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92137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含答案(IV)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 xx年经济工作做出了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变的重要决策,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xx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官员致词时妙语连珠,谚语、俗语、流行语信手拈来,在让人们感受两国合作决心的同时,也领会到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回答2-3题。2.东西方文化不断加强交流,这体现了: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3.奥巴马在最后致词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 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2009年9月14日评选出“双百人物”,在他们身上体现

3、的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精神资源。从哲学上体现了:A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B理想对人生价值实现有促进作用C改造了客观世界,就改造了主观世界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的统一5.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体现了:A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6.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

4、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A. B. C. D.7过去过春节时,讲吃喝奢侈浪费;讲人情豪华送礼;讲豪爽比拼酒量等现象一直广为人们所诟病。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破除传统陋习的新方式,让春节的面貌焕然一新。如绿色过年减消耗添情谊;公益过年一一温暖传万家;读书过年一一精神大提升。过年方式的更新充分说明:A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B 人的认识是不断变

5、化发展的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B勿疏小善,方恢大略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进入新世纪以来,欧洲一些科学家计划进行人类克隆。他们认为克隆人技术是人工生育技术的一大进步,将给人类带来福音。而另一些人出于不同的宗教观点和对社会伦理可能出现混乱的担忧,反对进行克隆人类。据此回答910题。9上述材料说明 (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C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差别 D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0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立场不同

6、 世界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生活水平不同 知识构成不同A B C D11据说,苏小妹曾用对对联的方式刁难丈夫秦少游,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开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急得额头上沁出汗珠。忽然,听到一声“啪”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秦少游冲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条件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12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么会当空叫,“黄犬”岂能卧花心呢?于是挥毫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

7、卧花荫”。自以为改得高明,却闹出笑话。原来,作者笔下的“明月”是其家乡的小鸟,“黄犬”是在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A B CD13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同:国与国不同、人与人不同;一日三餐各有所好、一年四季各有千秋。因为不同,万物相别、相竞争、相互补、世界因为这许多的不同而丰富、精彩。这许多的不同 ( )是包含着相同的不同 是被“相同”所包含的不同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客观依据 是统一中的对立是应当而且也可以彼此宽容、接纳而和谐相处的不同A

8、B C D1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表明 ( )A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有其共同之处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事物的特殊本质15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观符合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B.矛盾对立性和统一性是不可分割的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全局观念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16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

9、存在的关系何为第一性的是 ( ) 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理在气先 A B C D17某乡村有很多柿子园。每到秋季采摘时,果农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每年秋去冬来,喜鹊们都在树上筑巢过冬,春天来了也不急于飞走,把柿子树上的害虫捕捉得干干净净,从而保证了柿子的丰收。这一事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B人们能够改造和利用客观规律C正确意识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D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18有人大代表将城市和农村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

10、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制约作用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9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变化 ( )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规律体现了我国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表明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体现了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A B C D20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商品价格,从来都不是固定在某一价位上,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是( )A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B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

11、相对的 D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2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成熟。“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增长的关系A B C D22一种新型固体垃圾处理炉采用二次焚烧的办法,将垃圾高温分解,分解后残留物无毒、无污染,可作为肥料直接施于农田。这一事例说明 (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只要积极努力,办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C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D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xx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