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407308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班考研课程笔记讲义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几个基本条例。 首先艺术思潮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哲学思潮关系密切。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核心。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也必然会影响到艺术领域,随之产生新的艺术思潮。 第二,艺术思潮的产生也离不开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离不开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这种艺术自身发展的特定要求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主张,则会促使新的艺术思潮产生。

2、第三,艺术思潮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大批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理论家、艺术家,他们有比较系统的艺术思想和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创作出一大批艺术作品,往往形成一个或数个艺术流派,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甚至构成了一定的艺术运动,体现出群体性的创作潮流。例如: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它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哲学、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在艺术上强调表现,否定理性,主张反传统和标新立异,形成了一个涉及戏剧、绘画、文学、音乐、电影、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多种流派的国际艺术思潮。这种艺术思潮的出现迎合了社会的需要,体现

3、了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62.世界三大园林类型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与东方园林。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在英国 18。世纪反抗机械文明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兴起之前,欧洲园林多以几何性质为显著的形式特点,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法国园林在 17 世纪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且影响到欧洲许多国家。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和波斯。对于来自沙漠的民族来说,最能体会清凉而流动的水所具有的意义,最能感受到“流水”和“活水”这类词汇的亲切,水意味着生命,所以园林中很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形成了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这种格局在阿拉伯地区被继承下来,成为一

4、种传统。 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也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但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对自然的艺术再现。中国园林往往把建筑、工艺、花草、山水、书法、绘画乃至家具摆设等综合在一起,兼具诗情画意与天然本色,虽为人工创造却不露雕饰痕迹。中国园林的这一特色在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中体现尤为鲜明。6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虽然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它贯串于人类的各种理性活动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

5、,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创作中,理性太弱就驾驭不了形象,形象思维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损害艺术性,两方面应取得内在的协调。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在创作的准备阶段,抽象思维可以帮助艺术家树立明确的创作目的,进行思想上的指导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和知识上的准备,在搜集素材、选择题材的过程中,必须经常以抽象思维来进行分析、综合,才能不为表面的、偶然的现象所迷惑,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发掘出某些处于幽微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萌芽。至于主题的提炼,作品基调的确定,就更离不开抽象思维的比较、判断和抉择。(2)抽象

6、思维对人物、情节起着一定的指引、规范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象思维有时会出现中断、“卡壳”现象,有时又会出现艺术家改变初衷,对某些人物情节作出重大改变。这时,往往需要抽象思维进行帮助,以理性分析来指引情节的发展,规范人物的行动,安排作品的结局。(3)在创作基本完成后,抽象思维可以协助形象思维对形象进行修改、补充。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经过艺术家反复多次的修改、润色。这修改、润色的过程,其实就包含一个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判断、评价、分析、比较的过程,小至细节的改动,大至情节、结局的变化,都需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作为依据。由此可见,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虽然形象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在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应

7、当纳入形象思维的总体轨道,但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二者应当有主有次,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只有形象思维,排斥抽象思维,就会影响到作品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反之,抽象思维过多介入,主宰了形象思维,则又会喧宾夺主,使形象枯燥干瘪,沦于公式化、概念化。64.中国画同西洋画中国画同西洋画由于在工具材料、构图视角以及艺术观念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明显的审美差异,主要可归结为四方面:(1)所用工具材料不同。 中国画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有时甚至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因而也被称为西洋画。油画是以油质颜料在布、

8、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油画的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荆条件。(2)构图视角方式不同。中国画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这样就能打破时空的局限,使构图灵活自由。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可以将北宋都城汴河两岸的风光民俗全部包罗进来,使人一览无余。这对于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理想更为方便。西洋画则严格遵照焦点透视的物理学原理,遵守时空界限,只能从某一固定视角去审视、描绘所能见到的景物,更重视科学性、真实性。(3)“传神

9、”与“尚真”的不同。中国画最重视的是物象内在精神的传达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所以,中国画非常注重“立意”与“传神”。元代以后,从“传神”进一步发展到“写意”,更强调了主观情感与意趣的表现。这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与艺术特色,体现出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 西方绘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在绘画中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因而与中国画相比较,可以说中国画尚意,西方画尚形;中国画重表现、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重情感,西方画重再现、重理性;概括地说,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

