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921621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xx年11月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

2、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来说,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服务的。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

3、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

4、了托出中间的佛身。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

5、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伏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但它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选自美的历程佛陀世容之悲惨世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6、是A中华民族对佛教的态度经历了接受、改造、消化、摆脱的过程。这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意识行程,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深刻理解。B为显示洞窟佛像雕塑的面部宁静,先民们在创作雕像时将壁画人物与佛像相对比,以及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渺小与佛像的高大相对比。C在南北朝频繁的战乱背景下,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流行,其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法律标志是北魏和南梁宣布它为国教。D高大的佛像体现的是人间的神情、面相、风度,是由人世间渺小的生命建造的,折射了世间的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情绪。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宗教和宗教艺术都是异常复杂的现象,都是用来信仰和崇拜的,但宗教艺术并不是单纯用来观赏的,

7、一般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B北魏时代的石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洞窟中的壁画描绘的都是由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内容。C神像的巨大、智慧、超然使跪倒在它们面前的芸芸众生显得十分渺小,但即使这样,跪拜祈祷的人们因阶级的不同而对佛的恳求也不同。D北魏佛像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无论是龙门、敦煌还是麦积山等佛像都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佛像雕塑寄托了中国人的未来、美好、希望,但佛像本身却没有显示出慈祥、仁爱的神情,似乎对人类没有什么关怀和动心。B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形式之

8、一,这种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会在时代变迁、阶级变化等方面发生变化。C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的所有壁画都是佛像的陪衬,用营造出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悲惨世界来显示佛像的高超和飘逸等。D敦煌壁画在不同时代神的世界有所不同。比如题材、主题、壁画中人物的画貌、风度不同等。这能够说明华夏传统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长。父楷洛,开元初,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果闻。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丁父忧,终丧不入妻室。光弼以景城、

9、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蚧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

10、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沉其军,乃阳约降。至期,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节选自旧唐书李光弼传)4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11、确的一项是(3分)A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B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C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D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

12、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度使:唐王朝为了军事需要设置的官,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到了元代被废除。B长揖:古代汉族的交际礼仪风俗,见面时拱手自上而至极下,大多数用于晚辈对长辈。C年号:从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词意吉瑞隽永,如建隆、永平、至德。D牙帐:古代官署的大门上有猛兽利牙的图案,所以称官署为牙,牙帐指将帅所居营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光弼坚持原则,勇敢正直。他听说崔众轻慢上级,心里非常不平;在崔众被收押之后,李光弼不理会册封崔众的诏书,将其斩首示众。B李光弼指挥得当,善于作战。至德二年,史思明等人

13、前来攻城,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力排众议,用挖地道等灵活战术击退了敌人。C李光弼为国杀敌,忘我无私。在叛军围城之时,他在城墙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经过家门也不看一眼;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D李光弼善于度势,领兵有度。围攻安庆绪一战,李光弼的建议不被采纳,导致错失战机,最后众将惊慌溃逃,皇帝也因此降罪于众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潜沟营地,将沉其军,乃阳约降。至期,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2)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听 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14、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8一曲秦筝引发了诗人怎样的联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9这首诗描写筝声,却无一字直写筝声。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周逍遥游中用对待“辱”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两句是: ,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 ”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3)苏轼赤壁赋中的“

15、, ”两句,从侧面表现呜呜笛声的悲凉。乙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不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鬼 脸 钱张建生当年,开封府有条古玩街,店铺经营古玩字画、珠宝玉器。其中有家古币店,老板刘少白觉得来钱太慢,便打起了歪主意。民国年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频发。穷人揭不开锅,就卖祖宗传下来的古董。古地中原,散落在民间的文物很多,其中不乏宝物。可惜穷人不知道啥是文物,更不懂得行情,遇见黑心买主就当废物卖,给多少钱是多少钱。刘少白经常守在古玩街口,见破衣烂衫者过来就问:“卖东西吗?”穷人不逛古玩街,来了就是卖东西。他坑蒙拐骗,用很少的价钱就把西周的贝币、西汉的五铢、唐代的开元通宝弄到手。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是古玩界泰斗,听说外甥发昧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来,言辞恳切苦苦规劝。刘少白竟也当成耳旁风。老人见劝不醒他,非常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