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2437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三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日里,在鸣虫的怂(cng)恿下,枫叶酝酿(ning)了一夏的能量,迫不急待地爆满枝头,红得逼退了所有的色彩。B . 一个在工作上不拈(nin)轻怕重,对别人毫不吝啬的人,一定会比咄咄(du)逼人的你受大家的欢迎和尊重。C . 商场里人头攒(cun)动,既有狡黠(xi)的摊主与客人的讨价声,也有找不着自家孩子而惊慌失错的大人。D . 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们就可以贪婪(ln)地领略大自然的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享受或净谧或高邈(mo)的四季美景。2. (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惶失措B . 狼籍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 . 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 . 归咎 喷嚏 铸剑为梨 穿流不息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A . 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B . 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C .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 . 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

3、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 , 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冬天,在院中,在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B .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一批庞大的义务灭虫队伍,这就是常年守卫在森林.果园.庄家和田野中的食虫动物。C . 它们很准时,人们飞出飞进按着他们的钟点劳作休息,倒是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D . 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的优越程度。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

4、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B .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 .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 .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6. (2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

5、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A . B . C . D . 7. (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B . 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C . 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D . 保尔具

6、有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9分)8. (2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人生需要一种化解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是一位无名老僧,他轻描淡写的几招就把数位绝顶高手全部打败。无名老僧曾这样阐释过:练功者每练成一项少林绝技的同时,自己的身体都会遭受莫大伤害,并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每练一种武功,都需要学习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其中的戾气。最终,是越慈悲的人,武功越是高强。想来,这位老僧道出了一个涵盖人生的大道理:人生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化解。我们的情绪需要化解。郁闷时,需要发泄来化解;伤心时,需要眼泪来化解;失意时,可一醉方休化

7、解胸中块垒;仇恨时,则需胸襟与笑容来化解。化解后,心灵才会平衡,心绪平和,然后,人生会重新进入阳光地带。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化解。每天静坐室内,或写着文字或面对着电脑屏幕,慢慢地,思维迟钝,视力下降。时间久了,身体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以动“治”静。走出房间,来到自然中,用绿色养眼,用空气润肺,让鸟语叫醒耳朵,借花香恢复嗅觉。经此化解,再回到学习或工作中去,我们必会精神百倍,心情舒畅,思维灵活,工作更加高效。几天前看到一则消息,是说比尔盖茨将从微软帝国转向慈善世界。这也是一种化解,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一些人攫取了过多的财富,另一些人的财富必然会减少,进而造成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随之而

8、来的是仇富等社会问题。这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就会选择慈善来化解危机,以和谐社会关系,让别人认可自己。人生离不开化解,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和空气。不懂化解的人,人生观必然畸形,人生道路必将褊狭,这样的人生必然存在危机;不懂化解的人,会拘泥不化,执迷不悟,钻入牛角尖、走进死胡同,以致自己四处碰壁,寸步难行,永远无法窥得人生的另一番境界,无法体会人生精彩有趣。化解,是一种人生智慧,懂得化解之道,就会于山重水复之际,走出迷津,豁然开朗,突见柳暗花明。化解,更是对某一件事件或某一生命时段的校正与反思。懂得化解之道,人生就有所悟,有所得,精神修养就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时,我们离成功也更近一了。 (选文略

9、有改动)(1)文章的开头部分引用天龙八部中无名老僧的事例,其主要作用是:引出的论点;引发 。(2)文章、三段,从情绪需要化解、三个方面展开论述。(3)文章、两段采用的论证方法,强调化解能让我们 , 更能让我们的看法。(4)初三毕业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化解学习压力?谈谈你的体验或想法。9. (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给地震波一个空间段奇清(1)地震从来都是令人恐惧生畏的自然现象。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时代,地震就如同一个暴君,人类只能任它鱼肉宰割。如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对地震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鉴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大多是建筑物倒塌而导致的,人类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但

10、却极大地增加了建筑成本。(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法国马赛菲涅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换一种思路用比较少的成本、简单易行的办法,减少或消除地震对人类的危害。(3)我们知道,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4)法国科学家们想,地震波之所以能成为面波,是因为地震波形成之后,在地下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便横冲直撞到了地面,造成地面建筑物的成批倒塌,人员大量伤亡。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5)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不过,这种“孔洞”不是在地面随便打上一些就能行的。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出地震波的波长范围,经

11、过计算机模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径应为0.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为1.73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6)在地面打孔洞是受到“隐身衣”的启发。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被阻挡的光波反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就会成像。物体能“隐身”,是人们为物体穿上某种衣服,即给物体表面涂上一种特殊材料,此时光波会绕物体而行,如同没被阻挡一般,人们也就看不见物体了。(7)在地面钻孔就如同在“视觉隐形”时给物体穿上的特殊隐形衣,地震波的“眼睛”也就“看”不到地面的物体了,不能再对其形成破坏。不,此时的地震波并不需要“看”地面的物体,因为孔洞已经让它们在里

12、面很舒适了。(8)法国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某一处山脚下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让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9)不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法国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10)精确定位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的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乌有。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11)给“地震波”一个空间,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地震,不是与之为敌,也不是被动地逃避,而是主动地为地震波

13、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3期,有删改)(1)第段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2)第段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3)“地面钻孔”为什么可以消减地震灾害?请说明其中的道理。(4)“地面钻孔”为什么可以消减地震灾害?请说明其中的道理。(5)请简要分析第(1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6)请简要分析第(1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7)科学家为“给地震波

14、一个空间”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请结合全文概括。(8)科学家为“给地震波一个空间”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请结合全文概括。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显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2.1;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3.3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会加剧。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10%。到本世纪后半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以及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在未来20年到50年中,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由于气候暖干,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都将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沼泽湿地将变成草甸湿地。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湿地,则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潮滩地被淹没和侵蚀。未来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