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24447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我学会了 (共5题;共19分)1. (2分)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不同2. (7分)端午节期间,多地都举行了划龙舟比赛(如图),(1)运动员通过鼓声来统一划龙舟的节奏,鼓声是由鼓面的_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传入人耳(2)划水时,船桨是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该杠杆的好处_是,运动员看到水下部分的船桨不是直的,是光的_现象(3)运动员向后划

2、水,船就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以鼓手为参照物,该船上的运动员是_的3. (7分) (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填字母)法。 A . 推理B . 类比C . 控制变量D . 转化(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弹起,乙实验乒乓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4. (2分)如

3、图所示,找一只一端开口的空纸筒,将开口处蒙上一张气球皮,并将底部钻个约小手指大的洞。(1)将洞口对准正在燃烧的蜡烛,用手掌轻拍薄膜,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2)重拍薄膜烛焰会被震灭,是因为_。5. (1分)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太阳异常活跃,不断向外喷射火焰,如图所示。同时我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上述加点语句中有违背科学的地方,原因是_.二、 我理解了 (共14题;共32分)6. (2分)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 .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7. (2分)广

4、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 . 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 . 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 .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8.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 .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 .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9.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

5、弱噪声C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 .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10. (2分)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听到比在空气中更清晰的手表秒针走动时发出的“嘀嗒”声,这一现象说明 ( )A .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 . 声音在固体中传声的能力比空气中强C .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D . 以上说法都正确11. (2分)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A . 甲和乙B . 乙和丙C . 丙和丁D . 甲和丁12. (2分)医生用听诊器是因为( ) A . 听诊器能将心脏搏动和呼吸的声音增强,帮助诊断B .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

6、频率,使音调变高C .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色发生变化D .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3. (2分)小明同学总结的下列几个实验中,最能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是( )A . 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B . 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C . 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D . 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1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

7、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5.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B . 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C . 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 . 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16. (2分)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宇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 . 硬纸板

8、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7. (4分)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cm;图B中,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_的存在;图C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图D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_力18. (4分)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利用“土电话”能进行通话,这表明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3)如果在用

9、“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是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19. (2分)只有当两个声音相隔时间大于0.1秒时,人耳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为了测量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两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用卷尺量出操场上钢制双杠的长度L,一同学用小铁锤在双杠的一端轻击一下,另一同学在这根双杠另一端听打击的声音并记下时间差,但他们的实验却未能成功。请通过估算分析原因_:对此实验你的改进建议是 _。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我学会了 (共5题;共19分)1-1、2-1、3-1、3-2、3-3、3-4、4-1、4-2、5-1、二、 我理解了 (共14题;共32分)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8-2、18-3、18-4、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