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8834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摘要】 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或染蛊、疫病、火毒等。其病初多为疫毒、湿热、痰浊、瘀血之邪内盛,瘀阻脉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脏腑虚损、阳虚阴竭,甚或阴阳离绝、阴微阳脱。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基础方加减、单方验方与中成药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肝性脑病;中医药疗法;扰乱神明;阴微阳脱; 综述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不全或门体静脉分流,使内源性或外源性代谢产物未能经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代谢清除,以致在体内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以精神、神经症候为主的肝脑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性格

2、、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微细改变,重者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瘟黄、臌胀、昏聩、神昏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本病的中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2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综合资料,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其病因与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或染蛊、疫病、火毒有关。其病初多为疫毒、湿热、痰浊、瘀血之邪内盛,瘀阻脉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脏腑虚损、阳虚阴竭,甚或阴阳离绝、阴微阳脱,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1。湛宁生2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分析其

3、病因为湿热毒盛,弥漫三焦,侵犯脾胃,损伤肝胆所致。巴坤杰3认为本病因疫病之邪感染侵袭而发。钱普明4认为本病乃火热毒邪内陷,与痰浊、瘀血相胶结,扰乱神明而发;同时内陷之毒邪往往作用于脏腑,引起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许波良5认为本病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肠道传导失司,腑浊上攻,神明被扰而致。刘燕玲等6认为本病病机为热火痰浊蒙闭清窍或气血阴阳衰竭,神无所依。吕文哲等7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肝病后期,痰瘀热毒等阻塞清窍导致阴阳逆乱,神明蒙蔽所致。卓蕴慧等8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湿热腑浊和痰瘀互结,扰乱神明。张永霞9认为其病机为邪毒内蕴脏腑,郁久化热,肝风内动,扰乱神明。2 中医治疗2.1 辨证分型治疗 赵天敏等1

4、0认为本病系湿热结痰,痰热蕴毒,毒火攻心,而致内闭,临床强调痰闭,分为痰热偏盛和痰湿偏盛两类论治,前者予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为主;后者以芳化除痰,3开窃醒神为主。王灵台等11把肝性脑病分为湿浊蒙闭、毒火攻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型。孟宪益12将本病分为三型:湿热疫毒化火、上扰心神型,予以清瘟败毒饮合大承气汤;热毒交结、瘀血蓄血型,予以抵当汤合紫雪丹;胃肠热毒腐浊、上冲阳明型,予以大承气汤治疗。陈书建13将其按热毒内盛,用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化裁; 热毒内陷,用安宫牛黄丸合栀子柏皮汤化裁或清瘟败毒饮化裁;气阴两虚,方用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化裁。崔丽萍等14将其辨证分型为七种,气滞湿阻证,予以甘露消

5、毒丹加减;热毒炽盛证,予以犀角散加味;阳明腑实证,予以三承气汤加减;热入营血证,予以清营汤加减;气阴两虚证,予以增液汤或竹叶黄芪汤加减;肝肾阴虚证,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阴竭阳脱证,予以参附汤合生麦散加减。李欣越等15分三型论治:湿浊蒙窍型,灌服局方至宝丹;痰热内闭型,用清开灵注射液;气阴两竭型,用生脉注射液。史文丽16把本病分为两型:阴液耗损、风阳上逆型,用犀角地黄汤;热毒炽盛、痰火上扰型,用温胆汤加味。王方州17将本病分为热毒内陷心包型,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痰湿蒙闭清窍型,用涤痰汤加大黄和苏合香丸;气阴两竭型,用生脉散合犀角地黄汤。张安娜18分本病为五型:痰气郁结、湿浊蒙窍型,方选茵陈四苓汤合

6、菖蒲郁金汤化裁;热毒炽盛、毒火攻心型,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营血郁热、心神昏乱型,选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三方化裁;阴虚阳亢、火兼瘀型,选羚羊角汤合膈下逐瘀汤化裁;阴竭阳脱型,方选参附龙牡汤化裁。毛德文等19分四型论治:热毒炽盛、热入心包型,方选解毒化瘀方合安宫4牛黄丸、紫雪丹;痰湿内盛、痰迷心窍型,方选菖蒲郁金汤加减合苏合香丸;肝肾阴虚、肝阳上扰型,治宜滋补肝肾、清热息风;阴阳两竭、神明无主型,以益气养阴、回阳固脱为治法。2.2 专方专用 毛德文等20以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肝性脑病,证明结果表明该药在降低肠源性内毒素水平,改善肝性脑病方面优于安宫牛黄丸组(P0.01)。方典美等21应用自拟

7、参菊饮(苦参、菊花、紫花地丁、红藤各 30 g,连翘 15 g)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总有效率 87%。卓蕴慧等8证明用清开颗粒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在促进清醒、降低血氨、改善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和数字连接试验(NCT)及数字符号试验(DS)水平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黄学军等22采用化浊解毒醒脑液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总有效率 95.18%,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水平,显示具有良好的抗肝性脑病的作用。2.3 基础方加减 邹碧泉23 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 40 例肝性脑病,总有效率 92.15%,认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明显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稽玉峰等24使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 30 g,枳

