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40698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摘要 】 目的探讨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工麝香为模型药物,乙基纤维素为主要骨架缓释材料,采用传统溶剂法和改良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压片,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 X-射线实验表明药物以非晶态存在,体外释放度结果表明,改良溶剂法优于传统溶剂法。结论 用改良溶剂法制备人工麝香缓释片。 【关键词】 人工麝香 缓释片 释放度AbstractObjectiveTo prepar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of muschus. MethodsThe EC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of muschus wer

2、e made by an improved solvent method and a traditional solvent method. The dissolution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conformed that muschus exited as an amorphous state.Their degrees of dissolution in vitro confirmed that the improved solvent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e t

3、raditional solvent method. Conclusion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of muschus can be made by an improved solvent.2Key wordsMuschus;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Dissolution人工麝香于 1993 年底被卫生部批准为一类原料药生产,具有与天然麝香相似的功能主治与使用范围,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1 。该药的主要药效成分麝香酮难溶于水及其它水性介质,制成片剂因其难溶性,生物利用度低,且体内代谢快。固体分散技术是提高难溶性药物体外溶出度

4、有效的方法之一,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为目的。但传统的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工艺费时且使用有机溶剂很难除尽,作者采用改良溶剂法2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压片,用 X-射线和体外溶出度实验来评价其质量,并与原工艺进行了比较。1 材料与仪器人工麝香(北京协和制药厂) ;EC10(美国卡乐康公司,上海卡乐康公司惠赠) ;HPMCK100-LV(美国卡乐康公司,上海卡乐康公司惠赠) ;淀粉(汕头市光华化学厂) ;麝香酮(含量测定)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719-8702) 。ZDY-8 型重型单冲(导型)压片机(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 ;ZRS-4 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D/max-3A

5、 衍射仪3(日本) ;sartorius 电子天平(德国) ;FZQ-2 旋涡混合器(江苏泰县医疗器械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6890N(GC 部分) ,5973N(MSD ) 。 (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2.1 骨架缓释片的制备2.1.1 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压片将人工麝香与 EC 的适当比例用 95%乙醇CH2CL211 溶解后,在 50水浴中蒸去溶剂,并不断搅拌至无醇味,突然冷冻固化,40真空干燥进一步除去溶剂,放入冰箱中冷藏后,粉碎并过 20 目筛 3 ,加入混匀后的混合辅料,混匀,压片。 (应把乙醇除尽,否则分散物呈”胶状”较难粉碎) 。2.1.2 改良溶剂法制备

6、固体分散体后压片将人工麝香与 EC 的适当比例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密闭避光静置数小时,倒入混匀后的混合辅料中制软材,过 20 目筛制粒,混粒干燥后用 80 目筛整粒,外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2 。2.2 理化鉴别将人工麝香粉末、两种方法制备的固体分散物分别进行 X-射线衍射实验。工作条件:Cu 靶 K1 射线,电压 35 4kV,电流 25 mA,发射狭缝 1,接收狭缝 0.3mm,0.6mm,2范围:365。2.3 释放度分析方法的建立2.3.1 色谱条件GC:DB-1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气化室温度 250,分流比4:1 ,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 1.2 ml/min,升温程序:柱温 150(1

7、 min) , 20/min 升到 280(3 min) ,可达较好的分离效果,麝香酮的保留时间为 6.5min。结果见图 1.FDI 检测器:检测室温度:300 ,氢气流速:40 ml/min,空气流速:400 ml/min,氮气流速:10 ml/min。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麝香酮对照品,精密称定,置 10 ml 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配制 0.366 72,0.183 36,0.091 68,0.045 44,0.022 72,0.011 36 mg/ml 系列标准溶液,再精密量取上述各 10 l 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定其峰面积。用麝香酮峰面积

8、(x)对麝香酮浓度(y)进行分析,得线性方程:Y=5 076.4X-7.557,r=0.999 7(n=3),线性范围为 0.011 5360.366 72 mg/ml。2.3.3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一定量的麝香酮对照品(相当于标示量的80%,100%,120%)3 份,加入相当于处方量的辅料,混合均匀后,按“2.3.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其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浓度,以测得量对加入量计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98.01%。2.3.4 释放度测定按中国药典 (2000 版)附录 X D 释放度测定第一法转篮法有关规定进行。量取经脱气处理的 20%乙醇的蒸馏水溶液 900 ml,注入溶出度

