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4043121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铭 《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 张 铭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本项研究与本书出版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资助目 录 自序 6 导言: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时代向度 9 一、政治价值选择在市场经济时代面临的困境 二、市场经济的良序发展作为现代政治价值体系调整的方向性坐标 三、“权力悖论”的化解:市场经济良序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主体性特征与实践检验第一编:东方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再释义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背景性认知 第一章 东方社会转型:当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背景 16 一、现代化转型的难与易 二、东方文明的“超稳定”与文化斥异机制 三、西方文明的变异与“亲和力”的提升 四、文化

2、斥异机制的激活与现代化发展受挫 五、“形式”拷贝与文化斥异机制的激活 六、“亲和力”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二章 社会主义再释义:当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前提 26 一、时代挑战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东方社会的转型困境与社会主义革命突破之诠释 三、现实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释意与再释意 五、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第二编:形式、方法与核心定位当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元理论思考 第三章 政治价值体系的形式结构与调整原则 36 一、形式结构分析:政治价值体系研究的新角度 二、政治价值体系的层次 三、政治价值体系的要素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价值体系的调整方式 第四章

3、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方法 48 一、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与认知范式问题的提出 二、普遍主义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 三、历史主义认知范式、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 四、扬长避短,相互解毒,超越局限: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方法的当代思考 第五章 当代政治价值体系调整的核心定位 58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活类型及其政治目标信念调整 二、立足宏大目标追求的“信念论政治” 三、怀疑论政治及其对目标信念的限定 四、市场经济选择与政治风格转换之必然 五、缩小目标追求与复杂大系统自适应能力的提升第三编:政治求善:限度与关系结构当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政治与道德的结合方法 第六章 政治求善冲动

4、的高涨及其困境 78 一、政治求善冲动的发生学 二、政治求善冲动高涨的历史形态 三、“至善论政治”的时代困境 第七章 市场经济时代政治与道德间的应然关系结构 96 一、政治与道德应然关系之摸索 二、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秩序分层与多元控制机制 三、价值原则的分层选择及市场经济时代政治与道德间的应然关系结构第四编:他山之石:建构、摸索与得失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外在参考系 第八章 近代英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传承与自由 114 一、近代英国保守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构成 二、英国政治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 三、近代英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经验与教训 第九章 近代法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裂变与伤痛

5、135 一、近代法国激进民主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构成 二、近代法国激进民主主义政治价值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三、近代法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经验与教训 第十章 近代德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一统与入魔 153 一、近代德国国家-民族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构成 二、德国国家-民族主义政治价值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三、近代德国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经验与教训第五编:理想社会追求中的悖论与曲折中国现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史个案解读 第十一章 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及其信念误区 171 一、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体系之结构 二、三民主义政治价值体系缘何失败 第十二章 近现代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及其历史命运 196 一、中国自由主义政治

6、价值体系之结构 二、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第六编:解读、对话与创造性转换当代政治价值体系建构中的本土化思路 第十三章 儒学政治价值结构的再解读 219 一、政治价值的审视方法 二、儒学思想体系与政治价值之特征:绵长隽永与适调发展 三、激进的反传统倾向缘何在儒学政治价值解读中长盛不衰? 四、儒学政治价值的再解读 第十四章 “生成的传统”、本土化形式与政治价值体系的“功能趋同” 233 一、传统与理性主义时代的反传统 二、传统的解读与传统的“生成” 三、政治价值体系的本土化取向:从形式效仿到功能看齐 后记 245 自 序每个大时代都需要有自己政治价值体系的调整与建构,而政治价值体系调整核心说

7、到底是一个政治价值信念问题。只有政治价值信念转身面向大时代所提出的要求,特定社会才有可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成功应对时代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挑战,才能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才能成功迈入现代社会。中国近代以来现代之路之所以走得一波三折,原因很多,而政治价值信念调整背离了时代的要求不能不说是一大重要原因。从现代化视角来看,百多年的中国历史差不多就是一部民族的屈辱史、传统文明的自我否定史,当然也是一部国人奋发救亡、寻求理想国的历史。然而,尽管在这段为时不短的历程中,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时涌现,希望直到现在也依然存有,但回顾这段时光却很难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真正的欢欣与鼓舞。一个个“主义”潮涨潮落,一个个理想亦真亦幻