10、现与写意。 (4)综合与单一的不同。中国画一般都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的有机结合。传统国画都有题画诗、款书。题画诗或指明画意,或增加画趣,或抒发观感,或晶论画艺,使诗情画意交相辉映,诗中有画,圃中有诗。款书,一般包括作画的时间、地点与画家的姓名、字号,以及标题、诗文、印章等,形成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民族形式。 故观赏中国画实际是一种诗、书、画、印多种艺术的综合享受。西方油画则比较单纯,除了画面形象外很少其他点缀。65、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包容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两者都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在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统一体中,一般说,内容是目的,形式是手段,

11、内容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内容对于形式有着很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从文艺创作的过程来看,大多是先有了内容,然后根艺术形式还常常随着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革 i 一般说,内容同形式相比,内容总是更加活跃的因素。因为艺术的内容不外乎客观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主观的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异,人的情感更不是凝固僵化的,有时人的心理变化还会超出于时尚的进程-;所谓“超前意识”、“时髦心理”即此一斑。正因此,文艺作品的形式常常随着时代生活的进程而不断变化革新。 然而,在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中,它们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的作用是互相的,内容可以制约、影响形式,反过来,形式也可制约、

12、影响内容。而且常常双向互动,彼此转化,融为一体,很难分清何者为形式,何者为内容。比如,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家既可根据内容去选择形式,同时,也可根据他所擅长的艺术种类和形式特点去选取相关的内容。像雕塑家就比较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水彩画家则对自然景物更感兴趣,新闻记者为了适应文艺通讯、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求,更关心真人真事的采访。从欣赏角度看,形式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人们接触一部作品,总是先从它的艺术形式人手,并首先为它的形式所吸引,形式的完美,往往成为接受内容的先决条件。美的形式是人们感知艺术意韵的先导,产生艺术魅力的前提,没有形式的美,就谈不上内容的美,就无所谓艺术作品的美。再从艺术的发展来看,内

13、容固然比形式显得活跃,内容的变化常会引起形式的变动,然而,形式的变动,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内容,因为形式美的创造有自己的构成法则和独立的传承、发展规律,当一种艺术形式成熟之后,就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例如,我国古代的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从语言形式上看,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中国字词一般都是单音节或者双音节,五言可以容纳三组词,从而从音韵、节奏上都比四言更加丰富,不但悦耳动听,徐缓有序,而且大大扩展了语言的内涵,加强了表现力,而这主要是从语言的形式功能出发的。况且,内容变化而形式不变,所谓“旧瓶装新酒”的情况,在艺术史上比比皆是。例如,中国古体诗词就曾延续了两千年之久,至今仍然还能采用,古老的

14、书法艺术,传统的国画艺术都可以用来表现今天新的内容。至于有些艺术形式一旦规范化、模式化、程式化,更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更有甚者,有时艺术形式的进步和变革还可反过来促使艺术内容的拓展。当代的一些先进的科技发明和技巧手段在艺术中的运用,往往促使人们对艺术内容重新思考。例如,电子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更多资料下载:音乐、数字化技术对现代音乐的冲击,电脑动画设计对于电影题材的拓展,舞台道具对戏剧表演内容的改革等。由此可见,艺术形式对于内容来说,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服从关系,内容制约影响着形式,反过来形式也制约影响着内容。所以,准确的说,它们二者之间,应当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 ;66、

15、本体批评是以艺术作品为本体,集中分析研究艺术作品形式关系的艺术批评形态。本体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和心理批评不同,并不是在艺术作品之外确立其他的参照系,而是有意识地切断艺术作品的各种外部联系,将艺术作品视为独立自足的本体。本体批评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其反映了社会或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理意图,而就在于其自身,在于其自身的特殊形式;只有排除了艺术作品之外的社会及个人因素,将目标直接对准艺术作品,才能保证批评的科学可靠性。因此,本体批评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专注于对艺术作品形式的解剖,或细致地分析作品的物质媒介、艺术语言,或精心地探求作品的探层结构。20 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派别,基本上都属于本体批评。例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特点,是把批评活动局限在作品的“文学性”与“陌生化”两个方面。他们认为小说创作就是作家用文学手段打破日常生活事件的正常秩序,使生活事件“奇特化”和“陌生化”,并组成了文学性的“故事情节”。本体批评代表了艺术批评领域中的科学主义倾向。本体批评把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分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将艺术作品绝对孤立起来,则不免偏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