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427025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G拆电极工艺设计方法(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 为配合公司模具制造向着“高、精、快”的方向发展,模具事业组织相关人员专门负责编写了CNC编程标准手册使每位编程员熟悉本组的工作手册,掌握本组的工作流程,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减少出错机率,提高工作效率!要求编程员在工作过程中做到认真,细致,负责,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编写程序时,熟练运用软件,选择快捷合理的设计方法,遇到问题,组员之间相互沟通,共同探讨,总结经验,共同进步.-电极设计提要-第一部分:图档管理第二部分:拆公第三部分:电极定位说明第四部分:修模要点第五部分:注意事项及补充说明最后部分为样板图纸和其它资料信息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1版本A第一部分-图档管理-一、 图档管理、取名

2、规则1、 图档取定必须从网络中取图:A. 新图档必须在Server1模具设计资料年份模具名称图档名称之中取图;例: Server1/模具设计资料/2005/KQ05085/3D/B01B. 修模必须是在Server1模具设计资料年份M文件夹/图档名称之中取图;例: Server1/模具设计资料/2005/KQ05085/M文件夹/B012、名称一经取定不得随意修改,避免图档中有重复的铜公图的出现。3、电极拆完公后必须COPY图档及电极流程工作表到Server1/电极设计资料/网络上,保证网络上始终是最新的档案,如果不是更新电极图档,不得在网络上保存图档。修模图档需从网络拷取,已防别人帮你修过的

3、模被覆盖。4、方件存放格式:例:自己电脑/E:/2005/KQ05085/KQ05085.PRT5、图层管理、图层取名说明:附: 1)电极取名规则;2 ) CNC拆公UG图层规范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2版本A12006-4-30电极取名规则电极图档层名、工作坐标名、程序名、必须统一取名,取名规则:B.前模C.后模D.行位. R-粗公L. .斜顶 F-幼公 E .模胚 F 入水口公、补公K Q 0 5 0 8 5 B01 - 1 F 代表电极的使用功能 代表粗公, 幼公 代表编号01至99 代表电极种类名称(B-L) 模具编号 例(1): C 01-3 F1=后模3号电极幼公1号幼公 3号

4、后模例(2): KQ05082 C 01-3F2 =KQ05082后模3号电极幼公2号B.前模公-B01-1R.前模粗公, B01-1F.前模幼公, C.后模公-C01-1R.后模粗公, C01-1F.后模幼公, D.行位公-D01-1R.行位粗公, D01-1F.行位幼公, L.斜顶公-L01-1R.斜顶粗公, L01-1F.斜顶幼公, E.模胚公-E01-1R.模胚粗公, E01-1F.模胚幼公, F.入水口.-F01R . 水口粗公, F01F . 水口幼公 B01-1S 要求用铜公或者手工清角或线割的电极.F01-1T 铜公清铜公的铜公.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3版本AB01-1P

5、有手动避空要求.B01-1M 顶面有火花位.B01-1 有拆下镶件EDM要求.B01-1K 代表要雕字的电极.B01-1 横向EDM.B01-1 此电极已被取消。功能使用说明S表示要求使用铜公或者手工清角的电极T表示是用于铜清铜的铜公P表示要求手动避空M表示要面补偿加工R代表要拆下镶件EDMK代表要雕字的电极H代表横向EDMD代表此电极及电极编号已被取消,不能再使用此电极及电极编号 CNC拆公UG图层规定1. 在PRT文件里相同工件需放在同一层,不同工件要分层放置;2. 1层为工作层,2层为RL(中心线层)。3-9层为PART及OLDPART层3.10-19层为前模,20-39层为后模40-4

6、9层为行位和斜顶层,50层为顶针4.51-100层为前模电极,101-150层为后模电极,151-200层为行位和斜顶电极5.201-256为辅助层。6.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比如后模电极有60个,101-165就为后模层)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4版本A第二部分-拆公-拆公先后次序,拆公合理性,-可使CNC、省模、QC、EDM、清晰加工顺序,缩短制模周期;1) 拆公的先后次序:A. 首先检查图档的基准是否正确;B. 拆公先拆大身公,需要外观检查的要盖检查章;大身公火花位设定方法:) 粗公单边预留0.02MM给EDM镗蚀,例:火花位为-0.2MM,则电极需做火花位为-0.22;火花位为-0.1

