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55142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I)(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史”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其价值不证自明。而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早已习惯从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而罔顾诗人殚精竭虑地在格律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喜欢在作品中搜索年、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信息不同,目光如炬的批评家往往更喜欢从

2、诗歌的比兴、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史的蹊径,并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诗史互证”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理论与“诗史”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

3、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于“以诗为史”的阅读传统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在现实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量生硬的拼凑,或以纪史功能作为诗歌的主要价值,或将诗歌中的比兴、美刺牵强附会于上层社会中重大、秘密的政治事件,更有甚者,将“诗史”作为一种阅读标准,强加于古人甚至于今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之上,只要诗中出现与时事交涉者,即可誉其为“诗史”。这一阅读方法的滥用非但不能为现有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反而遮蔽了诗歌阐释的丰富的可能性。实际上,“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是不可随意运用的。历史上仅有宋末、明末清初两个时

4、代的诗歌作品被当时或后世较多地尊称为“诗史”,这两个时代都存在史官缺席、史料贫乏的问题,而诗歌因为篇幅短小,诗人可随时随地利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载所思所感,所以,诗歌可用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然而,对宋元以来的绝大多数时代而言,公私的历史记载均十分丰富。相对于整体的历史记载(上至帝王的起居录、实录,下至民间的野史、笔记)而言,片段的、经验性的诗歌中的历史记载实在渺小到可以忽视。或许个别杰出的诗人的触角涉及到历史记载所忽略的地方,但这也是因为创作观念的转变,使得诗人乐意记载和描述某些重大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同治、光绪以来,诗歌的纪事功能更是在不断地被边缘化。这么说,自然不是一笔抹杀诗歌的记录功

5、能。诗歌本是诗人面对世界的重要思考结晶,但凡人生所要面对的事情,诗歌自然均有所涉及。记载历史,本是诗歌众多功能中的一项。诗歌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历史的阅读。今日来看,“以诗为史”的阅读,可以让诗歌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物质史、情感史、性别史、医疗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如下认识之上: 最后方可曲径通幽,由诗歌的微妙门径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真实、丰富的历史阐释空间。(选自张晖中国的“诗史”传统有删改)1第段中“几乎”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 。(2分)2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分)3第段写宋末、明末清初的诗歌作品的作用是 。(3分)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

6、第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充分了解诗歌的体制和美学,掌握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而非用来简单证明历史的文献材料才不至于对诗歌的意义及某些历史信息误判充分明白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熟悉同一时代诗歌文本的趋同与差异A. B.C. D.5下列对“诗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史”是指在诗歌史上具有最高价值的作品。B“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只受历史时代的限制。C“诗史”是部分具有记载历史功能的诗歌作品。D“诗史”是古典诗歌“以史为诗”的创作传统。6作者对“诗史互证”这一阅读方法持什么态度?简要阐释。(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黄州赤壁谒东坡任 蒙我又来了,

7、在这满天秋碧的日子。我是来看苏东坡的。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滚滚江水边这片青松与修竹掩映的江矶兀立于小城一侧,兀立于如烟波一般浩渺的文化时空里;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苏轼屹立在这里,屹立在历史的苍穹之下。江上的霞晖刚刚散去,东坡先生漫步走下矶头,几分悠闲,几分沉思。他仍然站在坡下的那片开阔地上,展望万里长天,展望远方烟树,历历的江南原野,任身旁的长河滔滔而去,任三三两两的人群从公园穿过。无垠江山,朗朗怀抱,今日黄州的秋空,依然能让他产生无限怀想。是的,先生没有离开过黄州。他把自己最好的创造年华留在了黄州,他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留在了黄州,他把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8、和生命表现留在了黄州。不曾有过干戈扰攘的著名战事,不曾有过或虚或实的传说故事,黄州的悠远,黄州的名望,是靠文化构筑起来的。说得具体些,是在970多年前的那个风雨如磐的日子,一个近似囚犯的人被押解到这里,在这里留下了几纸文字之后,就把这座小城高高地垫起,让世人刮目相看了。如今,不闻低吟高诵之声,横笛漫吹的悠扬也已渐渐远去,但有苏轼伫立在这里。无论是秋色中的黄州,还是春阳下的黄州,见到苏公,都能让人遐想翩翩。那是一个让人永远无法悟透的文化话题,本是一场人生悲剧,却导致了一次生命意义的至高升华。在我们今天为宋词、为唐宋散文这些巨大文化财富而备感骄傲的同时,只能庆幸当年的黄州,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的这座

