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4161795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98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考前90天二轮复习通用实用课件: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四 专题十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15课时 实践观与真理观 考点一 实践与认识 考点二 追求真理的历程 栏目 索引 热点聚焦 考点一 实践与认识 考点整合 思维线索 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1 实践的特点 特点内涵 客观物 质性 首先是由实践的基本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 约 因而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 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离开了他 人和

2、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是根本不存在的 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实践活动的内容 形 式 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阐释方法论 实践决 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 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反 作用于 实践 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 有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 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 关于实践的知识总结 1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

3、界的物质活动 2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3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是认识的基础 4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是我们不懈的追 求和永恒的使命 5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是打开社会 历史奥秘的钥匙 6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跨点整合 1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2016 全国乙卷 20 提示 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 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12345 答案提示 误点诊断 6 2 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2016 浙江高考 28D 提示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

4、 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答案提示 123456 3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016 海南高考 22 答案 123456 提示 观念中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变为现实也要遵循客观规律 不是总能 成功的 提示 4 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2015 海南高考 17 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答案提示 123456 5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2014 四川高考 10 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提示 123456 6 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2018 北京 26D 提示 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答案提示 123456 题型一 选择题对实践特征的考

5、查 典例1 2018 全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认识论看 提出上述 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 性 创造性不断增强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 制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 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 B C D 答案解析 题型预测 解析 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及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 说明了我们党对

6、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对 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题干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 表明了改革发 展实践的自觉性 创造性不断增强 错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条件的限制 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 质性 错 认识的发展应该是不断用新认识超越和发展已有认识的过程 而 不能表述为 否定 代替 关键词法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 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基本特征时 强调制定 计划 方案 规划 的 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 强调历史过程的 一般体现的 是实践的历史性 强调 合作 等的 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 方法点拨 预测1 近日 我国科学家对取自多个肝

7、癌患者的5 000余个T细胞逐个进 行了基因测序 从而勾勒出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图谱 这是科学家首次详 尽揭示肝癌免疫图谱 为未来发现肝癌及其他癌症的免疫疗法奠定了基 础 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实践活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并决定实践 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人有意识 有 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 B C D 答案解析 解析 人类最为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故 错误 认识对实践不起决定作用 故 错误 科学家通过基因测序勾勒出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图谱 体现了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故 符合题意 这是科学家首次详尽揭示肝癌免疫图谱 为未

8、来发现肝癌及其他癌症的 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 体现了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故 符合题意 题型二 选择题对实践与认识的考查 典例2 2018 全国 十八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 实践要求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大时代课题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表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 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

9、律的认识 A B C D 答案解析 解析 符合题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变化 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结晶 错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社会实践 不是源于 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错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 的最新认识 但不是完成了这一认识 预测2 下面漫画 盖章了事 很多大学要求学生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 活动 可是有不少大学生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 只是在开学前拿着 社会实践表 找个单位盖个章了事 部分大学生这样做 根本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意在寻求离开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将会导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

10、大改变 不利于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A B C D 答案解析 解析 大学生不重视实践 是因为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 由于不积极参 加实践 因而也就难以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实践的社会性问题和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问题 不 符合题意 题型三 主观题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考查 典例3 2018 全国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 持续创造 不 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 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 越贡献 几十年来 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 解决了杂

11、交水稻育种的一 系列关键性难题 1973年 实现了不育系 保持系和恢复系的 三系 配套育种 1989年 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 1997年 开启了第 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 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 2017年 创造了亩产1 149 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 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 团队进一步确 立了培育 量质齐升 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培育的适宜盐 碱地种植的 海水稻 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 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 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 业上 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 培训来自亚 非 拉

12、美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 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 产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运用实践和认识 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解题思路 获取 信息 设问 信息 知识范围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设问指向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 原因类题目 材料 信息 几十年来 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 解决了 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 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 需求 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 量质齐升 稻种的攻关 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调用 知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发展动力 检验标 准 目的 认识反作

13、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 整理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 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 开拓创新 在实践 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 完善育种技术 优质杂 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应用推 广优质杂交水稻 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预测3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国歌的编写和演变 代表着其历史与发展 一国的国歌 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成 蕴含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 成 为凝聚国家认同的 图腾 然而 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现象 有的厂商将国歌设置为手 机默认铃声 有人篡改国歌歌词作为短信 有的在日常

14、庆典上也奏国歌 作为国家声音的标志 国歌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2017年10月1日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正式施行 对国歌奏唱方式 国歌使用 国歌传承 等作出明确规范 今天 为国歌立法 是一次生动的公民教育过程 从认识论的角度 说明国歌立法是生动的公民教育过程 答案 答案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目的 针对社会中国 歌使用的乱象 我国制定实施国歌法 促使人们心中有国 行动中爱 国 2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国歌立法有利于升华对国歌的认 识 培养爱国情怀 考点二 追求真理的历程 思维线索 真理的客观性 条件性 具体性 真理的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1 真理的特点 考点整

15、合 原理阐释方法论 客观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 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要坚持真理 反对谬误 坚 持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要随着历史条件的 变化而丰富 发展 和完善真理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2 追求真理的过程 原理阐释方法论 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要经 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才能完成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 识和发现真 理 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 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 止境的过程 上升性 从实践

16、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 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论在哲学模块的贯穿 1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 展 3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 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 社会的关系 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 价值 跨点整合 1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2016 江苏高考 28 提示 真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形式具有主观性 12345 答案提示 误点诊断 6 2 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2015 安徽高考 10C 提示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经实践检验才能分辨 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错误的不是真理 答案提示 123456 3 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 程 2014 全国 22 答案 123456 提示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 提示 4 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