7、5MM,则电极需做火花位为-0.17;) 幼公需预留0.015省模,例:火花位为-0.1,则电极需做火花位为-0.12;火花位为-0.07,则电极需做火花位为-0.09;C. 清角公(附:清角铜公用料规格),管位清角公(附:管位标准尺寸规格); 可用标准清角公清角的位置,不需另行拆公.(此条暂不使用!)D. 拆清角公.碰穿公.枕位公.擦穿公.FIT模公(附:关于擦穿.碰穿.FIT模问题的解决方案);E. 骨位公.柱位公.胶位公.雕字公(附:电极定位图);F. 水口公.(附:水口公尺寸标准公);G. 加工的优先级别A.B.C.D共四级(附:电极定位图);(此条暂不使用!)2) 火花位:(附:铜公

8、火花位标准指引;石墨骨位火花位标准指引;)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5版本A拆公的用料:选用料-铜公,还是石墨?A铜公料: 产品外观要求火花纹,外观线条要求清晰的要做铜公;清角公.碰穿公.枕位公.尽量做铜公;如工件材料为铍铜,则必须做铜电极B石墨料: 无特别表面要求及无备用铜料做石墨;要手动清角的电极,细骨位公.) 公差要求:a) 图纸重点尺寸要求:主要看产品设计图纸的重点公差要求。b) 要以刀路辅助电极公差,以达到产品加胶或减胶的,需以蓝色面表达,(附样板B),例:产品A位尺寸,A-0.15,此位幼公电极火花位为-0.12,则电极实际需锣的火花位为-0.2,以达到公差要求。) 出电极定位图:

9、 (第三部分电极定位图有详细解释)) 自行检查电极定位图:附:A)CNC拆公员互检电极图要点。 B)CNC拆公员自检电极图要点。) 完成拆公:a) 拆公人员在完成整套模具拆公后,需在电极流程工作表上备注”完成”二字;以便其它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拆公人员拆完电极后,认真检查确保电极完全正确无误,无拆漏公,然后出一份详细的电极定位图清单交上级领导签名确认完成。.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6版本A关于擦穿.碰穿FIT模问题的解决方案一. 铜公方面A. 所有擦穿面.碰穿面.枕穿面都需要独立出电极不可和胶位一起拆B. 所有此类电极,QC必须严密检测,保证电极各面火花位平均;钢件方面A. 前模PL.枕位.

10、擦穿位.碰穿位做到准数;B. 前模上有行位.镶件,如果四边有同大面按顺要求的面则必须留0.02MM,用来EDM接顺大面.C. 后模PL光准数,枕位.擦穿位.碰穿位单边留0.01MM FIT模用;D. 后模内模框控制在X+0.02.E. 后模内模芯外围控制在X0,其他面留0.01MM加工;F. 后模PL部分做到准数,其他部分留0.01MM加工.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7版本A基准角说明各加工组:为避免误解而出现加工混乱,现对模图基字“D”标注位置统一规定,特此规定如下:模胚图上的基字是与模胚上的基准角相一致而定,而后模模芯上的倒角才是模芯的加工基准,模芯和大镶件一样,加工前先倒出加工基准角.如

11、下图: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8版本A铜料使用规格铜料规格高度=铜料高度+28例: 32=4+28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9版本A关于节省加工时间的解决方案为了节省机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各位编程人员尽量考虑加工要求和加工方法,以利于发动机床的工作潜能,提高工作速度,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A 拆公者考虑斜度以下保证有4MM的直身位(细小2MM以下的除外),以利于用大刀加工,加大走刀速度;直身位要求用平底刀一刀到底进行加B 铜公相对较密, 要考虑分拆多支公以及考虑用D6以上的刀加工,以加大走刀速度;模玉镶件孔:能用R2以上的刀加工的要求CNC加工,R2以下的孔位CNC光刀及出电极加工,拆

12、公员要出一支-0.05MM火花位的电极用来FIT模.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10版本AC 拆一支铜公尽量要考虑清2个位或2个位以上,以节省铜公的数量.D 石墨骨位公,内则R0.4以下,清利角塑胶模具电极设计标准页 码11版本A第三部分-电极定位图说明-拆新模电极时,拆公员每天至少要出一次(电极流程工作表),每次(电极流程工作表)的电极定位图必须于第二天中午前完成交QC,以免影响QC工作。一、电极定位图的制作,(附电极定位图使用说明)1、多支柱位公碰数纸规范用表:X座标值Y座标值Z座标值 “EDM者”项,要求火花机工作人员填写。2、电极需EDM多位置时,每个位置,X、Y、Z值必须齐全,避免数据误判出错。所有电极不可重叠出图,分开出碰数纸的须在左下脚注明页码。3、所有接顺要求的电极,碰数纸须注明接顺电极编号,先M大面积的伺服位电极,再M接顺的散公;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