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878148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极端贫困 C自给自足 D精耕细作2下列我国古代农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耦犁 翻车 铁制农具 曲辕犁A B C D3均田制的推行,为中

2、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对这一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时开始颁布实行 B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C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D利于限制地主的土地兼并4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源于我国享有的“丝国”的称号。我国获得“丝国”称号是在A汉代B唐代 C宋代D元代5中国古代的制瓷业举世闻名,以下我国陶瓷种类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粉彩 青花瓷 白瓷 青瓷 A B C D城市实行坊市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6右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

3、朝7日本与欧美的汉学家普遍认为:唐代是中世纪的黄昏,而宋朝则是“现代的拂晓时辰”。下列史实中最能说明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的是A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形成区域性大商帮8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 B“海禁”政策促进了市镇工商业发展C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 D抑商政策阻碍了市镇工商业经济发展9有学者指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

4、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C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10右图是 美国的人种构成(xx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A大西洋三角贸易 B正常的人口流动 C美国的对外扩张 D工业革命的推动11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 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划线部分的国家是指( )A法国B葡萄牙 C德国 D荷兰12右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动力是A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C人口增长D政治革命13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

5、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材料主要反映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C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优势地位 D和平贸易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4世界史名著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中写道:“当一撮先进国家操刀瓜分落后世界之际,经济排挡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保护主义大集团”。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15近代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一直存在至今,并已经形成了跨域众多行业的综合性大型国企,拥有资产近千亿。它的创办归功于A洋务派 B民族资本家 C民国政府 D外国资本家16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与北京大学同

6、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当时最有利于民营企业创办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企业的限制C政府统一货币,关税实现了自主 D西方列强放松了中国的经济侵略17王明全家周末去看经典老电影,他在电影院能看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声电影是A定军山 B难夫难妻 C歌女红牡丹 D白毛女18“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的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为应对以上严峻的考验,苏俄(联)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9

7、“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一举摧毁了众人的希望: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再也不可能重返漫长的19世纪的旧日时光。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材料中的大灾难是指A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危机C世界经济危机 D世界大战20“新政大夫救了如履薄冰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罗斯福新政标志着新、旧两个美国的重大分野。”“新、旧两个美国的重大分野”是指A进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B进入自由放任的新时代C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根本转变 D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1“在对当前西方国家经济、社会与政治危机的反思中,有不少人将危机归因于福利制度,并认为中国应该吸取其教训以防范福利病。”而

8、事实上现代西方经济危机主要是福利制度造成的 福利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平等 福利国家的本质是由调节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 福利制度下的社会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AB C D22xx年俄罗斯“列瓦达中心”公布的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下列与勃列日涅夫有关的是A开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 B其改革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C推行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 D提出“加速发展战略”23高考语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195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假如你是当时的考生,你对大跃进最可能的态度是A强烈反对 B高度赞扬C冷静理性

9、D深感忧虑24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例如:赵文革、钱建国、孙计划、李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A钱建国 B李跃进 C孙计划 D赵文革25xx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说:“30多年前的农村改革,我们放开,搞活了,让农民自主来决定生产和经营,调动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积极性。”材料中的“农村改革”是指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珠江三角洲属于这一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江开

10、放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27票证是历史的见证者。下图从粮票到股票的变迁主要反映出A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B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C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D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8上个世纪,老百姓对于时间的掌握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不断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29目前的世界贸易和全球经济运行,对美元体系的依赖极深,而又一时找不到替代美元的新的世界货币。世界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开始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

11、界大战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二战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下图)的共同之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稳定国际汇率B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其经济发展C实现贸易自由化D美国拥有特殊地位31xx年北京峰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看点的APEC峰会,会议批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下列有关APEC说法正确的是A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B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C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和自愿的原则 D美国未加入该组织32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合组织的共同之处A发达国家组成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C发展中国家组成 D20世纪80年代建立33据世贸组

12、织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 xx年升至 41.7%,xx年已接近45%。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C世界贸易得到均衡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34在过去500年时间里,前400年是欧洲,其后是美国在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美国的衰落意味着全球化进程的结束C经济全球化有百害而无一利 D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9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35题16分,36题16分,37题17分,共49分)35(16分)改革的实践,深化了中国对市场经济的理解。阅读材料,下列问题。材料一 重农抑商是古代世界各国所普遍遵循的一项经济原则。在中国,重农更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