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018126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1、 选择题1.(xx恩施州)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比为2:1C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D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C、根据复合肥料的判断方法考虑;D、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顺序变弱,溶液的PH增大,越来越接近7解答: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C、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物质属于复合肥,所以NH4NO3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酸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3、电解水的实验,复合肥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xx黄冈)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考点: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

4、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C、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

5、是化合物,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xx黄石)“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B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D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

6、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B、根据酸碱盐的酸碱性分析;C、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黑色固体;D、碳的还原性有限解答:解:A、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类推正确B、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氢钠溶液的PH小于7,但是盐溶液,故错误;C、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D、碳可用于炼铁,故不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例如活泼的钾、钠、钙,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较难,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4.(xx荆门)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

7、叙述中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B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酸性饮料;B、根据节能环保的措施判断;C、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解答:解:A、因为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故说法正确

8、B、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既浪费资源,又消耗生产所用的能源,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故错误;C、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并非越多越好,故错误;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xx荆门)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充入氮气防腐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物质的区别方法D化学中常见的“三”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

9、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用于加热的仪器;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与生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氮气性质稳定;B、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可以移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根据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发生的现象、酱油和

10、醋的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的颜色分析回答;D、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试管、蒸发皿、烧杯都可以加热,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解答:解:A、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以冷藏保鲜;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做食品干燥剂;氮气性质稳定,充入氮气可防腐,故A正确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能使油和空气隔绝;用水灭火,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能隔离可燃物,都能灭火,故B正确C、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加肥皂水并搅拌进行鉴别;醋有刺激性气味,酱油没有,可通过闻气味鉴别;氯化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色固体,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故C正确;D

11、、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氧气没有可燃性;试管、蒸发皿、烧杯都可以加热;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方法、检验物质的方法、加热的仪器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特别注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问题6.(xx荆门)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

12、,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因为反应温度不

13、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容易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铜片与铜粉均属于同一种物质,无法得出反应物的种类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故选项推理不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反应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7.(xx咸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

14、这三个条件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解答;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C、根据有些盐的溶液呈碱性解答;D、根据碱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不是溶液,故错误;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灭火,故错误;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故错误;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正确;答案: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灭火的原理,碱的定义,盐的分类情况等,属于基础性的考查8.(xx咸宁)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A表示水的电解B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C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D表示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