和说课赛课等的“技术比武”、素养大赛,推动教学、教研工作开展。10.实施学科课程整合,提倡跨学科听评课。根据三级课程融合、建设学校课程、突出学校特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推动实施学科课程融合实践,进行跨学科课程整合实验探索。提倡跨界学习、联合教研,推行跨学科听评课。邀请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实施跨界融合、学习。本学期(学年)规定跨学科听评课不少于5节。四、繁荣学校文化,实现以文化人11美丽学校环境美化建设。树立“求真、向善、崇美、笃行”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构

13、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学校文化。主张“教师至上”,即是教师师德至上、能力至上、发展至上的教师发展观。“学生第一”,即是学生健康第一、学生安全第一、学生发展第一的学生观。文化是特色学校创建之魂。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但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特长,彰显个性,促发张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环境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建立和谐师生家校关系,熔炼教师团队,凝聚学校发展同盟军,培育”阳光校园,微笑少年”。让墙壁说话,草木言情,一切规划都以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目的,努力挖掘育人因素,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创造条件美化环境,拟改造

14、学校大门、甬路、外观粉刷,对部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美丽学校硬件“显文化”,将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将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核心理念和时令节庆等,创设各具特色的宣传栏、墙壁报灯,抓好校园、楼道、班级文化布置等,使“随处可见,时时可学”成为一景。以设施的感染与环境的熏陶,提高德育功效。校园环境力争做到优美化、洁净化、儿童化、人文化、教育化。12美丽学校活动文化建设。把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载体,结合校域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创设活动课程,实施校本开发,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改革创新,让所有的师生参与进来,将师生的头脑解放出来,让创造的火花迸发出来。繁荣学校“软文化”,光

15、大传承“十大文化”精品秀。学习“八仪四礼”礼仪文化,举办读书节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摄影比赛、手抄报比赛、才艺展示、歌咏比赛等“赛事文化”,繁荣学校节庆文化,提升创新少先队文化,大力推广师生读书文化,弘扬校园安全文化。形成学校“行文化”。13.法制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把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当具有普遍要求与学校及学生特点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自主的实际行动的时候,风清气正,个性张扬,特长彰显,创造展示,必将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教学有序、工作特色明显的“文明家园”。发扬教育民主,组织召开教代会。拟适

16、时修改学校章程、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职称评聘赋分制度、教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五、丰富美育载体,开展活动育人14.狠抓养成教育,彰显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从常规工作入手,继续把文明礼仪与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和美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常规行动“七个好”、校园“路队制”、防近正姿“三个一”、“三入常规”(入校即安,入楼即静,入座即学)以及操场集合的“快静齐”。抓好升旗仪式,抓好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的“静文化”。抓好卫生保洁,养成好习惯。15.精心组织活动,塑造健与美少年。以“求真、向善、崇美、笃行”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校内外各类阵地,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协同配合,积极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包括体育艺术节、合唱节、书画节、各类比赛等群众性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发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