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92242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地理 真题备选题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xx新课标全国文综,12分)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3题。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解析:选C本题考查影响鲜切玫瑰花生产的自然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情人节时北半球处于冬季,此时美国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鲜切花的生产。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 D海

2、洋运输解析:选C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选择,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鲜切玫瑰花的价格较高且保质期较短,因此应采用航空运输的方式将哥伦比亚的鲜切玫瑰花运往美国。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 B热量足C技术高 D品种全解析:选A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发展鲜切花生产的区位优势,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墨西哥的纬度高于哥伦比亚,因此其热量条件不会比哥伦比亚更充足;墨西哥与哥伦比亚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技术水平应该相差不大;哥伦比亚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其鲜切花的品种应多

3、于墨西哥;墨西哥离美国较近,将鲜切花运往美国的运费低于哥伦比亚。4(xx广东文综,4分)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解析:选B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开心果耐旱怕涝,所以其种植需要有与之适应的条件,而高原沙漠地区符合这个条件,即干旱不易涝。故只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即使在环境恶劣的地区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xx全

4、国文综,8分)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56题。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解析:选C本题考查农业区位选择,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农业追求的是经济利润。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8月正值我国的夏

5、季,全国各地西瓜纷纷上市,海南岛西瓜便失去了冬季所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xx浙江文综,8分)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78题。7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农业区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图中甲为台湾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种植;乙为尼罗河三角洲,为长绒棉产地;丙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合种植柑橘;丁为罗讷河三角洲,是著名的葡萄产地,故选B。答案:B8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

6、约型农业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四地农业都属于投入生产资料多、生产规模大、集约程度高的集约型农业,故选D。答案:D(xx辽宁文综,8分)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910题。9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 BC D解析: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海岸,虽然位于赤道沿线,但因其高原地形的影响

7、,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答案:B1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两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地区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之分,干季降水较少,但光照充足,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答案:A11(xx全国文综,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8、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主要受水源影响,新疆长绒棉生产基地应分布于水源较为充足的绿洲地区,从该方面分析判断即可。新疆地处西北内陆,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可从无霜期、气温、日照时长、热量、昼夜温差、土壤、灌溉水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商品棉的销售受产品属性和质量、交通、

9、市场等条件影响,新疆长绒棉质地优良,加之棉花易储存、易运输,同时由于该区域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长绒棉供不应求。第(3)题,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灌溉水源不足;该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地表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严重,这些制约了西北地区商品棉的生产。第(4)题,该区域气候干旱,水源短缺,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将会增加水资源消耗,从而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小甚至断流;加剧气候干旱,造成荒漠化扩大、绿洲消失等;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还会造成土地盐碱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

10、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12(2011全国文综,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

11、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1图2(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解析:本题以农作物为切入点,考查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知识和工业区位,同时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通过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定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回答出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即可。第(2)题,读图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其地形特征从地形、地势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结

12、合黄麻产区的气候、地形条件可分析出其水文条件。第(4)题,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气温均高于20),年降水量大(在1 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拔低于200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

13、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13(2011全国文综,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

14、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解析:第(1)、(2)两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考生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判断能力。甲区域位于祁连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处于南下气流迎风坡,降水多,有冰雪融水灌溉,利于牧草生长。甲区域位于农耕区和畜牧区的过渡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而其周围地区则由于自然、人为原因不适宜种植牧草,畜牧战马,因此甲区域在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

15、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14(xx新课标全国文综,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xx年与xx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归纳、运用、迁移能力。第(1)问,读图即可总结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