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99760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知识链接: 1、作者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自豫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2、相关知识链接:本文写于 1926 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

2、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 40 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 岁到 17 岁)在这里读书。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 12 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 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 1898 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 6 年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

3、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 11 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

4、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一、预习导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清理生字、词。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确凿( )菜畦( ) 桑椹( ) 轻捷(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珊瑚( ) 高枕而卧( ) 豁( ) 敛( ) 脑髓( )陌生( )鉴( )人迹罕至( ) 觅食( )竹筛( )秕谷( ) 系上( ) 传授( ) 书塾( )渊博( )蝉蜕( ) 拗过去 ( ) 盔甲( )东方朔( )倜傥 ( )2、解释下列词语确凿 菜畦 长吟 轻捷 攒 敛 鉴赏

5、人迹罕至 秕谷 方正 消释 宿儒 同窗 人声鼎沸 拗 整体感知1、根据文章标题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并概括这两部分的层意1)第一部分: 2)第二部分: 2、通读全文,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讨赏析1、细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1)句式 2)写景的角度 3)写景顺序 4)修辞手法 5)用词 2、阅读文章 36 段,文中美女蛇的故事采用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阅读文章第 7 段,课文连续使用一系列动词,熟读课文,给下列短文填空并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

6、,()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作用: 4、阅读文章第 9 段,思考下列问题1) “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 可以看出,三个“ 也许是” 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2) 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 对百草园的依恋。 3)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阅读三味书屋部分(1024 段)1)概括作者写了三味书

7、屋的那些生活片段2)你如何看待三味书屋的生活?三味书屋学案 教师版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知识链接: 1、作者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自豫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2、相关知识链接:本文写于 1926 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

8、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 40 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 岁到 17 岁)在这里读书。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 12 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 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 1898 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 6 年 这里的

9、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 11 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

10、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一、预习导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清理生字、词。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确凿( )菜畦( ) 桑椹( ) 轻捷(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珊瑚( ) 高枕而卧( ) 豁( ) 敛( ) 脑髓( )陌生( )鉴( )人迹罕至( ) 觅食( )竹筛( )秕谷( ) 系上( ) 传授( ) 书塾( )渊博( )蝉蜕( ) 拗过去 ( ) 盔甲( )东方朔(

11、)倜傥 ( )2、解释下列词语确凿 菜畦 长吟 轻捷 攒 敛 鉴赏 人迹罕至 秕谷 方正 消释 宿儒 同窗 人声鼎沸 拗 整体感知1、根据文章标题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并概括这两部分的层意3)第一部分: ( 1 9) 记 叙 了 百 草 园 的 有 趣 生 活 4)第二部分: ( 10 结 尾 ) 记 叙 三 味 书 屋 的 生 活 , 2、通读全文,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 过 对 百 草 园 和 三 味 书 屋 的 回 忆 , 表 现 作 者 儿 童 时 代 对 自 然 的 热 爱 , 对 知 识 的 追 求 ,以 及 天 真 幼 稚 欢 乐 的 心 理 。 研讨赏析2、细读第 2 自

12、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1)句式 “不 必 说 也 不 必 说 单 是 就 有 ” 2)写景的角度 视觉 味觉 听觉 触觉 3)写景顺序 前 一 个 “不 必 说 ”写 景 物 由 低 到 高 , 后 一 个 写 动 物 由 高 到 低 。 整 个 段 落 由整 体 到 局 部 , 整 体 部 分 从 植 物 写 到 动 物 , 局 部 部 分 则 由 动 物 写 到 植 物 。 4)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5)用词 作 者 写 景 用 词 准 确 , 语 言 生 动 形 象 。 菜 畦 的 “碧 绿 ”, 桑 葚 的 “紫 红 ”, 石井 栏 的 “光 滑 ”, 黄 蜂 因 为 肥 胖 而 “伏 ”在 菜 花 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