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62428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

2、不折叠,不破损。 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读以下网络笑话材料,完成13题。 某老农进城,看见一广告牌上写着: “苹果,优惠价4688!”老农一惊:“谁吃得起?”往前走,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2299!”老农想,八成是骗子!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牌子写着:“小辣椒,只要998!”老农实在忍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娃啊,别打工了,快回家种地吧,我们要发了”1若老人的家乡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则其家乡最可能

3、位于 A东南丘陵 B山东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2老人的家乡与美国苹果手机公司总部所在地(硅谷),两地水果产区生长旺季相同的气候条件是 A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光照充足 D. 热量充足 3材料中,三种手机价格悬殊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材料 D劳动力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xx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第4-6题。4图1中A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C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

4、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5此次暴风雪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6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A1月,甲地 B4月,乙地 C9月,丙地 D11月,丁地一道中梁山将重庆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据此回答7一8题。7九龙坡区西城与东城相比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土地价格高 C交通便利 D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8九龙坡区“西城再战”的有效措施是 A大

5、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扩大城市用地规模C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D建卫星城,开发新区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xx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吞吐。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3,完成911题。 9关于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B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C46月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3月份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10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A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B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C长江干流水位高

6、 D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11.关于三峡水库排蓄水对鄱阳湖吞吐作用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蓄水期泥沙输出量增大 B泥沙的吞吐量差变小C流量的吞吐量季节变化变小 D流量的吞吐量差变大36(2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xx年09月22日农民日报“秋雨绵绵落华西”xx年9月7日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迎来今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陕西当地俗称“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雅安气候资料:表1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

7、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6.37.711.616.820.823.325.124.921.016.712.47.8平均降水20831.950.993.0129.4181.0369.5433.6206698.356.520.9降水天数13.316.118.617.819.119.320.118.820.820.416.312.6材料二 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1)根据表1描述雅安气候特征(6分)(2)据图5、图6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8分)(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

8、影响(10分)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1)读图7,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8分)(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3)读图8,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8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

9、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图9)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南极旅游逐渐兴起,旅游者通常先乘飞机到达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半岛一带观光游览。(1)说明南极半岛成为南极旅游首选目的地的原因(6分)。(2)南极旅游需防范哪些安全问题(4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从2011年10月到xx年3月,我国云南等省份一直遭受干旱困扰。云南省气象台xx年02月03日11时继续发布高温干旱红色预警信号,近一周以来,我省的气象干旱仍在持续,旱情加重。预计未来一周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楚雄州

10、、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16地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云南长时间持续干旱的原因。(6分)(2)面对干旱如何解决生产和生活缺水问题。(4分44. 环境保护(10分)阅读图10,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区域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图中B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是什么?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地理答案1C 2D 3B 4C 5C 6D 7A 8C 9B 10C 11B36.(24分)(1)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降水总量丰富;集中在夏秋季节;四季分明(三点得各6分)(

11、2)雅安的西侧,是青藏高原,而东面则是四川盆地 ;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相互影响;喇叭状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雅安境内,带来丰富降水;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盆地(或谷地)地形夜间冷空气下沉盆地气流上升多夜雨(四点得8分)(3)有利影响:秋雨多,有利于水库、池塘及蓄水、预防来年的春旱;雨水可以较深地渗透到土壤中,土壤的蓄水保墒。不利影响:绵绵细雨,带来了低温,不利于农作物的收获;它可以造成晚稻生长期冷害,空秕率的增加;还可使已成熟的作物发芽、霉烂,以至减产甚至失收。(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7(1)距海近(2分);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2分),可

12、沿河谷深入(2分);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2分);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分)。(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2分);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远离沙漠腹地(2分)。(3)墙厚:隔热降温(2分) 窗小:抵御风沙(2分) 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2分),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分)(仅答“利于通风”得2分)42(1)距离阿根廷近、交通便利;(2分)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2分)浮冰较少、易于登陆。(2分) (2)需要防范低温(酷寒)(1分)、烈风、(1分)强紫外线辐射(1分)及游轮碰撞冰山、掉队迷路等意外(1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1)全球变暖等使极端天气

13、或气候现象频繁,加剧了云南的干旱;(大气环流异常)(1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不足;(1分)去年雨季降水时间结束的早;高温天气时间长,蒸发量大;(1分)喀斯特地区不利于地表水存储(必采2分)(6分) (2)远距离调水(1分);打深井;(1分)限时限量供水,(1分)节约用水。(1分)(4分)44(1)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2分)、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草,恢复自然植被;(1分)解决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主要是合理灌溉、有灌有排。(1分)(2)水土流失。(1分)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1分)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1分)流水侵蚀作用强(或外力作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