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96779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格式框架要求能正确设置文档的纸张大小、页边距、字体、字号及行距;课程标准的封面及内容排序符合规范。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A4;上、下页边距 2 厘米;左、右页边距 2.5 厘米,如图 1 所示。图1 页面设置2.正文字体、段落等设置要求标题为四号“黑体” ,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表格中的文字为五号“宋体” ,行距为 15 倍行距;同等级文字的字体、字号、标点符号一致;字、图、标点符号没有错、漏现象;公式、结构式等用法规范。3.课程标准封面(1)课程标准封面中的文字字体及段落样式。 校名:为楷体_GB2312、加粗、一号字; 课程名称:宋体、加粗、一号字。 课程标准:宋体、加粗、初号字。

2、 课程性质至制定日期:宋体/Times New Roman(英文及阿拉伯数字采用的字体) 、加粗、三号字。(2)课程标准封面中的“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适用范围” 、 “适用学制”需要与下达的教学任务相匹配。2(3)课程标准内容部分设计页眉:左对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群 右对齐:*课程标准。字体为楷体、五号字。4.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二、各部分内涵要求 (一)课程概述准确地阐述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群中的地位,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哪些明显的支撑或促进作用;说明课程的性质(共享专业基础课、共享选修课、核心课、精品课等) 。适用的专业。课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课

3、程的设计思路。(二)课程目标具体明确地阐述该门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文字描述共分两部分: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描述及具体目标描述。1.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描述。综合概括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为哪些岗位或哪个岗位群培养何种人才。说明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2.课程目标的具体目标描述。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职业素质目标、职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职业素质目标: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进步的

4、特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例如: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建议能对每项素质目标进行细话说明。一、课程概述二、课程目标三、工作任务及其标准四、实施建议3 职业知识目标: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客观世界存在的常识、概念、原理、规律、工作方式方法、劳动生产工具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等,对知识目标的表述使用 “了解” 、 “理解” 、 “掌握”等动词,例如:掌握银行会计的概念、特点和核算的对象及其内容。 职业能力目标: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解决具体问题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独立寻找

5、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能力;信息处理和数字应用能力等,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动宾结构格式,如:能正确辨别各种业务凭证的真伪。(三)工作任务及其标准1.教学项目一览表。 “教学项目一览表”需说明教学项目、教学任务和学时(理论+实践) 。 教学项目:本课程划分的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综合任务。 工作任务:本课程学生完成的具体任务,如果设计的任务过多,应当进行适当整合,以不超过 20 个为宜。 学时: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的划分情况。合理分配学时。表一 教学项目一览表教学项目 工作任

6、务 学时(理论+实践)2. 工作任务及其标准表。 “工作任务及其标准表” 需说明综合任务、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教学情境设计、考核评价。 综合任务:本课程划分的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列出教学内容的主题学习单元的名称,即学习情境(项目)的名称。 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将工作任务按教学的先后顺序进行罗列。在罗列过程中,应清楚地表达应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的范围和4深度,本课程实现的素质目标,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体现出课程的特点。 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尽量采用程度用语。学习标准表述需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应采

7、用“能或会+(程度副词)+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掌握银行帐务处理程序。通常采用的动词有:教学情境设计:将学生作为完成课程任务的主体,强调在“做中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促进者、检查者,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例如: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需组织什么样的活动(参观调研、小组专题研讨、观点评论、方案设计与展示、情景剧表演等) 、除采用传统的讲述、演示、提问、读书指导等外,还可采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角色扮演、先讲后做、先做后讲、边讲边做、自学探究等。如:多媒体演示:教学中向学生展示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

8、法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情景模拟:结合实践内容,设计某行一天的业务内容,学生每两人为一组,根据有关资料,练习银行会计基本核算过程中凭证的编制、审核,以及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处理过程。 考核评价:根据学生各项具体任务完成过程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建议。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项目完成的水平、作业完成的情况、小组答辩情况) 、评价内容(职业技能、职业素质) 。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程序类:排序、连接、制造、调整、准备、安装等;技能类: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迁移联系、

9、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置等;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5表二 工作任务及其标准序号综合任务工作任务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素质要求 教学情境设计考核评价(四)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课程标准适用的专业,建议学时数和教学方法建议等。2.考核评价建议。确定各种评价方式所占权重分配(各种评价方式所占学生成绩的百分比) 。例如,当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则可设定各项评价所占权重如表1所示。表 1 课程评价所占权重分配表形成性评价(6

10、0%) 终结性评价(40%)综合任务 1 评价综合任务 2 评价综合任务 3 评价综合任务 4 评价综合任务 5 评价综合任务 6 评价笔试 答辩 课业报告10% 10% 10% 10% 10% 10% 10% 20% 10%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评价方式,尽可能地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校内教师评价、企业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设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可采用表格将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进行罗列,例如表2、表3所示。表 2 综合任务 1 评价表综合素质学生姓名 考勤任务完成情况 规范意识合作、沟通意识 踏实小组评价 加分 合计表3 实践活动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示例表实践活动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评

11、价指标 权重 考核评价要素 分项权重知识与技能 20 选题的可行性 56开题报告(内容、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表述等) 10研究成果(成果的可靠度、成果的可信度、成果表达形式与内容、成果展示)以科学的态度获取结论和成果。 5从开题和研究成果考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果的的创新水平或价值 成果的创新水平或价值 3出勤率,活动记录的完整、及时性、真实性 3现场答辩情况(语言表达、仪态仪表、应答能力) 3材料的规范与完整性 3过程与方法重过程、重体验,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 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15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度 3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脑 5勇于面对困难 5情感态度价值观勤于动脑

12、、勇于面对困难、团队合作精神15 参与性与合作性,包括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 53.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主要指校内实践条件、校外实践环境要求等。包括实践场地(可附图) 、多媒体教学设施、实训设备配置的要求等。课程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实践条件的,可注明“本课程教学不需要使用校内外实践条件”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选用教材、学材、参考书目(含校企合作开发特色教材、课件、学习指南、案例、习题) ;(2)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包括投影、录音、录像、课件、印刷品、图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三、必要说明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相应课程学习后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

13、和社会能力方面所达到程度的清晰、明确的描述,规定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应该获得的成绩、能力以及个人发展,以使学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点: 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学生学习行为及结果的描述应该是可理解、可达到、可评估,不能含糊不清。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专业能力7(知识与技能) 、方法能力(过程与方法) 、社会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 “学习内容和学习标准”的陈述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