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877933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1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答案】C【解析】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的原因是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碱基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2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c中碱基对若发

2、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答案】B3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C4家蚕中,基因S(黑缟斑)、s(无斑)位于第2染色体上,基因Y(黄血)和y(白血)也位于第2染色体上,假定两对等位基因间完全连锁无互换。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类型变异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为21。下列相关叙

3、述错误的是()甲乙A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表现为黑缟斑、黄血B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CX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缺失D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答案】D【解析】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两对性状都为显性,A项正确;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B项正确;X射线照射后,Y基因丢失,为染色体缺失变异,C项正确;根据题目信息,缺失杂合体能存活,缺失纯合体不能存活,D项错误。5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上图中育种过程,需从F2开始选育C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

4、中低植酸抗病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D选留植株经一代自交留种,即为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答案】D【解析】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根据题图育种过程,所需植株在F2中才开始出现,所以应从F2开始筛选。从题图可以看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在F2中占9/16),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选留植株一代自交获得种子基因型有多种,需再进行种植筛选才能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一定越强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使用

5、杀虫剂必将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形成新物种【答案】C7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答案】C8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B441C120 D121【答案】B【解析】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AA和

6、Aa分别占1/3、2/3,故A、a基因频率分别为2/3、1/3,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Aa和aa分别占2/32/34/9、2/31/324/9、1/31/31/9,B正确。9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AA个体占30%,A占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A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A、B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

7、代则同时形成等量AA、aa,如此A基因频率不变,但AA比例不断增加,C正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错误。10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

8、旱性状是通过_实现的。(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F2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_。(3)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_ _。【答案】(1)碱基对替换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4/91/6(3)收集两杂合子小麦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给该幼苗喷洒秋水仙素得纯合子,选出抗旱型少颗粒(RR

9、dd)和旱敏型多颗粒(rrDD)的植株,使之杂交得到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易错起源1、三种可遗传的变异及其比较例1(xx全国卷)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A项正确。【变式探究】(xx全国丙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10、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答案】(1)少(2)染色体(3)一二三二【名师点睛】1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11、导致基因突变。()2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3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提示】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4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5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提示】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不产生新基因。6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7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识图区别变异类型(1)写出分别表示的变异类型。缺失;重复;倒位;基因突变。(2)图中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3)填写变异的实质。基因数目减少。基因

12、数目增加。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增添和缺失。2识图区分易位与交叉互换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图解发生范围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一看发育起点,若是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再看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易错起源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例2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

13、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答案】(1)抗病矮秆(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14、。【名师点睛】1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2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3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4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属于基因工程育种。()5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6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区别不同的生物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依据育种目的选择正确的育种方法:(1)集中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_。(2)缩短育种周期,快速获得纯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