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稻生产分为哪些区域各有什么特点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3843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水稻生产分为哪些区域各有什么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水稻生产分为哪些区域各有什么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水稻生产分为哪些区域各有什么特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广东水稻生产分为哪些区域?各有什么特点? 广东省北靠南岭山脉,南临南海,稻区辽阔,从平海面的潮田到海拔千米的山区梯田都有水稻种植。广东属季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水稻安全生育期多数地方为 220280 天。稻作季节长,如广州早稻一般在 3 月上旬播种,7 月中旬收获;典型晚稻品种 6 月下旬播种,10 月 10 日前后齐穗,11 月中旬收获;翻秋种则在 7 月上中旬齐穗。雨量充沛,日照时数长,这些条件均对水稻生长有利。但是广东省灾害性天气多,主要有:“四风”,即台风、寒露风、清明风、干热风;“三水”,即龙舟水(芒种水)、秋分水、早春低温阴雨;“二旱”,即春旱

2、、秋旱。此外,还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危害。自然灾害中尤以台风和寒露风的危害大。广东省水稻面积大,稻田种植制度以双季稻为主。广东省的稻作区域可划分为 4 个稻作区。(1)粤北稻作区。位于英德县沙口以北的北部山区。分西北单季稻亚区和粤北双季稻亚区两个亚区。稻田公布稀疏,海拔高,低产田的比重较大,水利条件较差。属广东省重稻瘟病区。本稻作区水稻面积小,水稻安全生育期短,秋冷早,属重寒露风区。台风危害很微,年日照时数少,春雨较多,秋天易旱,原来单产较低。早稻以中熟品种为主,晚稻早熟感温型杂交稻占多数。除西北部分地方以单季稻为主外,一般均种植双季稻。稻作季节短,春播迟,

3、秋收早,夏收、夏种农事很紧。(2)中北稻作区。位于英德县沙口以南至广州以北的中北部丘陵区,南界线大致沿北回归线附近通过。分韩江丘陵亚区、东江北江丘陵亚区和西江丘陵亚区3 个亚区。稻田地分布偏疏,水利条件好,旱涝保收稻田约 69%。北江和西江的下游地区易受洪涝危害,韩江和北江水土流失较重,常侵袭稻田。属广东省内较重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区。本稻作区水稻面积较大,总产量较高,单产水平中等。本稻作区水稻安全生育期较短,秋冷较早,属广东省较重寒露风区。以双季稻为主,低洼田、塘田一年种一季稻。早、晚稻的品种均以中熟为主。稻作季节较短,春播较迟,秋收较早,夏收夏种农事紧。(3)中南稻作区。位于广州以南的中南部

4、沿海平原和丘陵区。分潮汕平原区亚区、东南沿海丘陵亚区、珠江三角洲亚区、西南沿海丘陵亚区和鉴江丘陵亚区5 个亚区,稻田面积约占全省的 46%。本稻作区稻田密集,海拔 130 米。水利条件好或较好,水稻面积大,单产高,总产量多,是广东省稻谷的最主要产区。本稻作区是广东省的白叶枯病重病区。以双季稻为主,早稻品种以迟熟类型为主,晚稻多数种植早熟感温型杂交稻或常规早稻翻秋。春播较早,秋收迟,稻作季节较长。除双季外,还有水稻与甘蔗、花生、甘薯复种。(4)西南稻作区。本稻作区位于雷州半岛。春旱严重,加之水利条件差,旱涝保收稻田比例较低。水稻安全生育期长,春播最早,秋收较迟。台风多,属广东省的重台风区。早季的日照数比晚季多,这是同其他稻作区的显著差异之一。春季易旱,秋季多雨。是白叶枯病重病区。本稻作区以双季稻为主,还有水稻与花生、甘薯、甘蔗等作物的复种。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