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54890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中政治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3)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4)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5)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理解: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 (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四、【方法点津】: (1)阅读教材,概括出联系观点的原理内容。 (2)结合联系的三特征,深入领会联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搜集

3、具体事例,说明怎样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五、【课文导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二框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

4、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课堂探究:(1)黄筌为什么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2)如果让你改动这幅画,你会怎样做?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1)吴道子的画是一个整体,黄筌之所以无法改动此画就是因为画中食指挟鬼眼是整幅画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处于画的被支配地位,只能服从和服务于整幅画。一旦改动,则失去了其整体的功能。 (2)不改。因为整体与部分又是辩证统一的。(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

5、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相互依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体。特别是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与部分还是相互作用的,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课堂探究: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探究提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手作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一旦离开人这个整体,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了。课堂练

6、习: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答案:C 解析:作为包含关系选择题,D项说法有误,应排除。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了三者的关系。B项强调了三者的统一,但与题意不符,故应选c项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沐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

7、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分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课堂练习:城市建筑不协滴,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两种“城市病”主要是由于规划建筑者缺乏整体考虑

8、,片面强调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从而导致此“病的发生,故A、B、D项不选,C项符合要求。(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及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和系统各有其不同特点。要素作为整体的组成元素、因素方、面、部分,有如下特点:第一,个别性、局部性。要素总是整体中的一个个别部分,或者是一个个别因素、个体。第二,多样性、差别性。一个系统中诸多要素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

9、用,它们相互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第三,不可分割性。要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相对于该系统来说,它是不可分割的。第四,不确定性。与整体的结构相比,要素相对不稳定。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因而它既是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又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各个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第二,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都是有序的组合,因而具有卡目只寸的稳定性。 课堂探究:(1)根据木桶和短板的争论,请你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榭成事物的内部要素的不可或缺性。 探究提示:(1)整体与局部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

10、分。 (2)一个班级是由许多个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所学知识都是由各个学科组成的等。课堂练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里的“一定意义上”的含义应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包括着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C这里强凋了整体、部分和系统、要素的关系是一致的 D这里强调了整体、部分与系统、要素的关系有共同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二组关系的认识,D项说明了联系的共性。因此选D。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课堂探究:(1)上述两种学习方法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谈谈你是怎样学习的,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探究提示:(1)上述

11、两种学习方法中包含了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它告诉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略。(1)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第三,优化原则。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

12、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课堂探究:(1)多桨船在性能上是不是其他船只性能的简单相加? (2)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1)不是。是在其他船只性能的基础上趋向强化的体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冯湛运用

13、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造出了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启发是首先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课堂练习:17世纪70年代以前,几何和代数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它们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学科。笛卡儿对当时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j点和缺点,主张采取代数和几何中一切最好的东西。他把代数运用于几何,使图形的几何关系在方程的性质中表现出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研究几何问题的新方法。解析几何的发明过程说明( ) A分析的方法只适应于认识特殊事物,而综合的方法才有广泛意义 B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综合的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D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 答案:C 解析: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