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41351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作者:代旻升 胥爱萍 孙宗丽 【摘要 】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07 年 6 月2009 年 6 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随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 60 岁的冠心病患者 200 例,根据美国 NCEP-ATP和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 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NMS 组) 。入选患者每 2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出现新发生的心房颤动情况,则作出相应的记录,最终随访时间为 2 年。观察比较 MS 组与非 MS 组间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结果 在 NCEP-ATP 标准下,

2、MS 组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为 84 例,无发生者为 36 例,NMS 组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为 9 例,无发生者为 71 例,MS 组与 NMS 组间的心房颤动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 。在 IDF 标准下,MS 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 89 例,无发生者为 49 例,NMS 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 20 例,无发生者为 42 例,MS 组与 NMS 组间的心房颤动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 )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

3、常类型之一,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器质性心脏2病,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其死亡率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 2 倍1 。我国人群房颤总患病率约为 1%,且呈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增高的趋势,80 岁以上患病率达 7.5%。它是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2-5。因此,能够区分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治疗心房颤动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报道, 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及其他类型的心脏病6,7。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肥胖及2 型糖尿病可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但关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心房颤动发生

4、的相关性研究却少有报道,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发生率,研究代谢综合征与心房颤动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 2007 年 6 月2009 年 6 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随诊及住院治疗过程中,根据 WHO 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大于60 岁, 病史大于 1 年,具有完善病历、一般情况记录表、心脏彩超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结合 12 导联心电图,既往无心房颤动史的冠心病患者 200 例,其中男 128 例,女 72 例,平均年龄为(66.24.9 )岁。排除标准:( 1)存在细菌、病毒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2)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3 )系统规

5、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具有上述任何一项者排除。入选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见表 1。 表 1 入选者的一般临床情况 3。 MS:Metabolic syndrome,代谢综合征;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DM: 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TG:Triglyeride ,甘油三酯;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以下两个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 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 MS 组) 。美国 NCEP-ATP的诊断标准:(1)腹型

6、肥胖:亚太地区肥胖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 80cm;(2)甘油三酯大于或等于1.69mmol/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男性小于 1.03mmol/L,女性小于 1.29mmol/L) (4)血压大于或等于130/85mmHg;(5)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 6.1mmol/L。同时具备以上三项或以上,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诊断标准:(1)腹型肥胖:中国地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 80cm) ;(2)甘油三酯大于或等于1.7mmol/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小于1.03mmol/L,女性小于 1.29mmol/L) ;(

7、4)血压大于或等于130/80mmHg;(5)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 5.5mmol/L。符合第一项,另加其余 4 项中的 2 项,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3 所有入选患者每 2 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 如出现新发的心房颤动情况,则作出相应的记录,最终随访时间为 2 年。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4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取自然对数; 两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病例 200 例,其中,男 128 例,女 72 例,平均年龄为(66.24.9)岁。

8、在 NCEP-ATP标准下和在 IDF 标准下,相关因素详见表 1。 2.2 不同诊断标准下 MS 组与 NMS 组间心房颤动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我们的研究显示, 无论是 NCEP-ATP标准下还是 IDF 标准下,具有代谢综合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几率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此结果说明代谢综合征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血糖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且这些表现常在同一个体中聚集, 这种代谢危险因素异常簇集的状态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它是全球性的重要医学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本研究分别采用了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两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结果

9、显示无论是 NCEP-ATP标准下还是IDF 标准下, 具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可能性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此结果为我们在心房颤动的一级预防中重视代谢综合征的因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 本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有助于提高我们临床工作中对代谢综合征的重视,有效预防5心房颤动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Benjamin EJ, Wolf PA, Agostino RB, et al. Impac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n the risk of death: the Framinham heart studyJ. C

10、irculation,1998,98(10):946 2 Stewart S, Hart CL, Hole DJ, et al.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long-term risks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20-year follow-upof the Renfrew/Paisley study. Am J Med,2002, 113: 359. 3 Lloyd-Jones DM, Wang TJ, Leip EP, et al. Lifetime risk for developmentof atria

11、l fibrillatio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Circulation,2004, 110: 1042. 4 Watanabe H, Tanbe N, Makiyama Y, et al. ST-segment abnormalitiesand premature complexes are predictors of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the niigata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y. Am Heart J, 2006,152: 731. 5 Movahed MR, Hashemzade

12、h M, Jamal MM. Diabetes mellitus is astrong, independent risk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flutter in additionto ot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t J Cardiol,2005, 105: 315. 6 Wang TJ, Parise H, Levy D, et al.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new-onsetatrial fibrillation. JAMA,2004,292: 2471. 67 Dublin S, French B, Glazer NL, et al. Risk of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in relation to body mass index.Arch Intern Med,2006,166:2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