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066522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班级 学号 得分 1(xx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何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

2、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 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独立人格。象传又说:

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其具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可谓无处不有、无时不有、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以文学人物形象而言,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鲁迅笔下“每日孳孳”的大禹,都体现了自强

4、不息的精神。以文学艺术题材而言,从古至今无数骚人墨客所吟咏、所描绘的青松、翠竹、红梅之类,也都体现着这种精神。以制度风俗而言,只要翻一翻历史,人们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农民起义、变法革新何其多,而把“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当做变革和革命的理论根据的又何其多。厚德载物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一样,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主题。北宋哲学家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可以说为中国的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诠释。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对域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大力搜求,广泛吸收。从名马到美酒,从音乐到舞蹈,从科学到宗教,无不兼容并包,其气度之闳放、魄力之雄大确实令人赞叹

5、。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的表现。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精”的意思是细微,“神”的意思指能动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既是其文化创造的结果,又是该文化思想的基础。B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思想的两个方面。C中国文化种类繁多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自成体系。“刚健有为”思想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总纲而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D“刚健有为”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着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从孔子到周易大传,刚健有为思想逐渐发展成熟。【

6、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体现出的独立人格精神,与周易大传中“刚健”所具有的“独立不惧”、“立不易方”的含义相同。B天体运行永不停止,君子效法于天,故提倡自强不息;大地包容万物,君子效法于地,故提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应是对君子的要求。C刚健有为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随处可见,广泛地存在于文物、制度、风俗等之中。文学作品中的愚公、大禹身上都蕴含着这种精神。D周易大传认为,在“健”和“坤”二者之中,阳健处于主导的地位;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代表着立人与立己,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离。【答案】D【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

7、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项,“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代表着立人与立己”有误;文章第四段说的是“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咏松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看似无关,但如果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角度来审视,则它们都体现出了刚健有为的精神传统。B“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三种基本思想都是以“人”为中心,解决人与周围事物

8、关系而形成的思想,它们与刚健有为思想一起构成统一体系。C我国传统的山水类画作多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体现,程颢“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为该类题材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阐释。D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域外和少数民族文化时,表现出了对各种文化的兼容并包、闳放的气度和雄大的魄力,这在历史上的汉唐时期得到了有力的体现。【答案】B2(17届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汉末

9、,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沦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

10、的显著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

11、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

12、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影响。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摘编自骆玉明、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1)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楚辞”这一名称至迟在汉代前期已经出现。它本是泛指楚地的歌辞,如孔子游楚时听到的当地小孩所唱的孺子歌。B“楚辞”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后来专指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不使用四言句。C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而汉代人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13、”。D“楚辞”是一种诗体,而楚辞是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集,由西汉末年的刘向辑录。【答案】B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过于绝对,混淆范围。(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楚辞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B楚辞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但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

14、据古籍记载,它需要用类似古希腊史诗“吟唱”的特别声调来诵读。C楚辞虽然脱胎于楚地歌谣,但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它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D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屈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文化氛围中,所以他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神秘的感受。【答案】B【解析】“这大约类似古希腊史诗的吟唱方式并非古籍记载,而是今人推测。”,选项混淆范围。(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为了与汉赋区别,我们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而汉人因为楚辞“不歌而诵”,称它为赋,这也并不为过。B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体式

15、与中原歌谣不同,但不应属于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C从楚辞中可以看出诗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也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使楚辞与诗经朴质的体式有所不同。D楚辞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除受巫教等楚文化外,同时还受到不同文学体式以及形成时代的影响,但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答案】D3(17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尤其是在早期传统中,“道”和“德”最早是分开来讲的。“德”观念的产生当在原始社会,与氏族有关。巴新生先生认为“德”观念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西周君主的祭祀征伐、视察巡行即统治者的政行;春秋时期的道德观念即普遍的道德判断标准阶段。“道”观念的出现当晚于“德”观念。从原始语义上来分析,“德”观念最早为一种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为部族成员所共有。而“道”观念的原始意义是所行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观念。可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