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92239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8年10月26日,以“书圣故里、魅力孝河”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临沂孝河文化节落下帷幕。该文化节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孝河文化品牌,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客商,招商引资3.1亿元。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加快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有助于增强地方综合实力 文化建设应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 A B C D2.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

2、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C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16天的奥运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盛大节日。据此回答35题。3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

3、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 )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 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ABCD4北京奥运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5.下列四幅作品的设计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寓于中华文化的共性之中C全面继承传

4、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D实现文化发展和创新需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6.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期,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D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文化背景差

5、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 B C D8.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A B C D9“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

6、xx年9月27日,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成功实现太空行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可以说是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的“飞天”梦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蕴含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 B. C. D.11.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当你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

7、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12.xx年3月4月,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 B C

8、 D13.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 (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有一定的影响A B C D14.京剧是我国戏剧之大成,是源远流长的戏剧“国粹”。教育部决定在北京等10个省区市试点,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消除流行文化对校园的冲击

9、 有利于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A B C D15.“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 )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16.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民族性多样性交融性独特性A.B.C.D.17.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之所以重视民族节日,主要是因为( )

10、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 可以进一步推动“黄金周”旅游业的发展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18.xx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达岭长城、杨家将、牛郎织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A. B. C. D. 19.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

11、明( ) 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 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A. B. C. D. 20.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 B.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D.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21xx年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启动。为期10天的宝岛之旅,增进了两岸同胞的彼此了解,感受了两岸同胞共同的血缘和文化。台湾民歌我们都是一家人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12、。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 B C D22“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 B C. D.23.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 ( )创造文化 文化传递 文化沟通 文化共享A. B. C. D. 24.xx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育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党和人民党极可宝贵的财富,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意义在于 (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铸造民族之魂,回归传统文化 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A. B. C. D.25.xx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多措并举,在基础教育领域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此番“新政”旨在冲破应试教育的坚冰,也凸显了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