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2395852 上传时间:2017-09-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项复习一:通假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课 通 假 字1、曲突徙薪 【东汉】 班固客有 过 主人者,见其灶直 突 ,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 更 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 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 录 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 “乡 使 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者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1)_ (2)_ (3)_ (4)_ (5)_ (6)_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1)过( ) (2)突( ) (3)更( )(4)应( ) (5)录( )

2、(6)使( )3、下列句中的“而”与“主人乃寤而请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康肃笑而遣之 B广起,夺而杀尉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城入赵而壁留秦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者,且有火患。译文: _. (2)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译文: _. 5、 “曲突徙薪” 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 。【参考译文】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 ?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 (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3、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 ?曲突 ?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 ?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 (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 ?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2. ( 1)拜访( 2)烟囱 ( 3)改变 ( 4)理睬 ( 5)邀请 ( 6)假如3.B (都是承接关系。 A修饰关系; C 转折关系; D并列关系)4. ( 1)不然将会有火灾隐患 ( 2)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人按照功劳依次入座。5. 本篇寓言告诫人们,防患于未然比灾难发生以后的补救更

4、为重要,即防灾重于救灾。本文也讽刺了那种重救灾而轻视预防的愚蠢行为。2、苏代为燕说齐 【西汉】 刘向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 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 黄金万镒,以为马食。 ” 淳于髡曰:“谨闻命矣。 ”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愿子还视之 ( )同( ) _ (2)臣请献一朝之贾 ( )同( ) _ 2 (3

5、)齐王大说苏子 ( )同( ) _ 2、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C顾念蓄此劣物终无所用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译文: _. (2)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译文: _. 4、苏代见齐王的过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 【参考译文】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说道: ?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 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也没

6、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回头再瞅一眼, 这样我愿意给您一天的费用。 伯乐于是就照着卖马人的话做了,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 ?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 ?淳于髡说: ?愿意听从您的吩咐。 ?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2.B (都是回头看的意思)3. ( 1)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 2)现在我想把 ?骏马 ?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人替我前后周旋。4. 有才能的人要善于推销自己,

7、要像卖马人借助伯乐提高马的身价一样,要采取一些策略引起他人或社会对你的重视。3、梁王魏婴觞诸侯 【西汉】 刘向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齐桓公夜半不嗛, 易牙乃煎敖燔炙、 和调五味而进之。 桓公食之而饱, 至旦不觉, 曰: 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 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 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

8、牙之调也; 左白台而闾须, 南城之美也; 前夹林而后兰台, 强台之乐也。 有一于此, 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易牙乃煎敖燔炙 ( )同( ) _ (2)今主君之尊 ( )同( ) _ (3)可无戒与 ( )同( ) _ (4)梁王称善相属 ( )同( ) 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觞( ) (2)鲁君兴 兴( )(3)和调五味而进之 进( ) (4)绝旨酒 绝( )3、与“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中的“以”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左江而右湖,以 临彷徨 B不赂者以 赂者丧C久之,能以 足

9、音辨人 D常以 身翼蔽沛公3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用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禹饮而甘 之 B昂 其值,居为其货 C推南之威而远 之 D后世必有味亡 其国者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译文: _. (2)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译文: _. 6、就本文内容而言,记录了鲁共公劝诫梁王不要因沉溺 、 、 之中而 。7、鲁共公在梁王宴会上的“择言”连用四个“后世必有”这样的句式,这是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_ 。【参考译文】梁惠王魏婴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梁惠王向鲁共公敬酒

10、。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正色道: ?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 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 齐桓公有一天夜里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易牙就煎熬烧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送上,齐桓公吃得很饱,一觉睡到天亮还不醒,醒了以后说: 后代一定有因贪美味而使国家灭亡的。 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没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发走了,说道: 后代一定有因为贪恋美色而使国家灭亡的。 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洞庭,俯视方淮之水,觉得山水之乐可以使人忘记人之将死,于是楚王发誓不再

11、登高游乐。后来他说: 后代一定有因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国家灭亡的。 现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仪狄酿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您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都是南之威一样的美女;您前边有夹林,后边有兰台, 都是强台一样的处所。 这四者中占有一种, 就足够可以使国家灭亡, 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吗 ?梁惠王听后连连称赞谏言非常之好。2. ( 1)进酒,劝饮 ( 2)起来 ( 3)进献 ( 4)断绝,戒除 ( 5)甜,甘美 ( 6)睡醒3.B (介词,因,因为。 A项连词,表承接; C 项介词,凭; D项介词,用)4.A( A项是意动用法, 以之为甘, 译为 ?觉得酒味很甜美?

12、 。 其余项均为使动用法: 使昂, 抬高; 使远,疏远;使亡,丧失)5. ( 1)楚王登上荆台远望巫山,左边是洞庭,右边是彭蠡,俯视方淮水,惟觉山水之乐而忘记人之将死,于是在荆台上发誓不再登高游乐。 ( 2)在这四样中只要有一样,就足可以使他的国家灭亡。现在您兼有这四样,能不加以警戒吗?6. 酒、味、色、乐 荒废朝政7. 运用铺陈手法。可以突出问题的严重性,以引起梁王的重视。2. ( 1)仿效,装扮 ( 2)到去,前往( 3)使受苦,折磨( 4)老人( 5)彼,那个( 6)本来( 7)故意( 8)往,去3. ( 1) (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省略主语( 2)扶着他却在

13、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省略介词 ?于?4. ( 1)状语后置句。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5. 不能。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所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4、黎丘丈人梁北有黎丘部, 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4 汝道苦我,何故?” 其子泣而触地曰: “孽矣 !无此事也。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 “嘻!是必夫奇鬼也!我

14、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吾为女父也,岂谓不慈哉 ( )同( ) _ (2)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 )同( ) _ (3)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 ( )同( ) _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效( ) (2)之 ( ) (3)苦( ) (4)丈人( )(5)夫( ) (6)固 ( ) (7)端( ) (8)逝( )3、下列句子括号里省略了什么成分?补出后翻译成现代汉语。(1)( )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译文: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