8、实 30 g,厚朴 60 g,芒硝 20 g,田七 20 g,槐花 20 g)滴肛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性脑病,对照组静滴肝安注射液,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2.4 单方验方与成药应用 李德宽等25自拟肝风汤(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蝠、鳖甲、石菖蒲、白芍、甘草),加减治疗肝性脑病23 例,临床治愈 15 例,好转 5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86.9%。陈静等26 采用大黄灌肠疗法治疗肝性脑病 30 例,对照组用乳果糖灌肠。结果表明,大黄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并且有明确疗效的乳果糖具有相似的疗效,两组主要症状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李志伟27运用自拟大黄乌梅槐花汤(乌梅 1

9、015 g,生槐花 1530 g,生大黄粉 412 g)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经临床观察,本方应用 4 周后,能有效降低血氨,缓解神经精神症状,肝功生化指标也有一定改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徐玉萍等28 使用自制清开冲剂( 大黄、石菖蒲各 15 g,败酱草 30 g)治疗肝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少。杨守峰等29用单味中药生白术颗粒剂治疗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治疗组给以生白术颗粒剂,每次 30 g,温开水 100 ml 溶化后口服。每日 2 次,随后调整剂量,以保持每日 23 次软便,在改善亚临床肝性脑病心烦、失眠等症状方面优于乳果

10、糖。张波30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昏迷时间缩短,清醒人数明显增多,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醒脑静应用于肝性脑病治疗有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清醒的作用。刘茵等31采用大黄煎剂(醋制大黄 30 g,乌梅 30 g)保留灌肠作为治疗组,乳果糖保留灌肠作为对照组,结果在总有效率、催醒作用、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6照组。葛球芳等32 采用复方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下降,清醒时间提前。吴筱萍等33采用自拟中药煎剂(生大黄 30 g,芒硝 10 g,厚朴 10 g,乌梅 20 g)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总有效率 68%。郭子媛等34观察复方大黄煎剂

11、(生大黄 30 g,乌梅 20 g,芒硝 10 g,厚朴 10 g)联合乳果糖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并可迅速控制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不良反应。3 问题与展望综上所述,中医药对于肝性脑病的疗效是肯定的,具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水平,促进清醒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1)对肝性脑病的认识与治疗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2)缺乏规范化的辨证及治疗方案,治疗大多停留在经验用药的基础上。(3)观察指标简单,仅限于一般临床症状、脑电图、血清氨内毒素水平等指标。(4)缺乏相关实验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着重解决以上问题,以期使中医药防治本病更加规范化

12、、科学化。【参考文献】1 张洪斌.肝性脑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急症,1997,6(2) :87-90.2 湛宁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 33 例临床小结.江苏中医,71990,21(5):5.3 巴坤杰.病毒性肝炎的辨治经验.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3):14.4 钱普明.肝昏迷从毒论治研探.浙江中医杂志,1997,32(2):56.5 许波良.大黄治疗肝性脑病 51 例.四川中医,1994,12(4):23.6 刘燕玲,洪慧闻.肝胆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0.7 吕文哲,李晓燕 .通腑泻热合剂灌肠治疗肝性脑病 33 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06 ,41

13、(5):277.8 卓蕴慧,商斌仪,陈建杰,等. 清开颗粒灌肠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8):27-28.9 张永霞.清开冲剂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49.810 赵天敏.关幼波教授谈肝病的辨证施治.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5):4-7.11 王灵台,高月求,唐诗一,等.清开冲剂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例对比观察 20 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9,9(1):14.12 孟宪益.重症肝炎的辨证施治.中医杂志,1984,(9):24-26.13 陈书建.急性重症肝炎中医药辨治体会.中医杂志,2002,43(3)

14、:177-178.14 崔丽萍,李研.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内毒素血症探析.辽宁中医杂志,2003,30(7):547.15 李欣越,周静冬 .中西医结合救治肝性脑病伴高血糖 12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 ,8(3):184.16 史文丽.千金方治疗肝性脑病医案 3 则.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3):62-63.917 王方州.中医辨证施治肝性脑病 12 例.西部医学,2005,17(3):270.18 张安娜.中医辨治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五法.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9):60.19 毛德文,邱华,韦艾凌.肝性脑病的中医证治研究.天津中医药,2007,24(3

15、):225-227.20 毛德文,邱华,李雅.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广西中医药,2004,27(4):426.21 方典美,姜荣钦,范巍.参菊饮灌肠治疗肝性脑病 30 例.陕西中医,2004,25(6):495-496.22 黄学军,杨智海,向淑珍,等.中药化浊解毒醒脑液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7 , 34(12):1753-1754.23 邹碧泉.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 40 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08,43(5):268-269.24 稽玉峰,黄金活. 大承气汤加味滴肛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10肝性脑病例临床观察.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

16、05,18(40):327.25 李德宽,黄常寨,付伟.自拟肝风汤治疗肝性脑病 23 例.国医论坛,1994,9(4):32.26 陈静,叶柏.大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 30 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3):180-181.27 李志伟.黄乌梅槐花汤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59.28 徐玉萍,王灵台,陈建杰. 清开冲剂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实用肝脏病杂志,2003 ,6(4):225-226.29 杨守峰,陈华生 .白术颗粒剂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 33 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2,34(4):16-17.30 张波.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84.31 刘茵,毛德文,王振常,等. 大黄煎剂与乳果糖灌肠治疗11肝硬化并发肝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