9、仪的玻璃杯内,加温至规定温度(370.5) ,调整转速至稳定(1001 r/min) ,依法操作,分别于0.5,1,2,4,6,8,10 h 取样 2 ml,并及时补充等温等量的释放介质。取不同时间点取出的释放液,加入 2 ml 乙醚,涡旋 1 min,3 000 r/min 离心 2 min,取上层乙醚液,释放液中再加入1.5 ml 乙醚,涡旋 1 min,3 000 r/min 离心 2 min,合并两次乙醚液,37恒温水浴中氮气吹干富集,用无水乙醇 50 l 溶解后,按”2.3.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计算每片在不同时间的释放量。62.3.5 辅料干扰实验将处方量各种辅料按比例混合,

10、置溶出液中,按释放度测定法配制样品液,GC 测定,结果辅料对测定无干扰。3 结果3.1 药物在以 EC 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中的结晶性研究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见图 2。结果表明:3 个样品均以非晶状态存在。3.2 药物的体外释放曲线两种制备方法的体外释放曲线见图3,从释放曲线看,改良溶剂法比溶剂法的释药平稳,并将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累积释放量值,以释放百分率对时间,按零级、一级、Higuchi 方程处理,其参数结果(见表 1) ,改良溶剂法按 Higuchi方程释药,相关系数为 0.998 4。所以,本实验采用改良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压片。制备人工麝香缓释片 3 批,其体外释放结果见表 2。表

11、 1 两种方法制备的缓释片释药动力学参数 ()比较(略)表 2 3 批缓释片累积百分释放度数据(略)4 讨论7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时,有机溶剂难以除尽,粉碎困难,难以压片;改良溶剂法采用类似湿法制粒的方法,药物能均匀地分散在EC 的有机溶剂中,颗粒易干燥,弥补了普通溶剂法有机溶剂不易除尽的缺点,并缩短了生产周期。从 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 ,人工麝香粉末及两种方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没有晶体衍射峰,表明药物在粉末和载体中均以非晶状态存在。载体并未使人工麝香有效成分的晶体状态发生改变,但溶出度结果表明,改良溶剂法比溶剂法的释药平稳, 且按 Higuchi 方程释药,相关系数为 0.998 4。改良溶

12、剂法对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便,很有推广价值。溶出液中麝香酮浓度极低,且水性液对气相色谱柱有损害,故不能直接进样。所以我们选择用乙醚萃取不同时间的释放液,氮气吹干,用 50 l 乙醇回溶,GC 测定,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麝香酮保留时间为 6.5 min,保留时间为 7 min 处有一高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对照品溶液中,估计为处理过程中引入的溶剂峰。人工麝香主要药效成分为麝香酮,但它在水中溶解度极小,通常的溶出介质达不到释放度要求的漏槽状态。针对此种情况,各国药典一般皆采用加入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如可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钠(0.5%以下) 、异丙醇、乙醇(浓度不得超过 30%) 。8我们通过

13、试验筛选了含 20%乙醇的蒸馏水作为释放介质,完全符合漏槽状态的要求。麝香酮极易挥发,通常所用的溶出杯不密闭,故在溶出过程中,麝香酮损失极大,不能得到较好的释放结果。我们分别作了非密闭条件、密闭条件下麝香酮在溶出介质中的残存量测定,结果显示,非密闭条件下,麝香酮损失极大(4 h 麝香酮在溶出介质中的残存量仅为 10.70%) ;对介质液面进行膜密封,将溶出杯中的溶出介质密封,成功测定出溶出介质中的麝香酮(12 h 麝香酮在溶出介质中的残存量仍有 91.76%) ,这种将溶出杯密闭的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麝香酮的挥发。【参考文献】1潘学田,杨甲禄.人工麝香试生产并投入临床使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15.2杨福桢,侯 鹏,何光杰,等.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增刊):4.3程紫骅,庄洪波,武华丽,等.用乙基纤维素制备酮洛芬缓释固体分散体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30(3):1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