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05514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II)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20世纪90年代初,周文康先生在红楼梦学刊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即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后人续作的内证及其作者出生年月日考辨和“天德二月坐本命”辨元妃“原型”生辰补考证。周先生在论文中提出,小说后40回明写元春“生于甲申,死于乙卯,存年四十三岁”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考辨一文由小说第86回所写元春生辰八字命理入手,用逆推的方式考证其“原型人物”曹寅长女、曹雪芹的姑母曹佳氏的生辰八字,周先生的结论是:“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辛亥朔,十五日丁卯,则其生辰八字为:壬申岁庚寅月丁卯日乙巳

2、时。”在补考证一文中,周先生将他所推导出来的曹佳氏的生辰八字与小说中算命先生对元春命理的论断相比照,认为两者“竟然基本相符,而且几乎不可思议的是,恰恰与其所论的元妃出生年月日时干支八字不合之处一一对应,岂不值得持高鹗(或其他什么人)续补后40回之说者深长思之?!”遗憾的是周先生所持的八字命理和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但是他的研究思路却给了我极大的启发。2003年我偶然得到了计算节气交接时刻的工具、照录清代历日数据的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以及三命通会,来破解200年来困扰无数红楼爱好者、专家学者的谜团。拙文关键在于揭示了120回小说情节之中的确隐藏并暗示了一个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

3、列。在拙文中,这个真实年代序列的推出,首先在于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然后以元春真实死亡日期为基准,可以梳理出120回情节的真实年代序列。从后40回文本具体的描写来看,作者犯了一系列“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按照正确的数值计算,元春只活了31岁,而不是第95回所写的43岁;按照三命通会既定的“算命规则”,元春正确的出生时间绝不是86回所写的“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而是“某年正月(寅月)壬子日辛亥时”;从后40回文本提供的时间线索来看,元春正确的死亡时间也不是第95回所写的“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后的十九日”,而是“某寅年十二月立春后的年底或某卯年年初”。由于后40回的作者将第5回中元春判

4、词“虎兕(兔)相逢大梦归”明确描述成了“寅年丑月立春交卯年寅月”这个特定时间。通过逐年查证自康熙最后一次南巡的1707年到程甲本刊出的1791年之间的历法资料,结合曹家史料进行综合判断,我们就可以发现:后40回所暗示的元春的真实死亡日期是“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723年2月4日)立春之后(二十九日当天或雍正元年癸卯年正月初一)”。由这个死亡日期逆推,元春真实的出生时间就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1692年2月18日),这个“八字”具有的命理特征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第86回所写的算命内容,并且这个“壬子日”不是“大年初一”而是“正月初二”。 1周文康两篇论文所要论证的观点是()(3分) A

5、红楼梦后40回明写元春“生于甲申,死于乙卯,存年四十三岁”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B曹寅长女、曹雪芹的姑母曹佳氏的生辰八字是:“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辛亥朔,十五日丁卯。” C共有120回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其后40回并不是高鹗或者其他什么人续写的。 D曹佳氏的生辰八字与元春命理相比照,两者“竟然基本相符”,甚至“干支八字不合之处一一对应”。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所言周先生“研究思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后40回显露的明显错误进行辩证分析,寻找120回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内证”。 B从分析文学人物的生辰八字命理入手,并用逆推的方式考证其“原型人物”。 C寻找出续书作者“明显的常

6、识性错误”,然后再推导出元春真实的生存时间。 D采用比照的方法,将对元春命理的论断与曹佳氏的生辰八字相比照来推导结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文康在红楼梦学刊上连续发表的考辨补考证两篇论文,正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缘起。 B作者认为周文康所持的八字命理和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所以他推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C作者认为梳理出120回情节的真实年代序列,就可以确证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并考证出元春的“原型人物”。 D作者用后40回所暗示的元春真实死亡日期,推断出她的出生时间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

7、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泾州,斩获多,加骠骑大将军。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往讨,常冠军。怀光赴难奉天,属朝晟兵千人下咸阳,赐实封百五十户。怀光反,韩游瑰退保邠、宁,贼党张昕守邠州,大索军实,多募士,欲潜归之。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者。游瑰遣怀宾告行在,德宗劳问,授兼御史中丞。朝晟泣见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当诛,不可以主兵。”怀光絷之。及诸军围河中,游瑰营长春宫,而怀宾战甚力。怀光平,帝原朝晟,因为游瑰都虞候。父子皆御史中丞,军中以为荣。吐蕃犯边,游瑰自将守宁州,而御士宽,军骄。及张献甫来代,军遂乱,朝晟逃于郊。众胁监军,

