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8794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盆腔炎现代医学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1。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慢性盆腔炎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渗出增多形成粘连、积液或炎性包块。主要有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月经量多、白带增多或异味时检查腹部有包块。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临床以下腹疼痛,肛门、腰骶坠胀、白带增多、有异味、月经不调等临床表现为特点。王清等2认为与中医“ 妇人腹

2、痛” 、 “痛经” 、 “带下” 、 “疒徵瘕”等病相参。认为从两方面论其病机:中医识病机:女性胞宫、胞脉等重要脏器位于人体下焦,冲任督带通过经脉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以获取精微营养,籍以完成胞宫、胞脉、月经孕育等功能活动。当病邪经阴户侵袭并壅遏于胞宫、胞脉时,势必使胞脉之气血运行受阻,进而瘀滞不通,最终导致“瘀血”的产生。 “不通则痛”而发为痛证这一主要症候。解剖学解释:女性盆腔内23 条静脉随 1 条同名动脉循行,大静脉之间有较大的吻合支形成分静脉丛,且生殖系统的静脉丛又与膀胱、直肠两系统的静脉丛相通。这种丰富复杂的循环特点为盆腔“瘀血”的形成提供了病理条件,尤其当盆腔感染发生时,盆腔组织瘀血

3、水肿,盆腔静脉运行更2加缓慢,最终导致瘀滞的产生。赵俊娟3研究提示:盆腔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即血液处于浓、粘、滞、凝的状态。李祖正4等认为该病是由于机体虚弱时,邪毒乘虚而入,留滞胞中,阻滞经脉,气血失和,久则气滞血瘀,蕴而化热,伤及任脉、带脉,发为带下,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瘀阻胞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 由于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而摄生不慎,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导致胞脉空虚,寒、湿、热之邪入侵胞宫、胞脉、胞络、冲任,阻滞气血而致。或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余邪未净, 阻滞气机而致气滞血瘀, 其主要病机为寒湿热夹瘀。正如诸病源候论 妇

4、人杂病诸候中所云:“ 阴阳过度则伤胞络,风邪夹热乘虚而入胞中,损冲任之经 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 。若病邪缠绵日久不愈,正气受损, 邪实正虚,湿热瘀滞遏伏不去, 而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本病常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或素禀不足,湿浊热毒乘虚而入,蕴结下焦。邪与血气相搏,阻滞胞脉,日久瘀化为热,热毒内炽而成。因此提出本病的病机为寒湿浊热毒内蕴胞宫,气滞血瘀。 正常月经系冲、任两脉气血通盛的表现,而冲、任二脉有受于肝、肾两脏的制约,冲、任受邪稍有不见肝、肾病状的。本病内因多为情志郁结或思虑日久,肝脾不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阻,热伤血络,以致湿热与瘀血互结,瘀阻冲任为患。 3在临床

5、治疗中发现,由于许多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没有组织病理改变,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慢性盆腔疼痛可能与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性功能障碍等因素有着一定关联,所以在治疗本病时不应忽视心理的疏导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湿热淤阻,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其中正虚临床特征是以脾肾两虚为主,邪实内阻兼肝郁为辅尤为突出。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是该病的病因病机。盆腔疼痛的常见原因有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而慢性盆腔炎是引起疼痛的最常见原因。 2 治法方药 慢性盆腔炎热、湿、寒瘀结证的治疗总以清热解毒利湿或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为法

6、。清热可解毒、利湿,有利于祛邪解毒;温经、活血可散瘀通经,通则不痛。又因妇人以肝为本,以血为用,故临床治疗上要注意清利湿热、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同时兼顾平肝、柔肝治本之法,临床上常用内、外治法给药途径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大体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两亏、湿热蕴结四种证型。 2.1 气滞血淤型: 下腹胀痛或刺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淤块排出则腹痛减;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细弦治疗原则:舒肝解郁、活血理气。 用药血府逐瘀汤:当归 15g、川芎 10g、五灵脂 10g、元胡410g、制香附 10g、陈皮 10g、川楝子 10

