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816945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适应性测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 (共15题;共45分)1. (3分)下列是几种液体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 食醋-3.0 B . 酸雨-5.4C . 酸奶-4.5 D . 果汁-6.02. (3分)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 . 纯碱B . 苛性钠C . 食盐D . 消石灰3.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没有做功的物体不具有能B . 静止的物体不具有能C . 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D . 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4. (3分)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

2、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A . B . C . D . 5. (3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6. (3分)篮球是今年慈溪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篮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B . 在投篮过程中人没有对篮球做功C . 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篮球的的推力大于篮球对手的作用力D . 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7. (3分)向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盐酸(每点反应都很充分),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a 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

3、化钠B . a 点到 b 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C . b 点时,HCl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D . b 点到 c 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8. (3分)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生成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A . OH沉淀法、气体法B . H+显色法、沉淀法C . Cu 显色法、气体法D . CO32沉淀法、显色法9. (3分)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改变小车质量多次进行试验B . 实验中要尽量保持水平面光滑C .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D . 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

4、小车动能的大小10. (3分)2018年2月13日,刘佳宇在平昌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形场地赛首获该项目奥运奖牌。场地为半圆形轨道,她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向下俯冲,经轨道达到最高点E,图中“”代表刘佳宇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则( )。 A . A点的机械能小于E点的机械能B . B点的动能等于D点的动能C . A点到C点重力做功,动能增加D . C点到E点机械能都转化为内能11. (3分)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 , 运动距离sab=scd 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 . ab段做功较多B

5、 . ab与cd段的功一样多C . ab段功率较大D . 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12. (3分)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敞口存放在桌面上,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B . 固体食盐C . 浓盐酸D . 固体氢氧化钠13. (3分)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 作现 象结 论A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 2 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B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该石灰水一定变质C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

6、生了反应D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A . AB . BC . CD . D14. (3分)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运动越来越快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 .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 . 物体运动方向改变了,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5. (3分)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

7、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关于乙溶液所含离子的正确说法是( )A . 一定有Ag+、NO3B . 可能有Ba2+、ClC . 可能有H+、NO3D . 一定有K+、CO32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共10题;共40分)16. (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2)施用了含有_元素化学肥料后,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3)老年人常常会因为缺少_元素而导致骨质疏松,容易骨折17. (4分)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性。 (2)“双吸剂”

8、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3)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別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B . 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C . 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D . 三份盐酸均反应完18. (4分)钓鱼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如图是钓鱼示意图。 (1)钓鱼时,若其它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_(2)钓鱼者将一条重为5牛的鱼从水面提高2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在这一过程中,钓鱼者克服鱼的重力做功为

9、_焦。 19. (4分)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 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 13然后向其中加入 5.6gNaOH 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 22由此,该同学得出 NaOH 与稀硫酸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该同学所得的结论的依据_(选填“科学”或“不科学”),理由是_ 20. (4分)如图所示,一滑轮下端悬吊一个重5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在2s内上升了2m,(不计滑轮重、绳的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_N,动滑轮上升的速度是v=_m/s,拉力F所做的功W=_J。 21. (4分)等质量、颗粒相似

10、的A、B两种活泼金属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关系是:A_B。(选填“大于”或“小于”) (2)在Mg、Fe、Zn、Al中选择,则A、B两种金属可能是_。 a.Mg和Fe b.Zn和Fe c.Mg和Zn d.Al和Mg e.Al和Zn22. (4分)用合适的物质填空(1)检验盐酸和可溶性的盐酸盐可用_(2)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可用_(3)检验碳酸盐可用 _ (4)检验铵盐可用_23. (4分)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的铁块,当一条形磁铁沿竖直方向逐渐靠近铁块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将 _,铁块受到的重力将_ 。(选填“

11、变大”、“变小”或“不变”)24. (4分)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盐是_; (2)白色粉末的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 25. (4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盛放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一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稀 HCl,没有气泡产生,由此推出白色粉末没有变质,你认为此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 (2)若有气泡产生,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 NaOH,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沉淀 B

12、的化学式为_。他的同桌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请你帮他说出理由_。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35分) (共5题;共35分)26. (5.0分)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猜想三: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花泥(易产生塑性形变)若干块,刻度尺一把,质量为m的实心铁球3个和质量为2m的实心铁球一个。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小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中均让小球从图中高度自由下落,待小球

13、静止后,分别用刻度尺测出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请你根据图中实验情景完成下列内容:(1)老师指出该小组同学在试验设计中有一处不足,指出不足之处_。 (2)比较A、B两球,由此可得出结论:_。 (3)比较C、D两球,可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_(填“有关”或“无关”)。 (4)小球下落陷入花泥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能,陷入花泥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_,能量在转化过程是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7. (6分)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明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明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应_(填“先通气体”或“先加热”);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仅根据如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_。(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