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189718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 缺答案1佛教传人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D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2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 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3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

2、,“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4、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5、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宋明理学对中

3、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6、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 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 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7、清代尚书汪由敦曾说,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辞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这一观点表明汪氏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 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 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8、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A四洲志 B天演论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9、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

4、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10、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11、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5、文化政策适应官方的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冲击了封建统治基础12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13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 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14、梁启超变法通议说:“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

6、。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此材料主要意在 A推进中国法制改革 B推进共和宪政建设 C推动公民参政议政 D广泛借鉴外国法律15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B需要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16、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

7、共同点是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与“客观之诗人”在学风上更接近的是 A儒家的天人感应 B道家的无为无用 C理学的格物致知 D心学的本心灵明18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C理学传播成为

8、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 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19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20、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材料一 (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一方面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纂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摘编自欧洲时报周末特刊(2003年8月23日) 材料二 法国学者安田朴说:“尽管有传教士的入侵,中国被欧洲化的程度则远没有基督教西方的中国化程度明显。”重农学派主张依照自然法,重视农业,破除政治干预,实现经济自由这其实是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放任主义,而所谓“自然法”,魁奈认为就是中国的天理天则,即中国文化中的“道”。在重农学者看来,中国历代是按照自然法采安排农业生产的。谈到民主,波

10、提埃在东方圣经中说:“即便是最先进的理论,也没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激进。”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的治国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棂据材料二,概括其核心思想,并进行简要说明。(8分) (3)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4分)22、材料 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