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89950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D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制作石器B . 烧制陶瓷C . 粮食酿酒D . 使用火药2. (2分)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指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 A . 二氧化碳B . 二氧化硫C . 可吸入颗粒物D . 臭氧3. (2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

2、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其分子中含有与H2O2类似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 . 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C . 青蒿素难溶于乙醚D . 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4. (2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评价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B . 过滤C . 液体加热D . 熄灭酒精灯二、 选择填充题 (共10题;共20分)6. (2分)“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

3、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A . 甲学生用白色点滴板替代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B . 乙学生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C . 丙学生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D . 丁学生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回收7. (2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 汽车燃料的燃烧B . 钢铁生锈C . 牛奶变酸D . 农家肥料腐熟8. (2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 根据气味区分白醋和白酒B . 根据颜色区分蔗糖和食盐C . 根据状态区分汞(水银)和氧化汞D . 根据硬度区分石蜡和大理石9. (2分

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则的是( )。A .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 . 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 . 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 . 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10. (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为了不浪费氧气, 立即收集B . 加热时,先预热, 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C . 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D . 固定试管时,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11.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 . 用

5、细铁丝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尽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B . 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硫酸盐C .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D . 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12. (2分)(2017连云港)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B . 熄灭酒精灯C . 检查气密性D . 连接仪器13. (2分)某同学观察演示实验后做的下列笔记不正确的是( )A . 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 .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C .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6、黑色固体D . 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4. (2分)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B .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 .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D .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1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将冷蝶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得到炭黑B . 医疗上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C . 用NH4Cl和Ca(OH)2同时施入农田,即解决了农田的肥料问题又中和了土壤的酸性D . 洗涤剂和汽油都能

7、清洗油污,二者原理相同三、 信息分析题 (共3题;共18分)16. (8分) (1)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 , 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_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O可用来做燃料,是利用它的_性 (2)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不同,产物不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不同,产物不同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

8、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3)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中x=_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_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填字母代号)17. (7分)(2016桂林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图1装置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高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气体成分和剩余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图1装置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2)【观察与问题】该过程中无色气体a是什么?【假设与预测】猜想1:无色气体a 是CO2 猜想2:无色气体a是_(3)【实验与事实】在点燃图1装置的酒

9、精喷灯前,需先通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目的是_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小雅设计图2装置验证猜想(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气体,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水分),实验中观察到_,由此小雅得出结论;猜想2成立(4)【交流与讨论】反应一段时间后,图1装置的剩余固体中可能出现的单质是_若将16gFe2O3高温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8g,通过计算可确定,此时无气色气体a中一定含有_g的_气体18. (3分)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D_。 (2)写出A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浅

10、绿色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 四、 探究题 (共1题;共6分)19. (6分)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开始时,将如图装置连接好,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装置置于80的水中,看见注射器活塞微微向外移动,说明_。 (2)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甲组实验探究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 2%H2O2溶液甲组实验25二氧化锰10mL 5%H2O2溶液(3)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_由乙组研究的酸、

11、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4)在查阅资料时,同学们得知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呢? 在探究前,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_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请设计实验,比较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写出实验方案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选择填充题 (共10题;共20分)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三、 信息分析题 (共3题;共18分)16-1、16-2、16-3、17-1、17-2、17-3、17-4、18-1、18-2、18-3、四、 探究题 (共1题;共6分)19-1、19-2、19-3、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