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4216050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2008届高三三校期末联考历史试卷(08.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执信中学、中山纪念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三校2008届高三期末联考历史科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2、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75 分)1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农具的改进 B技术的提高C小农经济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推动2唐骆宾王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武则天不得人心 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C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D庶族地主与士族地主的斗争3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3、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4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5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

4、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 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D君主专制的加强6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生产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考古发掘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A B C D7以下现象可能出现在17世纪苏州的有:东城有大量精美的纺织品准备运往全国各地黎明在花桥有大量工匠在等待雇主晋商乔氏家族兴建全晋会馆 大量手工业者购买洋纱织布A B C D8墨子说:“尽也农

5、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9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 BCD10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6、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些历史内容提供了宝贵史料:艺术手工业 军事阶级关系ABCD11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12下面是某位业余文学爱好者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史实的一段描述,但这段描述里有些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1789年7月14 日,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正在“巴黎大酒吧”饮酒的布朗先生先听说巴士底狱那边出事了,接着又听说 国王把国家机密出卖给了奥地利,所以 立宪派决定处死国王。布朗先生一听说要处死国王,

7、便自言自语道 好,好,好,按照民法典就该这样A B C D13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有: 古希腊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非常丰富ABCD14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直接目的在于:A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B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C维护民族大团结,防止可能出现的民族压迫情况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15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

8、、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界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16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17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从18岁登基,一直到82岁去世,见证了英国一段光荣的历史。很多史学家认为维多利亚女王在当时对资本主

9、义的事务什么都不管,而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管的女王,在19世纪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究其原因,是因为维多利女王的做法:A适应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B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C适应了殖民掠夺的需要D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18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在于:经济的混乱会加剧世界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是政治稳定的基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ABCD19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所示的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所示

10、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ABCD20据资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10月底,我国共批准外资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73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59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这主要得益于:A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流动的国际化C美国大量投资中国市场 D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21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11、: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ABCD22为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新民主主义论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3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在中国和西文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C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24史学界将“日心学”的提出称为“天文学革命”。“革命”的本质含义是: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

12、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C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D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5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一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C近代西文思想的传播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 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如两题都做,以31题为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衰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楚语上“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