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11000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II)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除了按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外,还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说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往往决定着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的文化创造中所固有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也便被框定在民族特征的范围里,不能超越。这样一种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忠实地按它原有的轨迹前进。只有确切地了解了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在

2、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设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文化的发展除承袭性和民族性以外,还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蓬蓬勃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机能失去其弹性时,那必是表现出衰落的征候,这种征侯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便由衰落而至于灭亡,民族也随之而沉沦。这些原则同样适合于对传统礼制的批判。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在远古先民们终于冲破野蛮和蒙昧的包裹,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时,这不仅仅是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开始了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中,又

3、同时包孕了对人类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礼便是这一伟大历史飞跃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这是足可媲关于世界任何民族文明成就的创造。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孔子第一次在鲁国看到所保留的丰富的周礼仪式时,才会为华夏民族所创造的这远古文明所闪耀的智慧光辉激动不已,才会在斟酌损益的基础上,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提出了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远古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礼制和孔子所整理的并为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都属于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从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而扬弃那些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

4、,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当我们以这样一种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来看待传统礼制时,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一种明显的二重性。从积极的一方面讲,礼既是立身之要,又是立国之本。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执政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个人修养来说,礼的作用在于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与此同时,它又因此而带上了明显的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因为礼的本身,无论是就性质、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是为了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正由于它诞生于西周那样一个封闭性的农业社会里,长期生长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壤上,以建立稳定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

5、目的,它就很难彻底摆脱对封建宗法制度的紧密依赖与维护,很难扬弃它狭隘的经验主义、严酷的专制暴虐,而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有删改)1、下列关于“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是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包孕着对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的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B礼是立身之要和立国之本,只有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会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统治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C礼最先由远古先民们创造出来,后经孔子整理,成为了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如今礼已经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D传统礼制可以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

6、德情操,本身却有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它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决定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现象是一种按照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彼此渗透的复杂现象。B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C适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缘自传统文化,建设它需要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并以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为前提。D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按原有的轨迹前进,这是由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创造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不能超越决定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古先民冲破野蛮和蒙昧

7、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以及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B如果孔子没有看到丰富的周礼仪式,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不会有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C从原有礼制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扬弃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D传统礼制的二重性源于它诞生的特定环境和被设立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该博文史,有筹略。少与太宗友善,太宗礼遇尤重,常令出

8、入卧内。时突厥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宗召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无忌曰:“今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或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太宗以表示无忌,无忌深以盈满为诫,太宗曰:“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犹疑不决。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高宗即位,尝谓公卿:“朕开献书之路,冀有意见可录,比者上疏无可采者。”无忌对曰:“

9、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帝将立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许敬宗又屡申劝请,无忌尝厉色折之。显庆四年,许敬宗称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鞠之。敬宗曰:“无忌威能服物,智能动众,必为宗庙深忧,诚愿陛下断之,不日即收捕。”帝泣曰:“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帝竟不亲问,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敬宗寻遣袁公瑜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节选自旧唐书长孙无忌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

10、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B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C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D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别于现在的“中国”,文中是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而中国以外称为四夷。B.“蹈舞”亦作“蹈舞”,犹舞蹈,指臣下朝贺时对皇帝表示敬意的一种仪节,文中是表示庆贺之意。C.“献书”为进献书籍之意,多指民间向朝

11、廷进献佚书或自己所著的书籍,文中是进献自己所著之书。D.“交通”有别于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的“交通”之意,文中指暗中勾结。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长孙无忌深受太宗信任。他年轻时就和太宗关系密切,能出入太宗卧室;大臣密奏他权势过盛,太宗将奏章拿给他看。B长孙无忌敢于直言。太宗立储君时犹疑不决,长孙无忌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晋王仁孝;高宗想立武氏为皇后,他多次明确反对。C长孙无忌见识过人。他反对背盟攻击突厥,结果使突厥不战而亡;高宗认为上书献策没有可采纳的,长孙无忌则认为应坚持开启言路。D长孙无忌结局悲惨。高宗听信了许敬宗的诬陷,长孙无

12、忌被免去官爵;许敬宗还指使人以谋反罪名审讯他,逼迫他自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5分) (2)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11分)卜算子 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8、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5分) 9、“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13、(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时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 , (2)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这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悲的句子是 ,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左二老爷青铜桥镇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旗幌蔽日,每逢集日,卖狗皮膏药的、打把式卖艺的、撂地儿说书的、打竹板唱莲花落的哭的笑的喊的叫的说的唱的,样样俱全。这正是热闹的时辰,热闹的场合,平地里忽然钻出一个细小的声音:“左二老爷来了!”你再看,书不说了,戏不唱了,做买卖的也不讨价还价了,齐刷刷地闪到街边。打人缝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