8、。在这百多年的“追梦”过程中,整个民族似乎被某种看不见的历史魔咒锁定在一个“怪圈”中,几经“轮回”,都不得现代社会之门而入。我们曾经以为,是国人的麻木、苟且、因循守旧、奴性十足阻碍了社会变革,于是我们从器物层面与典章制度层面的大胆改革进入到了“文化层面”改革,对“国民性”痛加针砭,力图对之作出真正“触及灵魂”的改造。我们也还曾以为,是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阻碍了我们,于是我们展开了轰轰烈烈反“专制”王权、争取民权、民主与自由的革命,展开了我们这个世界上也许是最为彻底地“反传统”运动。在这一系列的自新、自强、自救的运动中,我们这个民族表现出来的激情、无畏、献身特征以及那种与传统作彻底决裂的决绝、拥

9、抱新事物的义无反顾精神,可以说惊天地、泣鬼神,不仅“史无前例”,而且还一定会让后人“自愧弗如”。谁能说国人百多年来在这些方面作出的努力比别人差,下的决心比别人小,形成的意志比别人弱,付出的牺牲不够多,对国家与社会的改变不如人?!不能,的确不能!然而,所有这一切又怎么样呢?我们所有的憧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撞碎在了严酷的现实面前,我们总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似乎到手的成果从我们的指缝里无声息地流走。一个个革命或变革的轮回走下来,我们似乎都无比失落地回到了原来出发点,尽管我们还能再度积蓄能量去投入新的“追梦”。这样的经验不用说,是极其痛苦的:我们所积极体认与拥抱的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忽悠我们,而我们极力想要加

10、以告别与革除的“旧传统”却似乎变得更为巩固,甚至更为“丑陋”。是的,一而再的激情革命没有让我们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向前迈进,而是令我们不可思议地倒退在秩序、在精神、在道德、在艺术、在人格、在情操等方面的全面倒退。激进革命最后留下的是触目惊心的“文化旷野和废墟乘小丑”(殷海光)。时至今日,我们该不该大声问一下自己,难道所有这些再三的牺牲与失望都是偶然的吗?难道我们还不能从这百多年执着的追梦幻想中惊醒过来吗?当然,道路的重新选择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百多年来的执着追梦背后,不仅有着理性时代幻想的支撑,更有着这一时代的“集体无意识”作为基础。不言而喻,要与不堪回首的昨天告别,我们就不能

11、不直面这左右了我百多年的理性时代幻想与“集体无意识”。那么这个特定时代的幻想与“集体无意识”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比较清楚了,那就是这样一种特定的政治价值信念:我们有能力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因这信念,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传统不只是不屑一顾,更是不遗余力加以抨击与扫荡;因这信念,我们在冲决传统网罗束缚、与之作最彻底决裂方面,没有半丝犹豫;因这信念,我们对于什么是“最新”、什么是“最美”的识别信心满满;因这信念,我们产生了我们自己的“哲学王”;因这信念,我们把获得、加强与独断政治权力,视为通向理想天国的不二法门;因这信念,我们不仅容不下任何不同意见,也把这个社会驱赶上一元封闭的

12、道路;因这信念,我们彻底背离了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治理艺术,追求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政治与行政强控制;因这信念,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无所不能,我们扮演了造物主这一角色,在无情地毁灭旧世界的同时大无畏地创造新世界;因这信念,我们把这块延续了五千年文明的土地变成了各种意识形态轮番践踏的“跑马场”。在这样一种信念支撑与引导下,我们缘木求鱼,我们南辕北辙,我们进退失据,我们“窃火自焚”,我们接受历史最为严酷的嘲弄与惩罚!所有这一切,回过头冷静地来看,的确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林毓生在和他一度作为激进自由主义旗手的业师殷海光交心时,曾说了一句让后者大为感慨的话:“如果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完全

13、放弃了传统,他们即使高唱自由,这种自由也是没有根基的。从前我们注重中国自由主义的失败,现在认识到,五四时代根本就没有可行的自由主义这东西。”的确,像殷海光这样一位高举自由主义大旗,作为五四运动在台湾的最后旗手,尚且需要对自己的激进反传统信念作出深刻反思,需要作一“华丽转身”,更何况结集在其他目标下的“追梦”者呢?有意思的是,林毓生尽管坚持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对传统文化作一种“创造性的转化”才有可能,但是,他把百多年“激进的反传统”产生原因归结为“儒家传统一元论、有机观的思想模式”这一看法,却是值得大大商榷的。中国文化传统虽然十分庞杂,要找到一些与“激进的反传统”有关联的东西也不困难,但是,从本质上讲,“激进的反传统”所反映的并不是一种我们自己的“传统”,而是来自欧洲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馈赠,是人类有能力全面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