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情概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2401056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情概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情概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情概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情概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情概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情概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情概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情概貌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 位于北纬 34 34 40 44 ,东经 110 15 114 32 。 东则太行为之屏障,西则汾河为之襟带。北则阴山、南则首阳、砥柱、析城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浍荣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 。因地属太行山以西,故取名山西。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 “ 晋 ”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 “ 三晋 ” 。全省总面积 15.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374.6 万人,辖 11 个地级市,119 个县、市、区。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80%以上。东有太行山, 西有吕梁山, 西、 南以黄河与内蒙、 陕西、 河南等

2、省区为界,唐代柳宗元称之为 “ 表里山河 ” 。山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已探明达 118 种,储量潜在价值 14 万亿元人民币,居全国第 3 位。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镓的储量居全国各省(区)同种煤矿储量的首位,金矿石(含钛矿) 、镁盐、芒硝的储量居第二位,钾长石、钛铁、石灰石、长石、石膏、钴、铜等矿藏的储量也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累计探明储量 2645 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储量的 26%,素有 “ 煤海 ” 之称。煤炭是山西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储量达 8700 亿吨,2006 年保有资源储量为

3、 2070.7 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 30%,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 “ 煤乡 ” 之称。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 “ 华夏文明摇篮 ” 。 “ 女娲补天 ”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 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 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 “ 尧都平阳 ( 今临汾市 ) ” 、 “ 舜都蒲坂 ( 今永济市 ) ” 、 “ 禹都安邑 ( 今夏县 ) ”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 北魏时, 大同 ( 当时称平城 ) 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 隋朝末年, 李渊父子起兵晋阳 ( 今太原市 ) , 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

4、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 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 “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 ,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著称中外。山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 70%以上。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 悬空寺、 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 昔日晋商的

5、豪宅大院; 临汾旅游区的尧庙、 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 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历史学家。 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 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中国的 “ 武圣 ”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有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

6、朴等。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 1921 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 就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开展革命活动。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 全国抗战爆发后, 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 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年抗战中, 山西是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 15 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 60 万热血青年。 解放战争期间, 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地方干部南下或东进、西进,奔赴新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多

7、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形 地处中国华北、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的山西省总面积 15.6 万平方公里,林地面积 343.5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20.0% 。 矿产资源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 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 53 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尤以煤炭闻名全国。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612 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1/3 ,故而有 煤乡 之称。 植物资源 已知的种子植物有 134 科,约 1700 种,其中木本植物有 480

8、多种。 山西植物资源分布, 从南到北可划分为: 南部和东南部是以落叶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丛为主的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也是植被类型最 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 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区, 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是长芒 草、旱生蒿类和柠条、沙棘等。山西森林资源稀少,是全国森林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 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目前已知的有 1000 多种。 野生药物有 90 多种, 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 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野生纤维植物主要有蒙椴、鬼见 愁、蝎子草、芨芨草、马

9、蔺、葛 条、荆条、龙须草等。 动物资源 山西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 已知的有 400 多种, 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 70 多种。 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 14 种: 白鹳、 黑鹳、金 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胡兀鹫、褐马鸡、丹顶鹤、大鸨、金钱豹、虎、梅花鹿。二级保护动物有 56 种,包括鸟类 40种,两栖爬行类 2 种,兽类 14 种。此外,还有毛皮动物 20 多种,名贵的有水獭、石貂、貉、豹猫、黄鼬、獾、狐等;肉用动物可供食用的有野兔、野猪、环颈雉、石鸡、斑翅山鹑、岩鸽等;药用动物有 70 多种。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152.4 亿立方米。山西省陆地地表水十分贫乏,而且分布不均。集

10、水面积大于 4000 平方公里,河流长度在 150 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及漳河等 8 条。 根据计算, 全省河川径流量为 114 亿立方米, 与全国各省比较,占倒数第二位,仅比宁夏多一些。山西河流全属外流水系。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大体上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 其中黄河流域面积为 97503 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62.2%, 海河流域面积为 59320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7.8%。河流大都发源于东西山地。 山西省地下水资源为 12146 亿立方米, 但可采水资源只占 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

11、四周。 旅游资源 山西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北有大同云岗石窟,中有佛教圣地五台山, 南有黄河惟一的瀑布 - 壶口瀑布, 中国最大的武庙 -解州关帝庙,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永济普救寺莺莺塔等都在山西。据统计山西目前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物 (不可移动者) 计 31401 处。 其中:古遗址 2639 处、古墓葬 1666 处、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 18118 处、石窟寺 300 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 360 处、石刻及其它 6852 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 1466 处,以及依附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中的彩塑 12345 尊、 寺观壁画 26751 平方米。 所以 依托文物, 开发旅游 在山西

12、前景广阔,旅游事业必将成为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 能源 山西电力充足,是全国拥有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电厂最多的省份。 目前山西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 3052万千瓦, 2007年发电量 1761亿千瓦时。近 15 年来,全省新建 500 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 6 条,变电容量 100 万千伏安; 229 千伏输电线路 69 条,变电容量 603.6 万千伏安。 山西在华北电网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统计, 山西全省近 2000个乡镇全部通电,农户高峰用电保证率达 9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省是全国向省外输电量最多的省份, 如今北京的 1/4 电力来自山西。 人口 据 2009 年人口抽样调

13、查,全年全省出生人口 37.16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10.87 ; 死亡人口 20.45 万人, 死亡率为 5.98 ; 全年自然增长人口 16.76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 4.89 。 民族及民族分布 山西的民族构成主要以汉族为主 , 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99.7%, 有 54 个少数民族,包括:回族、满族、蒙古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等,人口 10.32 万人。 行政区划 全省有太原、大同、长治、阳泉、晋中、晋城、忻州、朔州、临汾、运城、吕梁十一个省辖市,全省共 119 个县(市、区) 。2009 年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2009 年初步核算,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7365.7亿元

14、, 比上年增长 5.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477.6 亿元, 增长 4.2%;第二产业增加值 4021.2 亿元,增长 2.3%;第三产业增加值 2867.0 亿元, 增长 10.3%。 第三产业中, 金融保险业增加值 351.6 亿元, 增长 2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513.4 亿元,增长 3.2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557.9 亿元,增长 17.1%;房地产业增加值 173.3 亿元,增长5.7%。财政总收入。 2009 年,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 153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8%。一般预算收入 805.8 亿元,增长 7.7%。外贸状况。 2009

15、全年全省累计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 85.5 亿美元,比上年减少 40.6%。其中出口 28.4 亿美元,下降 69.3%,进口 57.1 亿美元,增长 11.1%。外资利用状况。 2009 年全年全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58 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13.5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0.4%;其中纳入商务部口径统计的为 4.9 亿美元,下降 51.8%。全年全省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 4.9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30.1%;完成营业额 11.5 亿美元,增长 118.5%。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9 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942 万吨,比上年减产 8.37%。其中,玉米 654

16、万吨,减产 4.2%;小麦 211.11 万吨,减产16.5%。 支柱产业 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 贫困人口及扶贫计划 2009 年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 564.1 万人;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 378.2 万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 879.3 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 293.3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 280.3 万人,其中农民工 96 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 185.6 万人。全年全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94.4 万人, 比上年增加 2.5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 17.5 亿元,比上年增加 1.8 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121 万人,比上年增加 19 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 9.8 亿元,比上年增加 4.2 亿元。年末全省各类福利院床位数 4.51 万张, 收养人数 2.74 万人。 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