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237635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2020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词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 狡黠(xi) 前眺(tio) 俯首(f) 前瞻(zhn)B . 商贾(g) 隘口(i) 荒冢(zhng) 粗犷(kung)C . 尴尬(g) 徘徊(hui) 龌龊(chu) 扼守()D . 羁绊(j) 流杵(ch) 静谧(m) 鸿鹄(h)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交卸 篱笆 触目伤怀B . 幕年 傲然 妙手偶得C . 开垦 虬枝 难以致信D . 秀颀 狼籍 烟消云散3. (2分)读课文柳叶儿“那年

2、,全家最乐的是我”一句中,如何理解其中的“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 . “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确实是全家最快乐的。B . 那时的“我”并不懂得生活的艰难,不知道全家的处境。C . 因为摘柳叶儿可以显示自己能够上树爬高的本领。D . 这里的“乐”是反语,体现了作者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4.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近日事业不顺,心情如这阴晦的天气一般糟糕。B . 很多观众表示看着致青春,恍惚间,回到了渐渐远去的大学时代。C . 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D .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风景区

3、,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 .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C . 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D . 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非常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6.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人

4、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 . B . C . D . 7. (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B . 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C .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D . 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古诗文默写。(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5、_ , _。(2)荡胸生层云,_。(杜甫望岳)(3)_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4)山下兰芽短浸溪,_。(苏轼浣溪沙)(5)_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发展壮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正所谓“_ , _”,换句话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想侵犯他国。(用论语中的话填空)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成全一棵树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

6、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这棵树苗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脚,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的都大、都深。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

7、树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不久,母亲惊异地发现,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难有这个能力也不想让这个孩子去学校的。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

8、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

9、的母亲,她依着树站着,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次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给它浇一泡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浇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 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

10、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浇那棵树啊!”他一下子怔住了。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他明白了母亲,他理解了母亲的心。(1)文中的孩子为小树做了哪些事情?(2)第段画线句“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3)第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5次,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这一细节?(4)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母亲决定送残疾的儿子去读书,是因为儿子天天为小树浇水的执著打动了妈妈。B . 母 亲决定送残疾的儿子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让孩子去学校 的。C . 题目成全一棵树以树喻人,体

11、现了身残志坚的积极向上的人生志度,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D . 文中母亲成全的“一棵树”一语双关,既指本来已被母 亲丢弃的那棵瘦弱枯萎的树苗,也指身子残疾原来不被母亲重视的儿子。10. (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

12、!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

13、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说一声也不打紧。(不打紧:不要紧)B . 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晓事:明事理)C .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左右:不久)D . 我一了不说价。(一了:向来,从来)(2)指出文中划线的词所指代的内容。“七个客人”是指_。两处“一

14、个客人”中,前一处指_;后一处指_。“那汉”指_。(3)对这段话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白胜挑酒装作路过,故意不卖,只是为了增强诱惑力。B . “贩枣人”买下一桶酒,当面吃尽,以此来显示酒中无药,借以迷惑杨志。C . “贩枣人”故意在另一桶舀酒,一面吃一瓢以此来消除杨志的疑虑,另一人再来舀酒,已巧下蒙汗药。D . “贩枣人”与“卖酒汉”假戏真做,把杨志撇在一边,让他当观众。这一幕精彩的表演,不由杨志不信,终于上了圈套。(4)读了此段,你认为是哪一个人什么时候将蒙汗药放进桶里的? (5)这段文字向我们刻画描写了一个群像,请简要概述一下选段中群像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6)智取生辰纲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_,另一条是_,这两条线索没有明、暗之分,因为两股势力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着,而两条线在_相交合,就形成了故事的高潮。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1. (18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各小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