7、g、柴胡 6g、益母草15g,中药内服每日一剂,水煎 2 次,分 2 次服。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51 例,总有效率分别为 96.0%。 2.2 湿热淤阻型: 下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低热起伏;胸闷纳呆或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八正散5化裁车前子 10g、瞿麦 15g、扁蓄 10g、滑石10g、栀子 12g、甘草 6g、大黄 6g、木通 6g 中药每日一剂,水煎2 次,分 2 次服治疗慢性盆腔炎 31 例,治愈 25 例,显效 4 例,未愈 2 例,总有效率为

8、 93.55%。 2.3 寒湿凝滞型 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得热痛减;带下清稀量多;经行后期,量少色黯;腰骶冷痛,神疲乏力;舌淡黯,苔白腻;脉沉迟。治疗原则: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用药少府逐瘀汤化裁6 小茴香( 炒)7 粒、干姜(炒)3g、延胡索10g、没药(研)6g、当归 9g、川芎 6g、官桂 3g、赤芍 6g、蒲黄9g、五灵脂(炒)6g 、中药内服每日一剂,水煎 2 次,分 2 次服。治疗 53 例,结果治愈 38 例, 有效 12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94.3%。2.4 肝郁脾虚型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

9、块;5易怒,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淤点淤斑,苔白;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治疗原则: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用药:当归芍药散7 加减药物组成当归 9g、芍药 18g、茯苓12g、白术 12g、泽泻 12g、川芎 9g。上为散,每服 6g,温酒送下,每日 3 次。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盆腔炎 62 例结果治愈 49 例,有效 11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79%。 口服汤剂或散剂的同时加灌肠,外治法接近或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有利药物吸收, 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吸收。有报道8直肠用药, 药物在直肠可吸收50%70%,王氏9将红藤 30g、败酱草 20g、

10、赤芍 15g、蒲公英25g、三棱 9g、莪术 9g、延胡索 12g 等随症加减,取水 500ml 药煎至 100ml,,睡前嘱患者排尿,按照常规灌肠法用 8 号导尿管插入直肠,灌肠完毕。嘱患者县屈膝卧床 2030min,全身放松,中药保留灌肠 8h 以上,每晚 1 次,14d 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药) ,共用 2 个疗程。 3 结语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盆腔炎仍以抗菌、消炎为主,西药中抗生素对控制盆腔炎急性期敏感细菌感染较为有效,但对于慢性盆腔炎症,由于组织粘连化、局部循环障碍,抗生素难于渗入局部发挥作用,对消除炎症浸润之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效果较差,且抗生素不具备缓解粘连及止痛作用。长期使用可产生

11、耐药性,副作用大。故慢性盆腔炎单纯用抗生素治疗,疗效并不显著。而中医从治本出发,标本6同治, 治病求因,则有明显优势。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本文所引用的内治法、外治法皆针对干起肝气郁滞、气血瘀滞、寒湿凝滞、湿热瘀结等证而立足于疏肝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温经散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疏肝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和解毒化瘀类药物对慢性增殖性炎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的渗出, 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此外,该类药物还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以及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提高 T 细胞或增强其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参考文献 1

12、董建春,王波.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M .4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7. 2王清,经燕. 试述许润三教授之慢性盆腔炎非“炎”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4):223-224. 3赵俊娟,裴科.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11(2):128140. 4李祖正,赵治友,徐林宝.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04-405. 5麦建红. 八正散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47 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 (6):12-13. 6吴燕琼. 少腹逐瘀汤化裁治疗慢性盆腔炎 40 例J.四川中医,2003,21 (9):58-59. 77王春梅,汤利红,汪雪晴. 当归芍药胶囊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6,24(1):81-82. 8蔡嘉兴.散结止痛汤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4,29(1):89. 9王春梅.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50 例 J.国医论坛,2000,15(5):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