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175785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地理试题(选修)含答案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经纬网图”,完成12题。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AL1和L2相等BL1约为L2的一半CL1约为L2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C向东南东东北 D先向正南,再往正北3下图所示四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缓的是4图中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比例尺

2、相同),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BC D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题。5据图判断A、B、C、E四地的地形部位依次为A.山脊、山峰、鞍部、陡崖 B.鞍部、陡崖、山峰、山脊 C.山峰、山脊、鞍部、陡崖 D.山峰、鞍部、山脊、陡崖 6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适合在该地种植的经济作物有A.茶叶、苹果 B.油菜、香蕉 C.柑橘、茶叶 D.竹子、甜菜下图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abc,且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该地形区,完成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坡山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坡比坡年降水量大C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 D坡适合种植马尾松8关于该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邻我国著名的大地堑B南侧自

3、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分界线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完成1题。 9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10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 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从甲地上行过

4、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上升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约6分钟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D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12.红叶节开幕第十天,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在丁处附近可能看到的有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A B C D14流经山脉西侧的洋流是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1516题。15该岛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16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

5、度约有A180千米 B1 800千米 C400千米 D4 000千米读下图, 完成1718题。17下列有关A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国西临大西洋 B. 该国的地势是两侧高中间低C. 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D. 该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国18下列叙述中与A地沙漠气候形成无关的是A. 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B. 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C. 受到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D. 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某

6、地季节性积雪完全融化日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两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可能相差A.3天 B.8天 C.11天 D.16天20 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晚于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积雪量如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完成2122题。21关于图中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可能为14 B气温可能为18C可能为山丘 D可能为洼地22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D洋流对沿岸气候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下图左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分别位于大洋的东、西两侧。下图右

7、为“海水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324题。23图示海域可能位于A南印度洋 B南太平洋 C北太平洋 D北大西洋24图中A甲处水温高于乙处 B甲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C乙处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乙处洋流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关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526题。25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C交通都具有沿河湖、沿铁路的便利 D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26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A节省投资成本 B减少对沿线城镇切割C保障旅客安全 D节省土

8、地资源三、综合题(共 60 分)27图甲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3)图乙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选择填空)。(4)说出同学们在M处附近考察时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_,_,_,_,_,_。(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1.5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千米。(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

9、比例尺为_。(4)小河流向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_,理由是_。29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材料二上图中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量资料。月份气温/降水量/mm月份气温/降水量/mm116777240892055882327733887919282410495101306751631011149786217117120568(1)描述该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依据材料二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30读下表和下图,回答问题。(1

10、)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江苏省如皋中学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地理(选修)参考答案12345678910ADACCCBCBC1112131415161718ACACDBBC1920212223242526ABCDACACCDABCDBD27(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2)a-b河段流向为自东向西; a-b河段长度约为35.2千米

11、(33.6千米至36.8千米之间均为正确)。(3)A(4)滑坡和泥石流 M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雨集中, 所以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28(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2)11 3(3)1:100000(4)东北 AC ,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5)甲 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可能会被淹没;而甲处频临水库,灌溉方便。 29(1)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年温差向南突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 000毫米),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城市。30(1)1月(夏季):达尔文降水远远多于阿德莱德 ,达尔文受到附近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 ,而阿德莱德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7月(冬季):达尔文降水少于阿德莱德 ,达尔文受到副高控制降水少 ,而阿德莱德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2)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300至550毫米,且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相对低 ;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靠近人口、城市密集地区,市场广 ;科技水平高、机械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