9、大江似练、山水如绘的美丽小城,上苍就不会将那次重大的文学孵化选定在这里。 黄州有幸。当年,这处在人们看来十分偏僻的蛮夷之地,却意外地迎来了才华盖世的词人,加上它临江的地理位置,还有个与赤壁鏖战之地同名的矶头,使词人想到了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激战,使这座平淡无奇的小小江矶得以峥嵘出世,使千万年安然流淌的江水在文字的画卷中显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使这座城池肩负起了一次重大的文化使命。 词人有幸。作为悲剧的主角,乌台诗案带给他的政治挫折是惨重的。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苏轼来到黄州,无疑是走进了他那宦海人生的巨大落差。是黄州尊贤敬德的淳朴民风抚慰了他遭受过重创的心灵,是黄州壮丽的山水激发了他的才情。尽管人生

10、厄运和功名未成难免使他感伤,但他得以在这个小小平台上一览辽阔江山,走向情动千古的高远之境,以江海豪情卓然独步,为中国文化史写下了极其精妙的一页。古往今来,每一个追求文化高度的汉语言书写者,无不苦思冥索地探寻过方块汉字的最佳组合之奥秘。而当年词人泛舟江波之上,借着如纱如水的月色,与人把盏谈笑,随之挥毫写下了令天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旷世之作。那样的夜晚,词人一家或寄居于小小寺庙,或局缩于简陋茅庐,忘却了自己身处逆境的他,在这夜阑人静之时,还端坐窗前,秉烛研墨,其神情之从容,其笔锋之流畅,犹如天授。 天地广袤,山水无数,为何黄州能够诞生出震古烁今的文学作品,造就出一代文化奇人,这里的山水蕴藏着怎样的灵

11、性,东坡先生曾在这里受到了怎样的灵感支配,才完成那样绝妙的文字组合的?这种问题也许有些玄虚,但并不一定是个可笑的话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学人向往黄州,他们除了游览名胜,还希望从这里寻访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文化名胜对寻访者的诱惑所在。 苏轼被贬谪而来,本是历史对道义和文化的一次暴虐践踏,本是命运对他的一次极不负责任的安排,但他却在这种艰困和屈辱的遭遇中,实现了一次被历史大书其功的文化突破。惊世之作如此出现,除了神灵相助之功,似乎没有谁能够作出符合现实规律、并且令人信服的解答。 我每次到黄州,都要来赤壁一游。尽管我没有能力来破解杰出文化的诞生之谜,连苏轼谪居黄州

12、五年的经历也缺乏研读,甚至不清楚自己一次次反复而来有什么实际意义。然而,每次前来,我总要在这位先贤面前久久凝望,看他峨冠博带的衣饰,看他并不伟岸的身躯,看他自然平静的表情,看他穿透岁月的眼神。文化伟人生荣死哀,不像帝王将相那样,活着没有人敢靠近,死后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代代后人读着先贤的作品,总像他们还活着,不管他们离自己多么遥远。 这回,我再一次走近苏轼像前,再一次屏住气息仰望,再一次留影纪念。可我似乎突然感到,他那双平和远眺的眼睛中透出的雄视百代的目光,让人震撼。原来,我无法走近他。7. 第段加点词“孵化”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8. 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9. 概述第段苏轼被

13、贬黄州却能写下中国文化史上极其精妙一页的原因。(3分)10. 本文第段的文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11. 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段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苏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B本文横穿古今,通过凭吊苏轼也反思了古代的文化现象。C第段划线句让我们联想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本文语言朴实而不失于文采,平静的叙述中涌动着激情。12. 阅读全文,请对文章的最后一段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6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2)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3)不应有恨

14、, 。(苏轼水调歌头)(4) ,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5)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若夫 ,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8)大道之行也, 。(礼记)(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14.这首小令的曲牌是 。(1分)15.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小令以设问起笔,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感喟,引发读者对昔日杭州的追忆。B.“朝也笙歌,暮也笙歌”一句是对统治者纵情声色、贪图享乐的揭露和讽刺。C.这首小令语言朴实,用白描手法写出了杭州在连年战乱中的沧桑变迁。D.全曲的感情基调低沉婉转,如一曲挽歌,表达了作者生逢乱世的悲哀与无奈。16.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其作用。(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表武陵主盐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贮备使,择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