8、请以范希朝为节度使。希朝时已在京师。明日,朝晟出,绐众曰:“予来贺所请之当也。”众稍定。朝晟结诸将谋诛首恶者,居三日,绐遣人自邠来,曰:“前请报罢,张公已舍邠矣,反者皆当死,吾不愿尽诛也,第取首恶者。”众所欢指,斩二百余人,献甫遂入于军。帝以希朝为节度副使,而朝晟加御史大夫。贞元九年,城盐州,发卒护境,朝晟屯木波堡。会献甫卒,有诏代为邠宁节度使。朝晟请城方渠、合道、木波以遏吐蕃路。诏问:“须兵几何?”报曰:“部兵可办。”帝问:“前日城五原,兴师七万,今何易邪?”对曰:“盐州之役,虏先知之。今薄戎而城,虏料王师不十万,势难轻入。若发部兵,十日至塞下,未三旬城毕,积刍聚粮,留卒守之,寇至不可拔,莱

9、野翦夷,虏且走,此万全计也。若大发兵,阅月乃至,虏亦来,来必战,战则不暇城矣。”帝纳其策。师次方渠,水乏。有青蛇降险下走,视其迹,水从而流,朝晟使筑防环之,遂为渟渊,士饮仰足,图其事以闻。有诏置祠,命泉曰应圣。已城,吐蕃悉众至,度不能害,乃引去。复城马岭而归,开地三百里。十七年,卒于屯。 (选自新唐书杨朝晟传,有删改)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纳寇徐州 寇:侵犯 B. 属朝晟兵千人下咸阳 属:聚集 C. 众稍定 稍:逐渐 D. 会献甫卒 会:适逢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杨朝晟“拒敌卫国”的一组是( )(3分) 从李怀光讨刘文喜泾州,斩获多 从

10、唐朝臣往讨,常冠军 朝晟结诸将谋诛首恶者 城盐州,发卒护境 朝晟请城方渠、合道、木波以遏吐蕃路 朝晟使筑防环之,遂为渟渊 A. B C 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杨朝晟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在军中就职时,经历了多次内忧外患,且屡次立功,从而蒙受恩遇。B. 杨朝晟凭借自己的智慧平息了兵乱。由于韩游瑰军纪松弛,致使军队兵变,杨朝晟仅用哄骗的方式就稳定了军心。C. 杨朝晟很善于分析敌我之间的局势。他对唐与吐蕃之间的局势判断准确,只用有限兵力就起到非凡的效果。D. 杨朝晟为国家边疆稳定建立了功勋。他采用了正确的举措应对吐蕃的敌对行动,而且让唐的疆土

11、得以拓展。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明日,朝晟出,绐众曰:“予来贺所请之当也。”(5分)(2)已城,吐蕃悉众至,度不能害,乃引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南征 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

12、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 ”,借月引发别离之情。(2)蜀道难中用“ , ”两句描写青泥岭道路高入云天,让人仿佛穿行星星之间,望而生叹。(3)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 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酥皮糖糕 张凯 一绝巷紧靠淮河码头。因淮源人没有忘记王拐子门前那块“清宫御点”

13、牌匾,愣是把酥皮糖糕当做一绝。就像天津卫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过桥米线一样,一绝巷的酥皮糖糕也是有历史典故的。若不,县志办的人也不会左三番右五次地来找王拐子,非要他在地方美食这一章节里,把酥皮糖糕的来龙去脉说个仔细不可。他做人也同他制作糖糕一样,斤是斤两是两,从不含糊。他清楚,虽说这“清宫御点”的牌匾挂在了自家门前,可王家并没有资格独享专利。光绪年间老佛爷慈禧路经这里时,为她做糖糕的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他们都早已作古,一个是王家的先人,另一个便是对门街坊仇俊发。为争这块匾额,两家人明争暗斗了几辈子。自从王拐子被爹打跛了腿,仇家人带着痴恋上王拐子的独生女儿远走他乡,这“清宫御点”牌匾才算稳稳当当

14、地挂在了王家的门口。如今,挂着它招揽一下生意倒还可以,真要是白纸黑字地入书立志,王拐子自觉问心有愧。王拐子如果不说,这酥皮糖糕的故事怕真的就要失传了。晚清时节,这巷子口原本有两家糖糕铺子,做出的糖糕各有特色,难分伯仲。刚好那一年老佛爷巡游四方,船泊码头,她一时心血来潮要品尝一下民间小吃,王仇两家便遵旨把糖糕奉上龙船。那天老佛爷玩得高兴,胃口大开,把仇家的糖糕一口气吃了三个,连声称好,端上王家的糖糕时,不知为何她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自此,王仇两家糖糕孰高孰低算是被老佛爷的金口玉牙一咬定了音,“清宫御点”的牌匾此后便一直挂在仇家门口。王拐子自小就能体察到王家人对仇家人的敌视。他倒觉得仇家人蛮好,仇家的糖糕也蛮好吃的。尤其仇家妮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引得他伸着脖子往街对面望。她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会动那么大的肝火。那天,他只不过想给仇家妮子送一担荆山白乳泉里担回来的泉水,还没挑到仇家门口,竟被发了疯似的老爷子失手打残。人丁不旺的仇家无意再与王家对峙,一天夜里便搬出了家什人去屋空。残了腿的王拐子更是倔强,他一辈子没有结婚,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报复了只剩他一根独苗的老爷子。对面新开了一家糖糕店。店主是个中年汉子,姓卜,朝鲜族人。这店一开,王拐子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